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思政元素融入园林专业教学的路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6
/ 2

将思政元素融入园林专业教学的路径探讨

田立娟,程海涛,李丽丽

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摘要:我国的国民素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也在稳步提升,但是在高校教学中对于学生思想的正确引导仍是必不可少的。在高校中,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学习专业课知识,少有时间去进行思政知识的扩充,因此教师和辅导员应该对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思政教育,从学生入学后的各个学习阶段入手,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思想境界的目标。本文以高校中的园林专业为例,来探讨如何将思政元素合理的融入到园林专业教学中。

关键词:思政元素;园林专业;教学路径

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国家越来越重视高校教育中的思政教育,习总书记也在高校思政会议上强调,要将思政元素贯穿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高校开设的园林专业是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不仅要学好园林植物学、生态学等专业基础知识,具备美学、建筑学的相关知识和扎实的园林设计与园林工程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人文学科、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等知识,在这些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提高学生爱岗敬业、工匠精神及生态观等思想境界、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提升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出高质量人才。

  1. 存在问题探究

通过对高校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观察发现,有小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生活懒散,不思进取,有的沉迷于网络,课堂玩手机,不注意听课,不回答问题,不主动思考,对专业认同度不高,不尊重老师;语言不文明,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不强,缺乏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思想政治素养有待提升。目前高校的教育中,教师以教授专业课为主要目标,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所疏忽,而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往往以思想教育为主,并未涉及专业知识部分,这就导致专业教学和思政教学相互分离,学生也难以将二者融合起来,导致学生的专业素养略欠缺。

高校教师在进行教学时,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上课时主要教授学生专业知识,教学方式略微陈旧,没有结合现在专业相关的热点问题,不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这样不能让学生接触到更新的知识体系,没有认识到思政教育对于专业教学的重要性,没能充分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思政元素的融入也不够自然和深入。

  1. 具有优势探究

在新时代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抓住新时代的机遇来进行教学是教育的必行之策。在推行素质教育的现今,教师在教学时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是必须的,因此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中首先是适应时代发展的,是被大家所认可和接受的教育方式。

已经步入高校的学生,他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具有了分辨是非的能力,在这时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的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形成更加健全的人格,让其更加的具有人格魅力。良好的思政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有更好的处事能力,遇到困难时能够从容应对,从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其专业学习能力。

  1. 教学路径探究

  1. 入学教育

在学生初入大学之后,对于刚刚成年、刚步入大学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于自己的专业了解程度还不够,报志愿时就比较盲目,不十分清楚专业的性质和就业方向,对于新的同学、新的环境还不甚熟悉,这时难免会有一定的心理压力或者心理问题,这时候便需要教师把握时机,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政教育。对于园林专业来说,学生们乍一听觉得这是搞园林绿化的,是种花种草和园林设计施工的,实际的专业课和他们入学前预想的还是存在有一定的差距的,容易对未来毕业能找什么课样的工作存在忧虑,对这个专业没有信心,有些课程觉得学了也没有用,主动学习动力不足,因此便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合理的融入思想政治的内容,来化解学生的心理负担,增强专业自信,并让他们对大学生活有一个美好的憧憬。

  1. 学风建设

在学校内,学生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学习,因此教师可以从学风建设入手,在学风建设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的教导。教师首先需要加强课堂的管理,让学生在上课时能够集中注意力。在高校的学习中,学生能够更多的时间去自己安排学习时间,但是时间久了之后学生很容易对学习松懈,因此教师需要定期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的教育,让他们认识到园林专业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在上课时更加认真,课后也能够加强自身的专业学习。教师在个门课程讲授工程中,积极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结合身边的优秀毕业生实例等,将思政元素加入园林专业的教育教学,让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学习园林专业的有利之处,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能够保持有对园林专业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1. 组织活动

学生在上大学之后,自己可支配的时间比较多,课外生活也很丰富,相应的,教师也需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采用更加丰富的专业竞赛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教师可以通过组织思政和专业相结合的主题活动来更好地完成思政教育。比如,教师可以组织与园林专业相关的植物识别和标本制作、校园绿化设计、插花活动、盆景制作,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让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增强对于园林专业的兴趣,增强他们对于园林专业的认同感,这样便能够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政教育,让他们在无形中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通过组织一定的活动,可以更加有效地将思想政治知识和园林专业知识更好地融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1. 实践环节

园林专业在课程设置时有很多实验和实习等实践环节,寒暑假还可以进行社会实践,毕业设计是园林专业最后一个实践环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程实践教学和毕业论文指导的机会来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社会实践是学生接触社会一个十分有效的切入点,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能够对社会有一个更加立体的认识,也是学生对于学校所学知识的一个拓展延伸和应用。园林专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学生学习到的专业知识最终都需要通过实践来展示出来,社会实践便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教师可以在实践之前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培训,在教授他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教会他们与人相处的基本原则,并且对学生进行精神上的鼓励,能够让他们对于社会实践抱有积极的心态,能够在社会实践中将自己做学到的专业知识发挥出来。

经过社会实践,学生能够对于园林专业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知,包括以后的就业形势和自己的职业规划等等,教师在社会实践中融入思政教育,可以让学生正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最终实现知行合一,成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高素养人才。

  1. 结束语

总之,加强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是势在必行的,不能仅靠专门的政治课堂来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而是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将课程和思政元素很好地结合,在园林专业教学中实现思政教育,在思政教育中完善园林专业教学。本文主要以园林专业为例对这一话题进行探讨,将思想政治教学带入到园林专业课的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的教育,让高校教育实现其真正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黄玉杰,孙耀清,刘道纯.基于课程思政的园林植物栽培养护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现代园艺,2020(7).

  2. 赵崇阳,任笑笑.高校军事理论“课程思政”教学现状与改革路径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9(10):7-8.

  3. 徐晋华.《教育学》课程“立德树人”元素的挖掘与整合[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9(8):142-144.

  4. 曾丽君.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3):226-227.





作者简介:田立娟(1977-)女,汉族,黑龙江省,硕士研究生,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师,从事植物学、农药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