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专业学业质量评价改革实践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06
/ 2

服装设计专业学业质量评价改革实践探究

韩薇

青岛华夏职业学校 266032

一、服装设计专业学业质量评价改革的目的

多年来,传统的服装设计专业学业质量评价体系存在诸多问题,例如重知识,轻能力,考核手段和形式单一,考核内容片面,考试的过程缺乏心理测量学的指导,人为性和主观性明显等等。为了全面考查学生专业水平和潜力,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内在能量,公平公正的反映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潜能,推进学生成长,关注人的发展,服装设计专业学业质量评价制度亟待改进。

  1. 服装设计专业学业质量评价改革的内容

1、双基内容的考核。首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界定应在于它的基础性和发展性,漫无边际引申出来的各种类型的试题、补充练习题不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以及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服装设计专业的“双基”应当有一个新的认识与定位,应该赋予它更丰富和更具时代特征的内涵,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应当是与时俱进的,不能用20世纪60年代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要求21世纪的学生。因此,评价制度改革应重新确定什么是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专业教师应及时搜集和积累与时俱进的最新知识和最新技能,补充进教材中(最好形成自己的校本教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以及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服装设计专业的“双基”应当有一个新的认识与定位,应该赋予它更丰富和更具时代特征的内涵,

2、实操内容的考核。(1)增加电脑设计的考核内容。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电脑软件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而现实教学中,电脑服装设计教学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或者软件设备的现有条件阻碍着电脑设计教学的发展。因此,不管从评价体系还是从教学层面都应将电脑服装设计提到日程上来。(2)适当增加立体构成评价考核内容。服装设计属于工艺美术范畴,是一个把二维的平面设计过度到三维立体实物的过程,服装设计教学固然重视设计思维和设计图的绘制,但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天马行空的“设计”不切合实际、与工艺脱节的例子屡见不鲜,所以在设计课上适当增加动手环节,让“想法”变成现实,并注入评价考核办法。不但可以实现“设计”与“工艺”的互相反哺,更为学生长远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3)校企双重评价。为适应企业需求,服装工艺学科在高二下学期组织学生对企业生产相关知识进行系统学习。将学生课堂“搬进”企业生产车间,近一步了解专业技能在生产中的运用。

  1. 服装设计专业学业质量评价改革的方式

1、把每一学期分为四个学段(也可叫四个小学期),每一学段末进行一次考试,四次考试的平均分即是这一学期的总成绩(许多先进国家的考试制度都是这样)。第四学期由于有结业考试,所以本学期前三个学段的考试成绩分别占10%,结业考试成绩占70%,四次考试百分比之和即是学期总成绩。

  1. 评价形式应灵活多样,题目应切合中学生心理特点,问题设置新颖巧妙,能够引发学生探索和求解欲望,激发创新能力和想象力。还可以结合岗位实习方面设置一些实战应用性的问题,以考查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潜在的专业素养。

  2. 建议服装设计考试尝试从纸考向机考过渡。与高校的学习、教学模式以及技能大赛做合理的衔接。

4、需要说明的是评价制度不仅仅是指考试制度,教师平日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及时的口头激励对于学生树立自信,燃起专业学习欲望,完善自我也是至关重要的。逐步给学生养成课堂中愿意就老师提出的问题及所讲课程认真参与,积极投入的学习习惯。

5、建立质量分析制度。测评后根据学生成绩对考试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考试情况可以折射教学情况,通过分析可以从中发现教学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这对于今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的教学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6、引用学生参与成绩评定机制。对于某些单元、教学内容的成绩评定让学生参与进来,其优势有以下几点:(1)调动学习的积极性(2)明确学习标准,在评分的过程中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1.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学业质量评价考核的标准

1、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 

2、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综合能力、情感态度相结合的原则。

3、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动手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4、定期口头测试与卷面测试相结合的方式。  

5、秉着多元化,促发展的原则。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的潜能。既要了解学生当前的实际需求,也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的发展方向;既要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也要综合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尤其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变化与进步等。要改革就要树立全面的评价观,让评价贯穿教学的始终,让孩子不断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提升,不断增强学习的兴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的共同进步。

五、本改革项目已开展的实践情况及主要成果。

(一)、服装设计学科:(1)双基内容考核占40%,实践内容考核占60%,高一增加款式图绘画的考核,平日上课对学生高标准,严要求,夯实基础,把每次上课作业成绩都纳入考核范围,以和高二抽测接轨。(2)增加电脑设计的考核内容。手绘设计与电脑设计相结合,教学内容丰富多样,激发学生学习与创作热情。

高二教学积极应对青岛市技能抽测,根据抽测要求设计教学内容,集中力量进行手绘设计、电脑设计的训练及评价,模拟抽测考试,当堂作业当堂打分,当堂讲评,增强教学的实效性。由于实施了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改革方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近5年市级技能抽测成绩稳居全市第一。服装制图与工艺学科:(1)、工艺方面:结合青岛市技能普测与抽测图库内容加大学生练习力度,对于不同部位的款式上的变化,做好调整性的学习与练习。(2)制图方面:上衣类四开身及三开身的学习,掌握制图原理及款式变化,提高学生识图能力和制图水平。

(二)、从时段分配,第一、二学期主要进行“双基”的考查与考核,引导学生尽快进人专业课的学习。学生在设计课中应完成服装人体绘画和服装款式绘制的学习任务;在结构制图中应掌握基本款式结构图的绘制与裁剪;工艺课中应熟练掌握工业用缝纫机的使用及裤装裙装的制作。期中考试双基内容与实践内容之比是6:4,期末考试双基内容与实践内容之比是4:6。第三、四学期主要对学生技能方面的考查与考核。学生在设计课中在第一学年学习的基础上完成服装效果图和时装画绘画的学习任务;在结构制图中应掌握基本款式结构图的绘制与裁剪的基础上进行款式上的变化;工艺课中应完成上装类的制作。(任课教师及外请专家和企业共同进行)

(三)、款式图的绘画及电脑服装设计内容的加入及评价方法手段的运用从2016年初已开始实行,多种评价手段的运用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自2016年起,与市技能抽测评价相结合,有效地挖掘和锤炼学生的绘画能力及设计能力,明晰学生学业水平的差异。同时,与企业及其他培训机构做好联合考核及评价,通过比赛、专业技能交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参加文明风采大赛等不同形式对学生所学技能进行评价。这一举措大大提高了学生理——实一体化实践能力;下一步准备将课堂“搬进”企业生产车间,或聘请企业或高校专家教授到学校进行实践性的教学指导,将企业最前沿的知识和以及信息测评办法引进课堂,实现校企双向接轨,为我国服装行业培养实用性人才。


2020年12月

606bb93f4c4d1_html_57eb4da3ad53ef71.gif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