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融合,巧妙打造户外“童话游戏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6
/ 2

特色融合 ,巧妙打造户外“童话游戏场”

余文丽

丽水市莲都区雅溪镇中心幼儿园 323008


[摘要]童年离不开童话,童年更离不开游戏。如何将童话元素和游戏有机地融合,创设适宜幼儿运动、游戏、探索、创想的游戏场,激发幼儿的游戏热情和探究欲望?通过对户外环境的整体规划,童话故事的甄选融入,巧妙打造,逐步形成了具有本园特色的“童话游戏场”。让户外游戏场真正激发游戏激情和探究欲望,不断促进幼儿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 环境创设 户外游戏 童话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形式。《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在正常情况下,每天不得少于两小时,寄宿式幼儿园不得少于三小时,高寒、高温地区可酌情增减。”户外环境能让幼儿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接触自然、认识世界,独立自主地去解决问题,既拓展了幼儿的视野,为他们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因此,创设能满足儿童户外运动、游戏、挑战、冒险、社会交往的户外游戏场,让户外环境与幼儿积极互动,是需要研究与思考的问题。

一、科学规划,打造户外游戏场

幼儿的发展是与周围环境主动、积极地相互作用的结果,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目的是服务于教育环境中的儿童,因此规划设置幼儿园户外环境首先需要从幼儿发展的需求出发。可事实上,一些幼儿园户外环境在最初建设时,往往会缺乏清晰的定位,户外场地规划存在不合理,缺乏整体感的状况,我园亦是如此。开园后,随着园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深入推进,在办园方向越来越清晰的同时,我们深深意识到幼儿园户外环境越来越跟不上幼儿发展的需求,于是我园利用暑期,改造户外活动场地区域,增建一批户外游戏器具,改造活动场地,让幼儿园户外环境更加丰富多样和富有特色,功能分区也更加清晰,如,组合攀爬区、攀登跳跃区、大型玩具区、玩沙玩水区、综合运动区(操场)、交通游戏区、户外涂鸦区、秘密基地等等。

这些区域之间既相互联系,又彼此不可替代,每个区域功能虽然有的单一,有的综合,但都有其特定的活动功能,可以满足幼儿不同形式和类型活动的需求,满足幼儿挑战冒险和社会交往的需求,锻炼幼儿的运动技能,提高幼儿自主游戏的能力。

二、融入“童话”,创设童话游戏场

随着场地的规划与器材的丰富,我园根据场地特点及活动内容,将童话元素与游戏有机地融合,创设了户外“童话游戏场”。这些游戏场以童话或主人公命名,分为运动体能类、社会交往类、科学探究类、艺术创想类等四大项。在这里,孩子们与童话人物一起,极大激发了孩子们的游戏热情和探究欲望。具体做法是:

1.甄选童话,匹配活动场地

国内外经典童话故事或者绘本很多,哪些童话既是孩子们喜欢又适合场地特点的呢?根据孩子们的反馈,结合童话教育课程中筛选的童话,我们进行了活动场地与童话的匹配:如,小兔乖乖——户外休闲区;神笔马良——户外涂鸦区;巴克沙滩——玩沙玩水区……全园的户外场地都有了对应的童话名称。为了让每个游戏区更具形象和清晰,让孩子们清楚游戏区的分布安排,幼儿园不仅设计了游戏区块的卡通形象,还将场地分布做成了卡通形象的游戏场示意图展示在幼儿园户外醒目的位置。

2.注入情境,设置活动类别

有了游戏场地和名称,接下来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发挥游戏场的作用促进幼儿多方面发展,在有了框架的情况下赋予血肉?”户外游戏场不仅仅是幼儿运动锻炼的场所,还可以是幼儿开展探究、交往、生活、学习、创想的场所。因此,根据户外场地特点,将游戏场大致分为运动体能类、社会交往类、科学探究类、艺术创想类等四大项。我们还根据童话内容赋予这些游戏区童趣的情境,让幼儿不仅乐于参与,还能激发游戏热情和探究欲望,让这些游戏区功能更具多样:如在“小马过河”区,孩子们化身“小马”,可以“运水”、“运粮”选择不同难度的“桥”过河,孩子们在这儿不仅得到平衡能力的锻炼,还通过小马运粮完成任务,幼儿在童话情境中自主开展游戏,有效促进身体锻炼、智慧启迪与情感体验。

