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如何寻找比较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9
/ 2

议论文写作如何寻找比较点

徐婕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国际分校 213161


摘要: 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运用比较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性思维和整体识别事物的能力,锻炼批判性思维能力,获得较好的写作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总体素质。但在实际写作中,学生却很难寻找到比较点。本文以比较对象概念“谦虚”和具体人物“几米”为例,分析寻找比较点的几种具体方法。

关键词:议论文 思辨 比较 比较点 谦虚 几米


大千世界任何事物都是有联系的。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曾说:“比较是一切理想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因此,在写作时,我们要想把一个问题说得透彻、深刻,对这个问题进行全面地比较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对一个事物进行多角度的分析、比较,挖掘事物的本质,训练思维的开阔性。

一、比较的对象

比较法就是对物与物间、人与人间、现象与现象间的相似或相异程度进行判断、评价、认识的方法。在议论文的写作中,我们的比较的对象可以是具体事物、事件的比较和概念或者判断的比较。


二、如何寻找比较点

对于议论文,运用比较法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是因为,议论文是阐述观点的,而见解和主张是通过对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并诉之于文字的形式来表现的。观点是否正确,又取决于概念、判断和推理是否能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发展变化的规律。同时,事物又有表象和实质,事物发展有外因和内因……运用比较法可以对这些分析地更加透彻。

可是,学生在写作时找到比较对象,掌握比较的方法是比较容易的。而到底通过什么点来进行比较,这却是实际操作中的一个难点。在此通过例子来对如何寻找比较点,做一个具体的分析。


1、从事物的对立面去寻找比较点

1)谦虚-骄傲

谦虚是建立在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基础上,知道自己还有不足的地方,不夸大自己的能力或价值。而骄傲是对自己能力过高的评价,同时有轻视他人的意思。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

2)几米-鲁迅

一个画家,一个作家;一个画作细腻,一个语言犀利。我们从几米的对立面去寻找比较点,这看似完全不同的两个人,却可以异中求同。如果说鲁迅先生是以其世界里的黑暗照亮了我们世界里的黑暗,那么几米一直在做的事情即是以其内心的孤独温暖了我们内心的孤独。这就是他们在本质上的相同之处。

2、从相似概念的辨析中去寻找比较点

1)谦虚-虚心

“虚”有空、缺、不饱满之意。由此可以指不自满,如“虚怀若谷”。因此“谦虚”和“虚心”有相似之处。

2)几米-新海诚

日本动画作家新海诚和几米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也曾解释道自己之所以在作品中留恋“和他人相遇之前”的状态,是因为他相信未来不经意的某一刻,人们便会与自己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人“久别重逢”。而几米同样坚信“无常便是常”的人生背后还有另一种生活的可能性,所以他说“有阴影的地方,必定有光”。

3、从概念的本质特征去寻找比较点:本质、现象;比喻义、本义

1)谦虚-自卑

两者现象可能相同,都是不表现自己。但是本质却不同。谦虚就是虚心,不自高自大,不自以为是。而自卑是认为自己低下无能,自己看轻自己,缺乏上进的勇气。

2)几米表面对生活的消极-实质对美好的向往

当几米用画笔描述情感的时候,他是敏感而悲观的,但这种看似消极的情绪却并非出于厌世情结,而是出自对于纯粹情感与理想人生的相信。所以,几米越是看上去走在了“励志跟快乐”的反面,他其实就越是向往快乐;他越是刻意捕捉命运的无常,他的内心就越是在乎幸福的稳固与恒定。

4、从“量变——质变”的角度去寻找比较点

1)谦虚-谦卑

谦卑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是这样注解的,谦虚,不自高自大,多用于晚辈对长辈。在同龄者的交往中表现谦卑就不正常了,平辈间谦卑过分就让人感觉到夹着尾巴做人的低贱。

2)几米出版作品前后

几米努力吸收各种跟图像有关的知识和观念,研究线条、用色。在病榻上潜伏三年之后,年届不惑的几米在台湾出版了两本绘本——《森林里的秘密》《微笑的鱼》。

5、置于不同背景下去寻找比较点:普遍性、特殊性;突显常态下的个性;寻找事物的共性。

1)不同场合下的谦虚

谦虚是美德,在生活中你谦虚一点别人会认为你很客气很有礼貌,但是在职场之中谦虚,有时很可能是会被误解成为不自信的表现

2)几米:生病前后的他

几米生病后心境变化,他想至少能画一本书给女儿看,再没别的功名方面的担忧。他不仅战胜了病魔,更在经历过一段惊心动魄的转折后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几米说,他不感谢自己的那场疾病,却感谢那之后的自己,能够接受生命的无常,及时调整人生的航向。


“阐幽发微而示之以人所未见,率先垂范而示之以人所未行。”这既是人类智慧精华之所在,也是通过比较思维方法让语文学习走向深刻所要达到的效果。在如今的学习型社会中,它将伴随人的一生。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学会比较,将使学生在人生的征途上将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杨光新,李翠霞,王海鹰,王海燕,杨伏芹. 思维导图在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C]. .教师教育论坛(第六辑).: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471-480

[2]邹碧艳.基于逻辑思维的议论文写作教学策略[J].中学语文教学,2017(12):41-43.

[3]徐飞.《从此爱上写作:高中作文三十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