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儿科规培医师医患沟通技巧的培养

/ 2

浅谈儿科规培医师医患沟通技巧的培养

彭龙英 1 杜作晨 2 陈静 1

1.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小儿内 一 科

2.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小儿内二科


摘要

良好的医患沟通是每个儿科住院医师必须具备的技能,目前医患紧张,沟通不畅是医患纠纷的主要原因。目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着重临床思维的培养,而医患沟通能力培训内容相对较少,结合儿科规培生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探讨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培养一个优秀的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要求。


关键词 医患沟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儿科;教学


儿科规培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真正步入临床的重要阶段【1】,不仅需要掌握医学临床知识和实践技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随着患儿家属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知情程度要求越来越高,医患关系已经从主动被动型转变为指导合作型为主。目前医患关系日趋紧张,沟通不畅是主要原因之一。我们医院作为贵州省第一批规范化培训基地已有数年,在培训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发现了一些不足。在临床带教过程中,我们发现规培医师在医患沟通能力上参差不齐,结合我院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就儿科带教过程中发现的医患沟通问题及应对技巧做一经验分享。

  1. 儿科规培医师医患沟通不畅原因分析

首先自国家实行二胎政策以来,社会对儿科医疗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儿科病种的复杂性导致对优质儿科资源需求也随之增长,现有的儿科医疗资源已不能满足当前现状,供需矛盾凸显,严重影响了儿科的医疗服务水平与质量【2】。

其次儿科诊疗过程中,由于患儿年龄小,表达不清,认知能力有限,医师常常面对至少2位家属,从而形成了儿科医师诊疗过程沟通的复杂型,沟通不畅可能导致家属对医师不信任【3】。患儿是一个家庭的核心,父母、长辈的精神寄托【4】。患儿家属就医时存在过高的心理期望,往往需要医生明确孩子的疾病,并希望治愈的普遍心理。但是由于医疗技术以及医生经验的局限性,很多疾病不能明确诊断甚至治愈。这些情况与患儿家属的独特需求相冲突,从而让他们产生失落与不满,增加医患沟通的难度。

再次,早在1986年伦敦曾首次召开“医患关系国际研讨会”,相对而言,我国医患沟通技能教育存在不足,直到2008年,《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才明确了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重要性。且我国医患沟通课程设置少,教学模式简单,缺少教学效果评估。目前儿科学专业的学习以课堂教授理论知识为主,尽管不少医学院校开设了人文社科类课程,但课程设置相对单调,且多为选修课,学生的参与度不高。


  1. 提高儿科规培医师医患沟通能力的策略

沟通是医患关系的基石,面对形形色色、性格迥异的患儿家属,想短期改变病人家属不合理的想法是极其困难的,我们需要一个有效的沟通,建立和谐融洽的医患关系,为接下来治疗顺利进展做铺垫。

  1. 仔细倾听

现代医学要求,临诊时不仅仅要着眼于患儿躯体的疾病,还需要了解他们的社会、家庭背景、医疗费用出处。只有倾听足够多的信息,获得更多与患儿及家属的信息,以便于接下来有效的沟通,才能把握症结所在。在倾听过程中,应该站在患儿家属的角度,传递同情、理解的情感,包括肯定、慈祥、关爱的眼神,同时又不能让患儿家属的不良情绪影响到自己。在临床中,医师总是希望能获得家属更多的理解,同时,家属更需要得到医师的理解。如何理解患儿家属的心理、感受及观点,需要通过倾听来实现。做一个有耐心、倾听的医师,是有效医患沟通的必备技巧【5】。

  1. 人文关怀

据资料显示医师态度差是影响家属就诊满意度的首要原因【2】,由此可见,当医生与家属沟通的态度友善时,能相对有效减少医患矛盾的发生。总所周知,医患沟通有两个主要内容,一是医学信息交流,二是社会情感交流。医学信息交流是指导下和技术性交流,社会情感交流是情感性的和增进彼此理解的交流。患儿生理上的变化必然给父母带来心理和情绪上的改变。因此,真正的医医患沟通是离不开细心、耐心、真心的感情交流。一位医学哲学家曾经说过:医生,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医患沟通更重要的价值是体现一种人文关怀。所以人文关怀是医患沟通的桥梁,是实现医患之间真正的沟通,必须提倡人文关怀【6】。

  1. 沟通艺术

沟通是一门艺术,人们可以借助各种媒介来传达信息,如语言、表情、动作等。运用,最多的是语言,但是有效的沟通不仅仅是说话那么简单。俗话说“医语如圣旨”,因此医生说话必须慎重,凝练,简洁、真诚。医务人员不经意的失言常常引起医患纠纷。缺少必要时沟通技巧,一些医生急不择言,言多必失,造成沟通障碍。


总之,儿科规培生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医生,不仅要学习知识掌握本领,还要具备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充分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重视人文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培养良好的人文精神,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与患者建立良好的理解-信任-合作关系。


参考文献

  1. 孙凤杰,佟德民,蔺增榕,严清华.具身认知理论联合PBL-CBL教学法在儿科学规培教学中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实践[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0,10(1):26-30.

  2. 钱涛,卢佳,曹茹,孙玉龙.基于儿科医患沟通现状探究儿科医疗人才的培养方案[J].当代医学.2020,26(3):185-187.

  3. 罗燕飞,王学梅米,米热古丽·买买提,严媚.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疾病不确定性沟通能力培养[J].继续医学教育.2019,33(9):52-53.

  4. 陈晓蓉.儿科医患沟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22):188.

  5. 张倩.医患沟通的第一步——倾听[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7,45(5):115.

  6. 李殿富,张铁山.医患沟通的障碍[J].继续医学教育.2007,21(29):21-24.

作者简介 彭龙英 女,汉族,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小儿内一科,主治医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