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的成因及后进生的心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2
/ 2

后进生的成因及后进生的心理分析

罗小波

重庆市开州区九龙山镇东坝中心小学

摘要:后进生在各科教学中普遍存在,小学数学教学也是如此,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盲目追求教学进度及过分看中学习成绩,使得有些学生不受到重视,逐渐成为后进生,影响着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更高落实素质教育,就需要教师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这种现象,本文对小学数学后进生成因及后进生心理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为实现后进生的转化,促进教育发展提供一份参考。

关键词:后进生;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引言: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要在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但在教学中不难发现有些学生基础知识与技能较差,对深入学习存在较大困难,也就是数学后进生,后进生的影响因素有很多,需要教师结合后进生成因采取有效转化策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一、小学数学后进生成因主观因素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不专心学习,社会的发展使得各种诱惑产生,贪玩是小学生的本性,当学生接触到新鲜事物时,就容易分散学习注意力,再加上活泼好动就更难以集中学习。二是学生认为数学枯燥,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严密性及逻辑性,致使教学过程需要按照一定顺序进行,难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三是学生对教师存在意见,一般学生喜欢教师就会喜欢其所教的课,小学生完全是按照喜好做事情,对数学教师的感觉也成为了影响成绩的重要原因。四是学生知识基础比较差,难以跟上课堂节奏,到了高年级,有些学生成绩不好的原因并不是不愿意学不认真学,而是对基础知识未牢固掌握,而数学又具有较强的逻辑性,长此以往使学生成为了学困生。五是学生缺乏逻辑思维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通常沦陷于某一知识点上,当学生感到吃力时就会逐渐放弃学习。六是学生缺乏信心,学习需要信心支持,具备信心才可以激励学生更好的获取知识。七是学生学习方法差,后进生的学习方式比较机械,一般都是死记硬背,并未掌握知识的联系性,难以将学到的零散知识形成知识结构,也缺乏预习复习习惯,有疑问不及时弄清,学习没有重点,致使效率低下[1]。 

二、小学数学后进生成因教学因素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活动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难以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而且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教师按照统一标准开展教学,并不能使所有学生都学有所获,很多学生慢慢的就会沦为学困生。二是教师教学水平较差,教学过程枯燥无趣,教学态度不端正,或者教师将工作生活中存在的不满情绪带入课堂中迁怒学生,使学生产生对立情绪,以及教师总是过分强调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及困难,使学生产生畏惧感。三是后进生转换流于形式,小学数学教学中后进生转化作为一个复杂教育问题要引起重视,教师要充分意识其重要性,采取相应措施实现转化目标,但实际上教师缺乏对后进生转化的认识,转化方法缺乏有效性,并未有明显的改善,甚至浪费有限的课堂时间,致使更多学生沦为学困生[2]。 

  1. 小学数学后进生成因家庭因素及其他因素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家庭因素,目前很多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长过分溺爱使学生养成自私恶习,并且缺乏吃苦耐劳精神,一旦遇到困难就失去学习信心。一些家长由于自身素质不高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辅导,对学生放任自流,平时很少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致使学生受到冷遇,问题的积累逐渐使学生沦为后进生。也有一些小学生属于留守儿童,通常是由爷爷奶奶抚养,老人难以跟上时代发展潮流,无法跟进学生的学习情况,长此以往学生逐渐沦为学困生。二是学科因素,数学学科是一门抽象、系统性学科,学生所接触的教材是经过概括的,需要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才能更好的理解,而且部分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存在距离,学生学起来会比较乏味,数学知识学习又是经过不断积累呈上升过程,如果学生概念不清、基础知识薄弱、缺乏常识,就会对新知学习造成较大困难,学生逐渐形成逆反心理沦为学困生。三是应试教育因素,受到应试教育理念影响,教师在教学中脱离实际,为了赶进度通常都是重视知识传授,忽视知识生成过程与消化巩固过程,致使学生难以吃透知识,只是生搬硬套缺乏数学思维,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逐渐沦为学困生。四是突发事件影响,有些学生经历父母离异、生病等,在心灵上产生重创出现心理偏差,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其思想问题,就会使学生自暴自弃,成绩一落千丈,并沦为学困生[3]。  

  1. 小学数学后进生心理分析

后进生通常存在以下几种心理障碍:一是具有自卑感,由于学习成绩差在学习群体中处于落后位置,遭受家长埋怨、教师冷落以及学生歧视等,使后进生形成不如人的心理定势,处于颓丧抑郁状态。二是具备胆怯心理,后进生通常在遇到困难时不敢向教师同学请教,怕自己所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引起别人的嘲笑,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在恶性循环中会使学生成绩越来越差。三是压抑心理,很多后进生希望可以提高学习成绩,但基础太差使其常常陷于痛苦心境中,性格浮躁产生压抑心理。四是懒惰心理,一些后进生不肯用功,不求上进,缺乏吃苦精神,享受安逸自在。五是逆反心理,有些后进生通常得到教师的批评指责,对教师产生反感。六是志向水平低,缺乏远大理想,学习目标不明确,对什么都缺乏兴趣,致使什么都做不好。 

结论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些学生受到自身因素、教师因素、家庭因素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成为后进生,需要教师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并结合后进生学习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辅导,消除后进生的恐惧心理,促使后进生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洁兰.小学数学教学中补差策略新探[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7):292.

[2]柴强.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后进生的转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5):158.

[3]马镜涵. 小学数学后进生的对比个案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