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产业化发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4
/ 2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产业化发展研究

刘伟 张晓博

中国人民解放军 32034部队 四川省成都市 610500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通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在卫星导航的研发和实践上进行了大量的投入,为我国卫星导航系统的产业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随着我国国力的提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也越来越普及,产业化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简单分析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产业化发展的状况,希望对相关人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产业化发展

1.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简称GNSS,它是一种在地球表面或者近地位置为用户提供24小时三维坐标和速度信息的一种系统。十多年前,联合国就通过研究和分析,将美国的GPS、中国的北斗、俄罗斯的GLONASS和欧盟的Galileo作为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大、功能最强的四个导航系统。我国的北斗导航系统在投入使用之后,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经和欧盟的Galileo导航的占比情况大致相同。北斗导航系统在兼容方面更是取得了飞速的进步,在融合美国的GPS导航方面大幅提升。截至2020年,全球范围内的装载导航模块的接收设备已经突破了70亿台,北斗导航系统的应用设备也已经从原先的20%左右的占比,提升至现如今的40%以上。

2.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产业化发展

2.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概述

北斗卫星导航的研发是为了满足我国国家安全的需要,同时,北斗导航系统的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我国社会发展,改善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它能够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服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有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空间段、地面段、用户断。其中空间段是由同步轨道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是三种轨道卫星混合组成的。地面段则包括主控站、注入站和监测站等不同地面站。用户段是由兼容其他卫星导航定位服务的芯片、模块、天线等产品、系统和应用等构成。早上世纪后期,我国开始了探索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研究的道路,在2000年底,我国建成了北斗一号系统,向境内提供导航服务。在2012年,我国完成了北斗二号的建设,同时也将导航服务的覆盖范围扩大到亚太地区。我国计划在2020年前后,建成全球范围内提供导航服务的北斗系统,并将导航服务覆盖全球。在2018年底,这一目标已经初步实现,北斗三号系统的基础功能已经实现,并已经开始提供导航服务。

2.2北斗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化现状

截止2018年,我国卫星导航服务的产值已经突破了3000亿元人民币的大关,和2017年相比,产业总体提升了将近20%。目前,我国能够提供卫星导航服务的企业数量在14000家左右,和导航服务相关的从业人员已经逼近60万。目前,我国和北斗导航服务相关的上市企业约为50家,这些上市公司提供的导航服务占我国导航服务总产值的10%左右。

2018年,我国北斗三号已经基本完成建设,基础功能经过检验,已经达到了服务标准,并开始向全球范围内的用户提供导航服务。时至今日,北斗三号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提升,已经包含交通、海事、电力、气象、渔业、矿业等多个领域,为我国各行各业的生产建设提供了准确的导航服务。截止2020年,我国各类国产的北斗终端产品应用规模已经突破了8000万台/套,全社会范围内兼容北斗芯片的终端产品超过了7亿台/套,这标志着我国北斗导航系统的应用已经进入了标配化的阶段。

目前,我国北斗导航系统的建设越来越完善,导航服务产业链的布局也已经实现了内循环。无论是上游的基础零部件生产,还是下游的终端设备应用服务,相较于过去都有了大幅的进步。上游的总产值在整个产业链中的占比大约为11%,中游终端集成和系统集成大约占产值的50%,而下游的产值大约占40%。

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产业化发展的政策

自北斗导航系统研发以来,我国政府在政策支持上为它的产业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政府部门推出了多项行业规划和政策,为北斗导航系统的产业化保驾护航。随着北斗导航系统越来越完善、服务能力越来越强,各地也纷纷出台了政策,推进北斗导航系统在本地的发展和建设,助推北斗系统的产业化发展。截至2019年,我国政府已经出台了和北斗导航系统相关的政策超过200部,比如2009年的《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重大专项实施方案》、2011年的《关于加强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管工作的通知》、2013年的《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8年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交通运输行业应用专项规划》等,这些都为系统的深入应用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市场发展展望

在习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方针之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在沿线的30 多个国家和地区完成了部署,伴随着基础设施的建设,国内多加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相关企业的产品已经远销海外。时至今日,北斗高精度终端等一系列产品的海外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每年超亿元的规模。

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市场逐渐多元化。比如,在建筑工程测绘方面,北斗就能发挥非常好的作用,而且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导航大大提高了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让建筑工程测绘更加高效、精准。另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无人机的融合,也让无人机能够承担更多的工作,让无人机在地形勘测、农药喷洒甚至边防巡查方面都发挥了无可取代的作用。另外,我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庞大,市场规模已经逼近900亿美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方面,也发挥了巨大作用。尤其在当前,全球范围内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势头迅猛,甚至有预测说到2025年,自动驾驶汽车的销售量会以每年50%左右的速度增长,相应地,汽车电力产业的发展也会大大提速,这一市场规模会在未来短短几年内突破1000亿人民币的市场规模。尤其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融合,会在更多领域探索出崭新的应用空间,发挥更好的作用。比如,在路线规划方面,云计算就可以和导航系统相结合,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并根据实际路线上的交通情况,为用户计算出更加高效、便捷的路径,让人工驾驶和自动驾驶都能大大提高效率。

结束语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定位导航系统,经过两代的系统升级,北斗三号导航系统的导航服务已经基本覆盖全球,相应的产业链也越来越完善,为我国很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推力。本文简单分析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构成,总结了当前产业链的发展状况,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苏相琴.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J].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30(03):89-92.

[2]张正烜,高亢,郭广阔,柴伟平.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产业化发展探讨[J]. 卫星应用,2019(11):58-64.

[3]李源,钱向阳,李绍雄.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现状与前景[J]. 通讯世界,2016(14):217-218.

[4]杨元喜.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进展、贡献与挑战[J]. 测绘学报,2010,39(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