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2
/ 2


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邱伟杰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介福中心小学

摘要:教学模式是需要一直探索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感兴趣的教学模式。每个学生都有追求自己喜欢的学习模式的权利。教学方法和方式是学生们能够投入学习的前提,也是必要基础。创新教学模式、丰富学习兴趣和寻找更加适合学生的教育模式也是教育界一直在探索的事情。老师更应该在其中担任起自己的责任,本篇在探讨创新教学模式如何提升小学数学学习效率。

关键词:创新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 学习效率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要想有效提升小学数学的学习质量和效率,就要对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在创新这一大环境下实现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但要注意的是,小学教师在模式创新时不能单纯停留在形式的创新上,小学教师的教学思维也要得到创新,进而促进教学观念的更新与转变。小学教师要实现创新思维与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努力达到数学教学的升华。 一、重视创设教学情境

现代化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使得教学模式丰富而多样,在日常教学中,依据教材的关注点,结合重点内容借助语言表达、幻灯片、动画、实物演示、多媒体展示等科学手段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实际情景,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将注意力从课本逐渐转变到生活中,从生活中学习数学。进而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理,让学生明白数学无处不在,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进而积极主动的开展数学学习。

比如在讲解《可能性》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海洋运动会”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欣赏大海之美的同时,依据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对于选主持人可以采用“抛硬币”的形式确定,巧妙的将与数学相关的可能性知识融入其中,化枯燥为娱乐,让数学知识离学生越来越近,充满乐趣,进而形成良好的互动学习氛围。随后可以组织“幸运大转盘”、“砸金蛋”“指定条件放彩球”等活动,将抽象的概念转变为学生伸手可触的数学事实,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概念,而且能够充分渗透概率思维,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知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以教师为中心,采用“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发展。由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处于被动的状态,他们对教师有依赖心理,这将对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新课改要求下,课堂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同时,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不妨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先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通过小组成员的交流,使他们能够合作创新,取长补短。

例如,当教师解释小数的混合运算时,不妨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讨论。首先,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回忆整数运算混合中所用的规律,通过巩固旧知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计算方法的重要性。通过讨论,小组成员能有效参与,激发学习兴趣。此外,通过小组之间的良性竞争,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这对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有很大的帮助[2]。

  三、适当开展课外实践

数学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服务于生活,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当中适当的开展一些课外实践活动,给予学生应用知识的机会,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强化数学和生活的关联性,从而提升学生知识内化和外部拓展的效率,为学生能力提升和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提供保障。

教师可以以教材当中一些生活中使用较多的知识点作为开展课外实践的媒介,比如说在学习《几何图形面积公式》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户外,测量一些小型建筑物的数据,然后利用面积公式进行计算。或者在学习“利息的计算”这一堂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到家中,帮助父母算一算自己家中存款未来五年可以获得的利息。又比如在学习“函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调查自己周边超市打折的折扣以及商品价格,建立模型去计算超市到底是亏损还是盈利。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建立关联,给予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机会,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认识和感受,从而强化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四、优化数学教学方法

 优化数学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积极性主要是教师应优化数学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思考、想象的空间,在合理、科学的引导中培养学的数学思维,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念是有利的。由此,教师需要强化课中讨论环节,在加大课程中的讨论力度的同时,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其中,教师需要多设立数学问题,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思考中及时解答出不同问题的答案,有利于减小学生对教师的依赖程度。

例如在关于时钟知识方面的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自行观看生活中常见的钟表、手表及智能手机,要求学生分析钟表中不同数字的含义。此时,教师可设置“我们知道下午1点15分,可以表示为pm1:15,如何将它表示成24小时制呢?”学生们通过对比发现,12小时制和24小时制的区别就在于12小时制是分段计时法,但24小时制不是分段计时法,它表示的时间的方法就是0~24小时。这时,教师可提出12小时制和24小时制的换算方法,采用例题探究的形式让学生发现两者的区别。最后,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和自主探究中,解决了有关计时法方面的问题。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还能让学生借助生活中的例题进行联想,从而丰富了数学学习课堂。

综上所述,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可以有效提升学校的授课质量,进而促进学生的成绩进步和能力提升。要想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各数学任课教师要积极调动其积极性,在数学授课时将学生放置于课堂主体位置,有效提升班级学生的逻辑能力,还要做好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工作。此外,教师在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善时,要以学生手中的课本内容为依据和基础,以提升学生能力为目标,创新现行的教学模式,为学生今后各阶段的学习做铺垫。

参考文献:

 [1]肖亚东.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J].魅力中国,2019,(52):338.

[2]黄华中.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7,(1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