3.投放材料,确定游戏规则

《指南》中指出:幼儿园环境创设必须高度关注幼儿的年龄特点,提供丰富的操作性材料,创设多样化、有选择性活动环境。有了融合童话情境的游戏场,接下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投放适宜的材料。玩具和材料是引发和支持幼儿参与活动的物质媒介,因此多样丰富的材料提供非常必要。在材料投放中,我们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满足游戏区的规则要求。不管是高结构材料还是低结构材料,材料需要满足游戏区不同的要求来合理投放,如在“小兔乖乖”区,小兔们需要制作美食,招待客人,幼儿园投放了一组厨房设备——灶台、橱柜,同时收集一些家中废弃的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具,将幼儿园食堂厨房废弃的菜皮果皮之类的食材投放其中,同时准备了有桌椅凳子的雅间以及各色茶点等,一家规模不小的“小兔农家乐”就产生了;在“鸭子骑行”区,孩子们的任务除了骑行,还要担任快递员运货,于是我们既投放自行车和交通标志,还收集了大大小小的纸盒,“快递员”骑车需要过十字路口遵守交通规则,可以到加油站给车辆加油,完成任务后要将车辆有序停放到数字对应的停车位上……。

二是要满足对幼儿的发展需要。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跳一跳够得着”最能让儿童的潜力得到发展。在各功能区,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材料开展游戏,如“功夫熊猫”区,孩子们化身“功夫熊猫”,选择打陀螺、投篮、爬笼或者吊环等不同难度的活动内容,满足幼儿自主挑战,享受快乐的需要。

三是要考虑对幼儿的安全因素。好奇好动、喜欢探索是孩子们最显著的特点,但是他们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还比较欠缺,因此在幼儿园游戏后,老师们组织孩子们自己寻找玩具器械哪些地方存在安全隐患,并让孩子们自己画下安全提示图悬挂在需要提醒的地方,提醒每位参加游戏的孩子注意安全。   

三、实践调整,搭建发展新平台

儿童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发展着思维、情感、动作、意志。幼儿园的户外环境具有隐性的教育力量,环境规划与创设也必须以满足儿童行为需要并促进儿童的发展为价值取向,“童话游戏场”的创设给孩子们搭建了很多发展的空间和可能。

1.拓展幼儿能力发展的空间

童年离不开童话,童年更离不开游戏。让幼儿将喜欢的童话和游戏相融合,既体现了幼儿园尊重儿童的年龄特点,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在游戏中获得多方面发展,如运动能力、交往能力、自护能力、创造力、想象力等,不断拓展着幼儿思维的空间,也使幼儿园户外环境规划更具有办园特色。

2.体现孩子游戏主体的地位

童话情境的创设,让户外游戏充满着童趣。如户外建构区——“小猪造房”,

在这里,孩子们变成了童话中的“小猪”们,一起建造各种房子、公园、马路甚至于城市,建构游戏变成了有趣的童话情景;“神笔马良”们手拿画笔,在墙面上、石头上、塑料桶上、雨伞上尽情挥洒涂鸦。在这里,孩子们是游戏真正的主人。

3.发挥游戏教育资源的作用

《规程》中指出:“幼儿园应当将环境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合理利用室内外环境,创设开放的、多样的区域活动空间,提供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丰富的玩具、操作材料和幼儿读物,支持幼儿自主选择和主动学习,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与探究的愿望。”我园除了高大上的玩具器械、运动小器械,还发动老师和家长自制器械,收集一些随处可得的低成本材料,如竹、木、石、沙、稻草、蔬菜瓜果等,以及家中的锅碗瓢盆、板凳、梯子、纸箱、衣服之类的物品,让幼儿可以玩、有事做,在游戏活动中体验快乐,促进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海雯,《从“操场”到“游戏场”的变迁——浅谈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创设策略》,上海教育科研,2014.9

【2】《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