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体系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7
/ 2

创新体系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研究

范瀚文 雷世玉 指导教师 刘尊伟

山东济南 250109 山东协和学院 计算机学院 山东协和学院

摘要:国家创新体系是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战略方案,在这个体系中,高校作为体系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地。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基石力量,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与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直接承担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应该构建创新创业理论教育和创新创业实践培训相结合的多层次培养体系,促进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形成。

关键词:国家创新体系 高校 大学生 创新创业能力

在当前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毕业面临着失业的问题日益严峻。在当前情况下,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急需和大量高校毕业生面临没有工作的窘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显然是不利于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方向的。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在国家创新体系下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

一、 国家创新体系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要求
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国家需要不断地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创新型人才,从而不断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及人才储备。很多事例都可以表明,高校在基础性研究中的主导作用日趋明显,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重要。同时,作为国家创新体系中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力量,其承担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使命不容置疑。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一个创新型国家的的重要组成力量,其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不能只有其中之一,而应该是他们的三者的综合。理想、机遇、努力,可以可以成就很多事情。在这个机遇迸发的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不仅可以解决个人的就业问题,其所带来的创新活力对于目前处在经济转型升级中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大学生创业来说,其所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一个求职者,也是一个可以为改变国家“就业难”提供力量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所以,大学生创业不仅符合国家创新体系的内涵,更是实现大学生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现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 革加 快国家创新 体系建 设 的意见》中指出:“增强学生创新 精神和创业能力,提 升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在当前,创新能力是大学生必不可少的能力和社会对大学生潜在的要求。高校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目前高校都在思考和尝试多种形式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基础和生力军的作用,围绕服务需要和提升创新能力为方向构建综合服务体系,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对于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提高不能仅仅依靠课堂理论知识,应该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据相关数据显示在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的知识的知晓率较高,但大学生对创新的积极主动性却相对不足。因此,在近些年来,高校陆续开展就业创业指导相关课程的同时,也不断组织大学生参加创业计划竞赛为载体的全国性大赛挑战杯,以及为提高大学生创业技能开辟的平台,展示大学生创业风采搭建的舞台等等,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有力的环境,现阶段的大学生毕业生年龄偏小,相对而言他们缺乏稳定的心态以及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不对称的现状,这样的不足导致很多大学生的创业起步于规划中。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途径
目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需要创新注入新的活力,不断推动经济的转型优化发展。近年来,国家大力鼓励自主创业,并且出台相关政策为创业提供优良的环境,如党的十八大提出“鼓励青年创业”,国务院常务会 议也提出促 进“创业公平”。在2012年的科技创新大会上,上海提出“四个要”也许为我们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特别是“要宽容失败,努力给予创新创业者尽可能少的心理 压力、经济负担”,对于高校来说,更应该宽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失败,不要一味的打击、批评,应该只因学生在失败中发现亮点,并且不断进步。大学生对社会新生事物接受的快,也可以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发现新的机遇点,如果大学生头脑里有好创意、手头上有好方案,并且能够勇敢尝试,即使没有成功,也可有多种选择,就能使创新创业发展下去。为此,我们在国家创新体系下采取了打造赛事支撑平台,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从理论走向“实战”、 实施模拟项目运作载体,增加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完善创业教育体系、培养大学生创新创
业能力、引领公益创新创业、增强大学生实现社会价值及自我价值的意识等多渠道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

小结

在全国人民都为实现美丽中国梦而奋斗的当下,把个人的梦想建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这以光荣而艰巨的历史责任,是21世纪新时代大学 生义不容辞的。如何建设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社会,这需要我们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逐步构建完善国家创新体系,重视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而当前我国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就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创业型就业。只有脑袋里有了创新意识,大学生才会有创新的动机;也只有足够的创业精神,才能树立起创业方向和目标,并在创新创业中促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 韩仲志.大 学 生创 新创业能力培养多元化模式探索[J].现代企业教育,2012(2):143-144.
[2] 余 祥 庭 ,李 晓 锋 . 创 新 型 人 才 的 特 征及 其 培 养 的 实 践 探 索 [ J ] . 教 育 探 索,2009(10):92-93.
[3] 盛四辈,宋伟,翁磊.系统论视角的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理论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2(4):4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