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提高小学生表达能力的几点做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2
/ 2

议 提高小学生表达能力的几点做法

刘文莉

剑河县城关第一小学 , 贵州省黔东南州 556400


小学正是发展口语交际能力的最佳时期,教学中怎样去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呢?我认为通过多样化说话训练形式进行说话训练能达到发展学生思维和提高表达能力的目的。

一、做法一:看说结合说话训练

看图说话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最主要的途径。依据教材为基础有针对性提供一些学生熟悉的说话材料,选择直观形象的内容,生动活泼的教法,使学生主动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积极观察、思考、想象。如说话练习《找春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把柳树、小草、桃花、梨花、燕子、放风筝的孩子等组成一幅生机勃勃,色彩斑斓、形象鲜明的春天美景图,通过直观生动的形象,有利于学生把话说好,如有的说:“春风姑娘来了,吹到梨树上,梨花开了,吹到桃树上,桃花开了,吹到李子树上,李子花开了,春天真美呀!”有的说:“春天来到了,燕掠过高山、掠过田野,飞回来啦!他们落在枝头、落在电线上,叽叽喳喳地唱着歌!”甚至个别学生还结合歌词改编:“春天来,春天来,花儿朵朵开,小朋友一起来,一起把那风筝放起来,风筝飞,风筝飞,小朋友们真愉快、、、、、、”这种看说结合的说话训练,既促进了学生们说话的兴趣,又能提高了他们的说话能力。

二、做法二:创设情境说话训练

其实,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是很强的,我们当老师的要抓住学生这种心理特点,巧妙地创设各种情境,有目的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在课堂中创设各种情境。借助兴趣的动力,引起说话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参与说话。如在教学《牛郎织女(二)》这篇课文时,设计“儿子看到母亲被抓走后连忙跑去告知父亲,他是如何告知父亲的?”这样的一个情境来引导学生拓展说话,先让学生思考此时儿子会是什么心情?再站在儿子的角度,再依据儿子的害怕、彷徨,急切、惶恐或语无伦次的心情去表达、训练说话。再则,当牛郎带着两个孩子追到天上,被天河隔开以后,我又设计了一个情境:“牛郎和织女的两个孩子,又会对着天河那头的织女说些或者喊些什么呢?”让学生们练习表达,通过这个做法的说话训练,学生们的兴趣高涨,说话欲望强烈,对培养学生们的说话能力有很大帮助。既调动学生练习说话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丰富想象又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做法三:听说结合说话训练

听说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会听就会思考、会学习,会说就为写作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既发展学生学习能力,又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比如教学《猎人海力布》这样的故事,在听说训练中,指导孩子们听故事和讲故事,首先我让学生们听完故事以后,先梳理出来课文写了海力布的那几件事?教师相机结合学生的回答适当的板书,然后让学生沿着这条线索,抓住故事主要内容把故事完整地复述出来。这样的做法,有助于对学生加强听和梳理信息的训练,又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又能达到听说训练的目的。

同时也可以把形与声结合起来。这样,训练效果更佳。如教学古诗《望天门山》一课中,我一边朗诵古诗一边用简笔画描画出古诗中所要表现的图景:天门山,楚江,小船等,再在诗句理解的教学中充分利用简笔画的图,根据图画理解诗意,让学生边听边说,边找出相应的图画,最后,让学生复述出来。这样既能培养学习认真听的习惯,又能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四、做法四:想说结合说话训练

要使学生说得具体、生动,光靠观察是不够的,还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充实说话的内容。想说结合的说话训练也很多样。例如:通过接读故事、看图编故事的途径进行训练,在训练中,注意恰当在最容易引出想象的地方启发学生想象,例如教学《小鸭子得救》看图编故事的说话训练。先提出一个问题,小鸭子是怎样掉进泥坑里去呢?让学生结合自身以往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想象,寻找小鸭子掉进泥坑里的种种合理原因。学生说的合理的,我都给予充分的肯定。接着,再出示提着小桶的小熊,扛着竹竿的小猴子和长鼻子的大象等人物,然后让学生观察小鸭子的喊声都引来了谁呢?他们又会怎样去救小鸭子,用了些什么办法呢?让学生大胆地想象,勇敢地表达,在表达时孩子们还可以结合人物特点、故事情节加以动作表演,这样想说结合的做法让学生思维、想象和表达能力都得以最充分的发展。又如:在教学说话训练《我该怎么办》,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图示展开想象,想一想图上的小男孩在想什么,他会怎么做,然后根据想象进行说话,从而进行模拟说话表演,让学生把话说好。引导学生把直观形象的画面由内向外延伸,提示他们展开符合事由的想象,使画面上的人物变成有神态、有语言、有动作、有心理活动的人物,使画面变得富有生气,想说结合也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

五、做法五:课内外结合说话训练

说话训练不能只局限在课堂的教学中和说话课上,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它本身就是说话、

写作的源头活水。说话训练应贯穿于平时生活中,课内外结合.如:一次组织学生到消防大队看消防灭火现场演示,在看消防图片展览时,在看消防队员现场用消防器材灭火的过程时,在看消防队员现场爬高楼灭火救人表演时,许多学生都眉头紧蹙,表情严肃认真,回校后,抓住这个机会,我问学生看了这场演示,看了那些图片,什么最使自己印象最深?什么最使自己感动?让学生展开讨论。很多学生纷纷表达火灾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痛苦的、可怕的印象深,消防队员的勇敢、付出是难能可贵的是最受感动的等等感想。于是,我再提出一个问题:平时,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减少火灾的发生呢?遇到火灾我们该怎么办呢?这样,能让学生得到更多的说话机会,提高表达能力,也使他们受到思想教育。

总之,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多样化说话训练形式,提高学生表达能力,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