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中锻炼活动的价值及实施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4
/ 2

小学体育中锻炼活动的价值及实施措施

陈凤祥

佛山市顺德区勒流江义小学 528322

摘要:体育课堂不同于其它知识课堂,它主要就是以自身运动为主体来进行的。运动的好处颇多,学生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完成,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还可以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本文针对小学体育中锻炼活动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希望可以优化体育教学,促进该方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锻炼;教学指导

大多数小学生之所以没有产生自我体育锻炼意识,主要是他们没有对体育运动产生浓郁的学习兴趣。若想有效改变学生对体育学科的看法,那么教师需要更新体育教学模式及内容。这样的话,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进而令他们逐步产生自我体育锻炼意识。

一、培育锻炼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之所以无法产生自我体育锻炼意识,主要是学生对体育课堂不感兴趣,与教师使用的教学方式有很大关系。在当今的小学体育课堂中,大多数教师坚持使用“口头讲述、亲身示范”的教学方式,这样很难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他们自然难以对体育运动项目产生较为浓郁的学习兴趣。若想有效改善这一情况,那么教师需要及时更新体育教学方式,例如结合丰富有趣的录像、视频展开教学。与枯燥无趣的“口头讲述”相比,学生自然更愿意接受录像、视频呈现的知识。由此可见,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促使他们产生自我体育锻炼意识。

在进行乒乓球教学的时候,教师不要马上开始讲解相关的技术动作,而是先与学生共同欣赏张继科等中国乒乓球运动员的比赛视频。然后,教师结合录像资料进行讲解,以此让学生对乒乓球的各种技术有初步的了解及认识。在讲解上旋球技术的时候,教师同样可以利用多媒体平台展开教学。在此之间,教师先播放上旋球动作的分解教学视频,以此让学生明确该动作的要点。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多媒体工具,可以将相对抽象的知识点变得生动,以此增加教学实效性。更重要的是,多媒体教学法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目光,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这是促使学生产生自我体育锻炼意识的关键因素

二、借助体育锻炼,提升心理素养

由于小学生的身心发育都不是特别的成熟,因此在处理一些事情时难免会不确定,或是坚持不下来,自信心严重受挫等相关问题。长时间处于这种心态下,学生的积极性会降低,造成学习效率降低,心理不健康等因素。对小学生的身心成长道路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因此体育教师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来释放学生的思想,磨练学生的意志增加学生的自信等,通过不同的锻炼方式营造不同的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范围下调整好自己的心理,勇于探索、挑战在失败中寻找成功的方向。进而通过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争做新时代的小学生儿不断努力。

因为小学的性格活泼好动,但也因此专注力比较差,再此情况下,体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乒乓球来锻炼学生的专注力。因为乒乓球比较小,所以学生在打的过程中必须全神贯注的投入,大脑指挥眼手合作并用,所以专注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好处。再比如,教师可以合理的安排一些体育运动的比赛项目,不仅可以让学生锻炼身体,还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如跳绳比赛,有的学生跳的好,有的学生跳的不好,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做出点评及表扬,以此增加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还有跳山羊这个运动项目,很多小学生在看到它的时候,觉得难度大,没有勇气去尝试。这就说明学生缺乏勇气和自信,不愿去探索。因此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让学生学会尝试,通过尝试让小学生体会到勇敢,和自信的力量。为成就小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三、线上体育锻炼,营造良好氛围

线上模式,可以通过网络将锻炼的方法动作教授给学生,对学生的指导也是隔着屏幕的,在这种情况下,家长需要对孩子进行居家体育锻炼进行监督、帮助和陪伴,家长要给学生锻炼身体的正向示范,因此,学校要和家长在锻炼方面达成共识,努力营造温馨和谐,团结互助的家庭运动氛围,建议家长与孩子一起进行体育运动,强健体魄。有一些双人联系的合作项目,是非常适合家长和孩子一起做的,比如仰卧起坐、双人跳绳等。当然,体育项目的设置,需要将家长的年龄和身体健康状态等因素考虑进去,小学学生的家长横跨很大的年龄阶段,对不同学生的家长应该进行了解并且分配不同的任务,对年纪轻身体好的家长,可以和学生进行同步锻炼,让学生拥有“同学”的感觉,提升锻炼的积极性;对年龄较大或者身体稍弱的家长,则应该让家长对学生的体育锻炼进行协作和辅助,不能要求家长参与强度过大的体育锻炼,避免影响家长参与学生的体育锻炼的心态,更不能让家长为了体育锻炼,让自己的身体受到损伤。提升体育锻炼的幸福感和满足感,达到加强学生体育锻炼的目的。

结语:在小学体育课堂中,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而是结合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多媒体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等形式。总而言之,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以此消除学生对体育学科的抵触情绪,进而令他们产生自我体育锻炼意识。


参考文献

[1]颜博.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7):155-157.

[2]韩佳.小学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健康意识的策略探究[J].当代体育,2020(19):0141-0141.

[3]姚小军.关于体育游戏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的现状及前景探讨[J].学周刊,2021(8):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