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院校党建理论教育与思政教学改革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5
/ 2

公安院校党建理论教育与思政教学改革研究

孙伟亮 姚天成 王建华 朱桐 梁淑敏

黑龙江省公安厅人民警察训练中心 150000

摘要:公安院校党建理论教育和思政教学改革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重视学校思政教学和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时代发展和国情变化的现实需要,公安院校应在观念、体系、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对思政教学进行改革。本文以黑龙江公安警官职业学院刑事技术系法医与化验师生融合型党小组为例,探讨了公安院校党建理论教育与思政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现状和创新改革的途径,为公安院校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安院校;党建理论;思政教学


前言:新时代公安院校的党建理论教育和思政教育改革应对思政课程体系等进行全方位的创新,思政教学改革应重点关注党建理论和思政教学的融合,集合多位学者专家共同研究公安院校的党建理论教育和思政课堂的改革发展。公安院校是国家公安机关的重要组成,全新的公安院校教学模式能够为公安事业培养高素质、忠诚的和能力强的人才。

一、加强公安院校党建理论教育与思政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加强公安院校党建理论教育与思政教学改革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也是公安院校培养人才和党建理论教育与思政课性质的内在要求。在公安院校中做好党建理论教育和思政教学最根本的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牢记教育的最终目的是立德树人,公安院校思政教育应以“为人民服务”为最关键的教育方向。公安院校的党建理论教育需要使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发展和党规党章等内容。公安院校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党建理论教育和思政教学,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公安机关和警察队伍提出了“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这十六字方针,这也是新时代公安院校党建理论教育和思政教学改革对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公安院校党建理论教育和思政课教学是培养公安人才队伍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课程,也是建立师生融合型党小组的重要途径。因此,对公安院校党建理论教育和思政课教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二、公安院校党建理论教育与思政教学现状

公安院校党建理论教育和思政教学有着相同的教育目标和教学性质,即通过政治教育培养忠诚于党和人民的公安人才队伍。在公安院校中应将党建理论教育和思政教学有效联合在一起,在当前的公安院校教学体系中,两者各自发展,缺少联系。公安院校的思政课教学中的党建理论教育在思政课程体系中安排的较为分散,很多党建理论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思政课程中被一笔带过,党建的知识体系被零散分布在思政课程的各个章节之中,缺乏整体的连贯性,对党建理论主线的把控不够明确,所以公安院校大学生无法系统、全面地学习到党建理论知识。党建理论教育还存在教材内容少、党建理论教育受众少、党建思政课程的时间短等问题,而且师生之间交流很少,党小组活动很难解决实际的问题,需要加强师生融合型党小组的研究和建立,加强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党小组成员的学习自觉性,让师生融合型党小组在党建理论和思政教学改革中更好地发展。

三、改革公安院校党建理论和思政课教学的途径

(一)创新公安院校的教学观念

公安院校的党建理论和思政课教学都是为了做好公安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使两者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好地结合到一起,发挥两者的优势,通过教学观念的更新,在公安院校的教学中秉持思政和党建融合发展的理念,更应该注重师生融合型党小组的建设发展,在师生融合型党小组中应用新的教学观念将党小组的工作和教学工作结合起来。思政教育理念的创新指的是对思政课程的目标任务、内容方式和功能作用等方面的创新,党建教育从细微之处来说应当着眼于具体的党务工作,从宏观视角来看应当注重对公安院校学生教育党的性质宗旨、政策方针和思想路线等。通常党建工作包括党务工作和党的自身建设,具体来说是指党的思想、作风、组织、纪律和制度的建设。在公安院校的党建教育理念创新中应强调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将思想政治建设作为基础和前提开展其他工作。公安院校的党员领导干部应树立思政和党建教育融合发展的教育观念,使思政教育和党建教育、思政课教师和党建理论教育教师、组织部门和宣传部门都协同联合发展[1]

(二)创新公安院校的组织体系

公安院校的党建理论教育和思政教学需要从公安院校的组织体系出发进行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特别提出了应当进一步强化党在思政课中的领导作用。为了加强党对公安院校思政教育的领导并做好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学改革工作,需要对党建理论进行系统地分析和研究,发挥师生融合型党小组的作用,充分利用专业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交流来推动党建理论的系统研究。当前,专门的党建理论教研部只存在于某些党校和军队院校中,在这两类院校中会进行系统的党建理论教学,而在公安院校则缺乏党建理论教育体系,也没有党建理论教育研究中心或者党建理论研究学会之类的部门。所以公安院校应加强党建理论的组织体系设计和管理,院校的党委可以将党建理论教育工作全权交由一个精通党建理论和思政课教学的领导来负责,成立专门的党建理论教育研究部门,集合院校中思政课和党建理论教育的专家学者,引导并鼓励公安院校中的思政课教师、党务工作者和其他教师共同进行党建理论研究,打造专业的党建理论教育团队。通过公安院校组织体系的创新来进行思政教学改革,使公安院校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党建理论教育。

(三)创新公安院校的教学内容

国家鼓励高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之下设立党建理论教育的二级学科,这为公安院校的党建理论教育和思政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指导性意见,在公安院校的思政课程体系中需要完善党建理论教学内容,使党建理论在思政课程中更加系统、全面。教学内容的创新需要最先在师生融合型党小组中应用,对党小组学生进行党建理论教育,加强学生对党性的认知。例如,可以在思政课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一课程中增加“马克思主义的政党观”这一内容,在课程中突出党的政治思想观念。将系统和体系化的党建理论教学内容融入到思政课程中,为公安院校设立单独的党建学科课程打下基础。在公安院校中革新思政教育需要加入符合公安部门职业特色、符合社会对公安机关人才需求、适应学科发展和学术规范要求的教学内容,使公安院校的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具备基本的法律知识和对抗犯罪分子的能力。公安院校的党建理论体系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会对青年学警的政治思想、价值观和综合素养发挥积极的作用,因此要积极创新公安院校党建理论教育和思政教学的内容,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适应现代社会对公安人才的需要。

(四)创新公安院校的教学方法

目前公安院校的思政教学还是以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理论教学,通过让学生读文件、听讲座和专题报告、写心得等形式进行教学,缺少对学生的启发引导和互动讨论,所以公安院校思政课可以采用互动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师生融合型党小组的作用,将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推广到公安院校的教学中,引导公安院校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所学的内容,在师生的互动中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公安院校的思政课堂创新需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思政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情境教学方法、研究性教学方法、叙事教学方法和创意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上带动公安院校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师生融合型党小组在学习、交流和活动中更加规范和多元。此外,公安院校的思政教学还可以引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多媒体的网络平台展开多元化的教学。公安院校的教师可以在网络平台录制课程视频,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够进行学习,扩宽公安院校学生学习党建理论知识和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渠道[2]

结论:公安院校应充分研究党建理论教育体系和思政教学方法,促进公安院校党建理论和思政教学改革。公安院校的教学改革应创新公安院校的教学观念,使党建理论融入到思政教学体系中;应创新公安院校的组织体系,设立专门的党建理论和思政教育研究部门;应创新公安院校的教学内容,重点完善党建理论知识体系;最后需要创新公安院校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李晓娟.公安院校党建理论教育与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J].辽宁警察学院学报,2019,21(04):125-128.

[2]张平,荣燕.新时代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思考[J].武警学院学报,2020,36(11):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