1+X证书制度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的课程改革思路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3
/ 2

1+X证书制度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的课程改革思路探析

刘涛

黑龙江财经学院,黑龙江 省哈尔滨市 150000

摘要:随着创新教育建设的推进,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启用1+X证书制度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以此缓解院校学生能力及市场人才需求断层矛盾会。启用期间,保证课程改革内容与制度的巧妙融合,即是院校管理者及教职人员的工作重点。本文首先简单叙述了1+X证书制度概念及特点,其次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行1+X证书教育制度意义,最后针对1+X证书制度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的课程改革,列举了几项策略,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1+X证书;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课程改革

引言:近年,教育部发布相关指导意见文件,推动国内各地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且明确了其人才培养趋向技能型的责任及使命。为响应国家要求,现行应用型本科院校亦加强了自身教育发展的探索,着重启用1+X证书制度,逐步展开课程改革的规划及考量。因此,本文对1+X证书制度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的课程改革思路进行探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1. 1+X证书制度概念及特点

1+X证书制度相对好理解,其“1”即代表每位学生毕业后必然需要获取的学历教育证书,“X”即为与学生所学专业及其后期可能就职岗位所需的多种技能证书。此类教育制度的应用能有效优化院校学生的个人发展规划,将未来需要进行学习与考核的技能培养流程融进院校学习计划当中,一方面提升了院校培养专业人才的就业竞争力,一方面完善了院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使其更具有科学性与实效性[1]

1+X证书制度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此类教学制度实现了学历教育与岗位技能培养的高效融合。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无论是实践性较高的专业还是趋向理论性的专业教学,其或多或少均会涉及实践操作,而1+X证书制度则近乎为此类院校教学量身定制。此类制度下,学历教育与岗位技能培养课程处于同一教学方案,且相互关联,学生不仅能遵循合理的教学安排,借助证书考学计划,在学习基础知识后进行连贯的、与之相关的实践练习;还可在校期间自主设置考证计划,以此为基础逐步构建自身未来发展的完整形象。其次,此类教学和制度实现了学历教育与岗位技能培养的效果转换。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具有侧重人才应用技能培养的特性,但其依旧以本科学历教学为基础。1+X证书制度的实施柔化了教材知识、证书考核知识及现实岗位实践技能应用之间的“信息断层”,使其呈现内容互补、效果转换的高度融合模式。不仅利于学生对自身学习现状的自检,还可将内容相关联的教学及培训过程相互抵消,使学生在同一的教育管理体系下免试部分考证内容。

  1.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行1+X证书教育制度意义

1+X证书教育制度实行最主要的意义便是有效缓解了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就业结构矛盾问题。应用型本科院校肩负着全面发展使实用性人才的培养任务,随着当前社会经济及信息技术发展的推进,其人才培养效率及质量均应提升。尽管院校教学改革可随时执行,但其改革应用理念及内容需与现实行业岗位的工作生产接轨。此种需求下,校企联合及产教融合制度应运而生。为保证行业发展状态及工作生产应用新工艺的及时渗透,国家教育部门便基于二者进行了更高层次的融合,创建了1+X证书教育制度。面对当前日益紧迫的技术人才需求,此类教育制度不仅能提升人才培养速率,还为国内各大院校的教育明确了解决人才培养及协助学生就业结构矛盾问题的发展方向。

  1. 1+X证书制度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的课程改革策略

  1. 革新应用课程体系

在此种教育制度下,添加了证书考核教育内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优先革新应用课程体系,突出当前教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革新期间,院校管理人员应以提升学生基础知识及实践操作融合为目标,变更当前课程教学内容,并将实践教学课程进行合理穿插。专业教师应在实践教学期间应用专业考核体系,记录学生学习期间的整体表现。阶段性教学小测的执行需保证严谨,且教师应将部分学生的优异成绩记录,使学生应用教学记录系统,在后期考取岗位技能证书时,应用其作为抵考部分的加分项[2]

  1. 划分人才培养层次

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除却应用制度向学生提供考证途径外,还应联合当前行业市场发展及学生发展侧重需求,从证书入手划分人才培养层次。此类策略的执行一则可加强院校人才学习及考证的灵活性,二则利于学生挑战自我,明晰自身技能学习成效及掌握程度;三则可与市场需求接轨,凭借不断地学习挑战获得更多的求职竞争力。因制度已经形成,应用型本科院校可结合各专业相关岗位证书评级实情制定校内人才培养层次,向学生提供除却基础学习计划以外的多种类学习模式。院校亦要与证书考核部门做好协商,保证学生校内优异表现分数与证书品级转换的合理性[3]

  1. 开展深度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及校企合作是相对先行的教育制度,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促成给予了较高的助力。在1+X证书制度实行后,产教融合依旧为此类制度下最为实用的辅助教学模式。制度内实践教学的落实均依仗此类模式的条件助力,学生可在此类模式促成的实践教育基地进行多项技能的实训,应用企业提供的最新工艺知识及应用技术丰富自身能力培养的多样性。

  1. 应用双师教学模式

双师教学模式属于加强学生技能培养专业性的一项特殊教育形式,院校可采用专项发展培养不同侧重教师的模式促成策略,亦可直接聘请合作企业的专业人员作为实践操作教学教师,节省教师培训时间,直接创建多元构成的师资团队。此类策略的实施,能在考证及教学期间帮助学生答疑解惑,高效解决期间发生的各项学习问题。

结论:总的来说,1+X证书制度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积极展开校内各专业课程的教育改革,院校管理者及专业教师应优先了解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行1+X证书教育制度意义,进而通过革新应用课程体系、划分人才培养层次、开展深度产教融合、应用双师教学模式等策略,逐步落实此类制度的应用,以此优化本校的人才培养效率及质量。

参考文献:

[1]付向艳. "1+X"证书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的应用探索[J]. 数码世界, 2019, 169(11):147-147.

[2]苏丽娟. 应用型本科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基于"1+x证书"视角[J]. 教育研究, 2019, 02(08):34-35.

[3]胡梨花, 朱盛萍. 创新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基于"1+X证书制度"[J]. 财富时代, 2020, 180(05):140-141.

课题:《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课题-“1+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YKW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