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检验质量控制对血站输血安全性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3
/ 2

输血检验质量控制对血站输血安全性的影响分析

徐长跃

哈尔滨市中心血站呼兰分站 黑龙江 哈尔滨 150500

摘要:目的:分析输血检验质量控制对血站输血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站30738份献血者的血液标本作为初复检标本,选择146份献血者血液标本作为预检标本,对比两组标本检查后的不合格率。结果:在检测合格率方面,初复检标本的合格率为95.19%,预检标本合格率为94.52%;在检测项目类型不合格率方面,初复检标本为3.96%,HBsAg为0.23%,HCV-Ab为0.11%,HIV-Ab为0.08%,梅毒检测为0.30%。在预检标本不合格率方面,ALT为4.10%,HCV-Ab为0.68%,核酸为0.68%。结论:对血站输血检验做好质量控制,能够显著提升输血的安全性。

关键词:输血检验质量;输血安全性;影响分析;核酸检测

引言

输血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治疗措施之一,尤其是对于疾病危重的患者,及时对其进行输血治疗能够及时挽救其生命,提高其生存率。随着近几年医疗机构对血液需求量的提高,导致人们对输血安全性的问题也越来越重视。无论是血液标本的采集,还是交叉配血,亦或者是血型鉴定等,都可能会对输血质量带来一定影响,因此为提高临床用血安全性,加强血站的输血检验质量控制力度十分有必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6月期间我站30738份献血者的血液标本作为初复检标本,选择146份献血者血液标本作为预检标本,在初复检标本中,男性献血者的数量共计15718名,女性献血者的数量共计15020名;年龄最大的献血者为55岁,年龄最小的献血者为18岁。

1.2方法

血液标本检测项目为: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抗体(HCV)、梅毒螺旋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型。初筛项目包括血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为了确保血液检验质量,相关检测人员需要在新试剂使用前要进行仔细确认,每块板子都要加第三方室内质控品并且带上试剂盒提供的阴阳性对照,以保证血液检测的准确性以及实验的有效性以。在检测同一个项目时,需要用二个不同厂家生产的试剂检测,不论哪一种试剂不合格,都要对血液进行报废处理。除此之外,在采集血液标本的时候,应该严格根据相关规定流程进行采集;采集完毕之后,需要对血液的包装袋以及相应的标签进行仔细核对,防止发生差错,确定相关信息无误之后,才可将其入库保存;对于采集到的血液标本需要及时对其进行冷藏,同时定期做好消毒工作;在输血之前,需要对血型进行鉴定,确保输血安全。相关操作人员在鉴定血型有效性的时候,需要进行正反定型,以相互验证的方式来作进一步确证,一旦发现正反定型不符的情况或者是蛋白异常等情况,需要马上重新试验。

1.3 观察指标

观察初复检标本和预检标本检查后的不合格分布情况以及检测项目类别不合格情况。

2结果

2.1初复检标本和预检标本检查后的不合格分布比较

初复检标本:在30738份初复检标本中,共计29258分标本检测合格,合格率为95.19%,具体不合格分布情况可见表1。预检标本:在146份预检标本中,共计138分标本检测合格,合格率为94.52%,具体不合格分布情况可见表1。

表1初复检标本和预检标本检查后的不合格分布比较[n(%)]



标本类型

标本数

合格

不合格

不合格分布

HBsAg

抗-HCV

抗-HIV

梅毒

ALT

初检

复检

对应

初检

复检

对应

初检

复检

对应

初检

复检

对应

初检

复检

对应

初复检标本

30738

29258

1480

66

69

63

26

31

21

12

19

5

81

86

72

1219

0

0

预检标本

146

138

8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6

0

0

合计

30884

29363

1488

66

69

63

27

31

21

12

19

5

81

86

72

1225

0

0

2.2初复检标本和预检标本检测项目类别不合格情况比较

初复检标本:ALT检测项目的不合格数共计1219例,不合格率为3.96%;HBsAg检测项目的不合格数共计72例,不合格率为0.23%;HCV-Ab检测项目的不合格数共计36例,不合格率为0.11%;HIV-Ab检测项目的不合格数共计26例,不合格率为0.08%;梅毒检测项目的不合格数共计95例,不合格率为0.30%。预检标本:ALT检测项目的不合格数共计6例,不合格率为4.10%;HCV-Ab检测项目的不合格数共计1例,不合格率为0.68%;核酸检测项目的不合格数共计1例,不合格率为0.68%。

3讨论

无论是在临床治疗中,还是在急救中,输血均是一项重要的治疗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临床抢救效果。但是由于多种外在因素均可对输血安全性带来一定的影响,同时血液成分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加上人和人之间的差异性,导致其血液也会具备一定的个体差异,因此无论哪个环节发生问题,都有可能会导致发生输血不当,影响输血安全性,增加输血安全事故的发生风险,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健康以及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影响。以血站为例,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以及血站管理等方面的因素均会对输血安全带来一定影响。无论是血液标本的采集,还是交叉配血,亦或者是血型鉴定等,都可能会对输血质量带来一定影响,因此应该提高对输血安全问题的重视度,在血源管理上,需要严格根据输血检验质量控制的相关要求进行管理,对血液包装袋以及质量需要仔细认真的进行核对,确保血液的所有入库条件达标之后,才可入库;同时入库后需要严格控制存储温度,确保血液质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30738份初复检标本中,共计29258分标本检测合格,合格率为95.19%,而在146份预检标本中,共计138分标本检测合格,合格率为94.52%,初复检的合格率要高于预检合格率。除此之外,在初复检标本中,ALT检测项目的不合格率为3.96%,而在预检标本中则为4.10%;在初复检标本中,HCV-Ab检测项目的不合格率为0.11%,而在预检标本中则为0.68%,初复检标本中的ALT以及HCV-Ab项目的检测不合格率要低于预检标本中的ALT以及HCV-Ab项目的检测不合格率,说明在血站加强献血者血液标本的检验质量控制,有利于提高输血安全性。

综上所述,加强血站的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能够有效降低临床输血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输血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杨国华.强化输血检验质量控制对输血安全性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20):2898-2899.

[2]沈小琼,胡云南.血站输血检验质量控制对输血安全性的影响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02):255-256.

[3]张琴,朱楷.血站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性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16):2269-2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