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卫生危机善后管理问题与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4
/ 2

高校公共卫生危机善后管理问题与对策分析

张芳源 宋东风

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太原 030006

摘要:高校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的问题,是我国高校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体现出高校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这些年来,高校各类公共危机频频发生,危机管理不容忽视,危机善后管理作为危机管理的最后一步也是极为重要的。为使高校快速回到正常的轨道上,必须要进行合理、有效的善后工作,对危机进行分析与总结,将理论转化为现实,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危机善后管理体系,上下联动,相互协调,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

关键词:危机;善后管理;高校;公共卫生

二、高校公共卫生危机善后管理存在的问题

危机善后管理是危机管理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只有将危机善后管理的相关工作做好了,才能吸取经验教训,使得危机不再发生。高校公共卫生危机发生后,会对高校的发展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我国高校在危机善后阶段的经验不够充分,在处理善后工作时,总是会因考虑不周全而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在我国高校公共卫生危机善后管理的工作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相关的危机善后管理的立法体系不够完善;

危机管理在我国的研究开始的较晚,相关部门在非典事件发生后才开始着手研究,所以,危机善后管理方面的研究较少,存在一些不足与发展空间。在有关危机善后管理方面,没有明确的法律文件作为保障,我国的高校善后工作存在很多的不足且没有法律支撑,这时,会出现不法分子,扰乱高校的善后工作,给高校师生造成了一定的损害。我们要用长远的目光来看待这一问题,学习和总结他国在危机善后管理方面的相关经验教训,与我国高校的实情相结合,制定一部能贴合我国高校恢复正常工作的法律法规。

2.沟通保障监督机制不健全;

拥有一整套完备的高校公共卫生危机沟通保障机制能够满足高校高效解决危机的需求,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在公共卫生危机沟通管理机制和保障机制建设上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比如说,机构设置的不够合理,在没有进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一些高校没有专门的机构来应对危机事件的善后管理,对危机事件所应承担的责任不够明确,当发生突发性的高校公共卫生事件的时候,只有高校的部分领导与教师临时组建的应对危机小组,其应急能力值得商榷。

3.缺乏专业的人才,危机后心理疏导不及时;

高校中缺乏一支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这使得高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异常薄弱,很多公共卫生的基本知识都没有得到充分的普及。再者,在我国,我国相关的医护人员专业知识不够完善,在应对危机事件的时候,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不能及时的对高校师生的心理状态进行调节,很多医护人员的心理素质不够强大,可能会造成二次危机事件的发生。

高校危机善后管理中遇到的这些问题,需要相关部门积极应对,解决相关问题,只有如此,才能完善相关的善后管理体系,在解决相关问题的时候,要灵活应对,使善后管理体系能够协调灵活,应付未来危机发生的各种可能性。

三、高校公共卫生危机善后管理解决对策

当危机发生的到有效控制后,如何将危机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成了重中之重。但是,目前在我们国家,面对高校公共卫生危机的善后处理一直没有系统的、完整的解决方案。本研究将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针对上文提出的高校危机善后管理的问题,为我国高校公共卫生危机管理善后处理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以便可以及时的恢复高校的形象与信誉,并且为今后的高校公共卫生危机管理提供一些经验。

1.完善高校危机善后管理相关的法律制度;

高校公共卫生危机发生后,会让学校的正常秩序遭到破坏,学校的主体是学生,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各个方面都不太成熟,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就会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影响学生的未来。因此,面对危机所带来的影响,高校要做到积极妥善的处理,防止发生其他的次生危机,造成更严重的后果。高校要最大程度的降低危机带来经济、名誉等方面的损失,使高校学生的工作生活步入正轨。

2.健全危机善后的沟通监督管理体系;

善后恢复工作举足轻重,从学生的安抚救助,到制度的重建,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切实保证整个善后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每一个环节都是不容忽视的,任何一个细节上出现纰漏,都会对整个善后恢复工作产生不良的影响。建立健全完善的善后沟通监督体系是势在必行的任务,其监管的范围不仅有高校有关部门对危机善后的相关工作,包括财政方面,心理疏导,法律法规制定等等,还有对人员的监督,保证每个工作人员都要努力为解决危机不遗余力发挥自己的才能。

3.做好相关当事人员的心理疏导和救助;

当高校发生危机时,高校管理人员的应对策略不仅展示了领导人的领导能力,同时也展示了高校处理危机的能力,在这之中,会暴露出高校在面对危机时有很多不足之处值得改进,所以高校应该在危机管理的过程中,发现其中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如此,才能完善高校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体制,防止此类危机事件的再次发生。通过完善相关的高校公共卫生危机善后管理工作的相关内容,提高各个高校应对危机的综合能力。以上情况,可以通过与辅导员或相关老师进行聊天,最大程度的减少危机事件带来的不利影响。

4.注重信息发布的真实性与实效性;

在高校公共卫生危机事件发生后,应根据事件的危机程度,性质,等相关内容发布有关的信息,对于发布的消息,一定要保证真实,可靠,不能留给其他不法分子肖想的空间,防止他们利用假消息扰乱人心。对于只涉及到个别同学伤害的事件,要向相关的领导人汇报情况,再向外公布情况时,要选择性的公开,不能侵犯学生的隐私,不能伤害学生的合法权益,但是对于高校发生的大规模的突发性群体事件,在事件平息后,应该及时将有关事件的处置信息及时向外界和校内进行发布。高校向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对于高校发生的危机事件更是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因此进行信息发布一方面显示出学校在事件发生后积极干预处理的态度,同时也能够让社会及时了解相关信息,要防止因虚假信息造成的流言,杜绝各种小道消息、错误消息,做到谣言止于智者。

5.提升高校的形象

我们要提升高校的治理能力现代化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使我国高校应对危机的能力成为自身面对未来危机的优势,以此来减少各类危机带来的损失,这是高校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的核心原则。对于高校而言,危机过后更多的面临的是高校形象受损,信誉受损等不利影响。形象和危机受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教师及家长对学校的不信任,造成更大的危机,不利于高校健康有序的发展。形象管理贯穿整个危机管理的整个过程,维护良好的高校形象能够使自身充满自信,恢复形象和名誉也是至关重要,甚至可以利用危机塑造更好的形象,转“危”为“机”。

参考文献

[1] 陈启胜,周瑞,徐志.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危机管理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8).

[2] 周永杰,师博成,张竞乾.自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3).

[3] 徐敏祥,徐新清.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沟通措施[J].教育与职业,2015,(23).

[4] Herman Charles F(1969).“Some Consequences of Crisis Which Limit the Viability of Organizations”.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5]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03). Practical Information On Crisis Planning: A Guide For Schools And Commun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