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电脑创意活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2
/ 2

玩转电脑创意活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欧俊锋

韶关市武江区红星小学 512026

摘  要:本文通过小学电脑创意活动的具体实践,总结通过电脑创意活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和策略,本文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引导激发小学生的信息意识、培养计算思维、提升数字化学习和创新能力,以及养成学生的信息化责任感。


关键词: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化责任感


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现在越来越受重视,针对小学信息技术的活动也越来越多,其中,以创意活动更甚。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由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方面构成。近年来,笔者所在区域开展的学生竞赛活动越来越多,“创意机器人”、“创意设计”、“创意编程”等创意活动更是带动了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形成,随着活动开展的不断深入,学生作品水平也越来越高,可以发现同学们的核心素养也在活动中得到了有效的提高。笔者就在创意活动中,怎样培养小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这个问题,结合日常教学实践,总结了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激发小学生的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指学生对信息的敏感性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能力。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就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动力,源于他们求知欲和好奇心。想要他们有更强烈的学习动机,就要让他们兴趣越高,反之学习效果越差。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是否喜欢信息技术,关键看是否能培养起他们对信新技术的兴趣。所以,教学内容和形式都应该有趣味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趣味”伴随整个小学的学习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

例如,在“创意编程”活动中,第一次上课的时候,笔者首先问:“同学们都喜欢上电脑课吗?”学生回答:“喜欢。”笔者接着问:“同学们上电脑课,最喜欢做什么呢?同学可以大胆把心里话说出来,老师想听听同学们真实的想法。”大部分同学回答:“玩游戏!”学生们回答完,笔者就在教师机上给同学们演示一个用“编程猫”做的小游戏,然后接着问:“这个游戏好玩吗?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做个游戏怎么做出来的呢?其实,做游戏也可以很简单呢!”通过课前的引入,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创意编程”的积极性。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更喜欢学习、更善于学习、更乐于学习。

二、培养小学生的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是指“在信息技术学科领域中,学生在思考怎样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而形成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在指导小学电脑“创意活动”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科核心素养里的计算思维,使计算思维在“创意活动”中得到提高,老师应该在“创意活动”当中,从核心素养的思维模式进行考虑,在指导学生参与活动的同时,重点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例如,在“创意编程”活动中,教师应多引导学生去分析脚本里的逻辑关系,而不是一味只教学生怎么去做,这样学生在以后的活动中就能举一反三,而不是碰到问题就来找老师解决。通过指导学生多去分析,就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思维,也能使做出来的编程作品不断进步。又例如,在“创意设计”活动中,教师可以以3DOne对学生进行空间计算思维作引导。以杯子为例,利用3DOne可以有很多方法做出来,教师可以规定学生只用“加”、“减”运算的方法来做,这样学生就能较充分理解“加”、“减”运算的使用方法,并且在“加”、“减”法做出杯子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用自己想用的方法做多一个杯子,通过对比,学生不仅能对3DOne的各项功能有一定了解,还能提高学生的空间计算思维能力。


三、提升小学生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指学生通过选用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完成学习任务,形成创新作品的能力。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强调培养学生的资源选择、学习管理、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这不仅是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更是现时要求公民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掌握这一素养,完成高效率的学习,需要学习者效地选择并利用丰富的资源、平台。小学是学生系统地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开端,能为以后更高层次的学习奠定基础。

例如,在“创意机器人”活动中,在搭建电路的过程时,笔者只把理论及实物图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摸索电路的搭建,这样搭建完的电路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时,笔者就会引导学生去解决出现的问题,并把问题及解决方法记录下来,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数字化学习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外壳创意设计过程中,笔者先把一些好的外观展现给学生看,让学生说说好在哪里,有什么特点和规律,教师总结完后开始引导学生对外观进行创作,在引导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调动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不要局限在现有的一些外观和模式上。这样,在“创意机器人”活动中,就能全方位的提高学生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

四、养成小学生的信息化责任感

信息社会责任指信息社会中个体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的责任。小学生要践行信息社会责任,教师就因把责任意识灌输给学生,就因把责任意识融入日常教学当中。社会责任有很多方面,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当不断把各种责任意思灌输给学生,例如环保是当今人类发展的“头等大事”,习总书记说:“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我们把环保放在发展的前面,环境才会越来越好,环境才会回馈人类,“金山银山”也才会越来越多。

如在“创意机器人”活动中,笔者会坚持让学生用日常废品来做创意外观,并在指导过程中渗入环保理念教育,引导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多考虑环保的环节,养成环保习惯和意识,使制作的作品既有创意,又能实用,还突出环保;在“创意设计”活动中,笔者引导学生制作作品时要加入环保元素,如太阳能茶具,环保厨房,环保洗手池等,这类作品,不但能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环保能源,还注意节水,循环用水等细节。在创作过程中,不断的渗入环保的意识,在信息化中使养成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


综上所述,在“创意活动”中获取并利用信息,是培养小学生的必要素养;学生要具有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并能通过数字化资源和工具,创造性地解决活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而形成创新作品;并获得文化修养、行为规范和道德自律等方面必须有社会责任感。信息技术能力的前提是信息意识,核心内容是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规范和保障个人信息是每一个学生应尽的责任。通过“创意活动”培养小学生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有待我们去探究和实践。笔者将不断学习新的理念,并付诸在指导学生参加“创意活动”中,使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发正 .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尝试与体会[J].学周刊,2020(13):113-114.

[2]谢文婷 . 小学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策略[J].小教园地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