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的耕地保护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0
/ 2

城镇化进程中的耕地保护研究

王雪姣

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四川成都, 611730

摘要: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耕地资源更加匮乏。文章通过阐述城镇化对耕地保护的影响,分析城镇化进程中耕地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要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农村地区耕地保护意识、把控补充耕地质量,提升耕地整体水平、强化城镇节约集约用地,增强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加大耕地保护监管力度,加强违规占地处置力度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镇化;耕地保护;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绝不能有闪失。”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随着“二孩”政策的开放,人口迅猛增长,耕地资源严重匮乏。近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城镇化速度和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耕地被占用,优质耕地逐年减少,耕地利用效率低下,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城镇化用地与耕地保护矛盾日益加剧,且已经严重危害着我国的粮食安全。文章分析了现阶段我国耕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城镇化进程中耕地保护面临的问题

(一)农村地区耕地保护意识薄弱

目前,我国很多村民对于耕地保护认识不够,获得收益是他们进行耕作的唯一目标。近年来,我国粮食价格较低,且自然灾害不断增加,国家对于耕地保护的补偿标准也不高,甚至有的补偿款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全额交到农民手中。再加上,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地方政府往往更加注重经济发展,大量征地,且承包土地渐为流行,农民通过权衡利弊,认为自己耕作不如将土地承包出去甚至抛荒划算,这就出现了许多诸如耕地抛荒、私自转让、侵占耕地建设房屋等一系列问题,造成了耕地数量不断减少、质量逐年下降的严重后果。

(二)耕地占补平衡难度增大

很多地方政府部门只注重耕地数量的平衡,当工业用地征用大量良田时,将一些偏远地区熟化程度较低、灌溉条件不好且产出率较低的劣质耕地作为补偿,这就使得尽管耕地数量得到了保障,但是耕地质量急速下降。另外,在新型城镇化的推动下,农村土地不断被征集开发,用于补充耕地的储备资源数量更加匮乏,使得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更加难以落实。

(三)耕地集约节约利用程度不足

土地开发商在取得耕地使用权之后,对于土地的利用程度并不够,使得土地未发挥最大效能,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具体来讲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于土地的利用强度不够,土地利用率低。不少建设规划用地规模、用地标准过宽,节约用地的空间很大。尤其是工业建设用地普遍存在着容积率较低的问题。二是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很多开发商在征集到土地之后,由于资金不足等原因,将土地闲置,占而不用。部分地区开发项目得到落实,但是由于地价低廉,缺少经济约束,不懂得珍惜,滥用土地现象严重,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三是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使得耕地大面积抛荒。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尤其是青年劳动力。这就导致农村滞留劳动力减少,且大多是老、弱、妇人,无法进行耕作,耕地不得不闲置抛荒。为了自己的将来和父母的养老,他们也不愿意将土地转让,宁愿荒废,这也造成了耕地资源的浪费。四是城市内部存在很多违规占地现象。一些地方政府滥用私权,以罚代征、以租代征事件时有发生,被征用耕地得不到补充,使得耕地资源不断减少。

(四)耕地保护监督措施落实不到位

近年来,在新型城镇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很多地方政府为了经济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设水平,忽略耕地保护,对于耕地保护的监管措施落实不到位,出现了不少违规用地现象。如由于相关执法部门执法不严,对于没有批文、少批多占等违法用地行为未实施严厉惩罚,导致这类事件屡次发生。还有地方纪检委对于干部人员征地工作监督不力,导致贪污腐败、徇私舞弊等事件层出不穷,造成了耕地资源的严重浪费。

二、城镇化进程中提升耕地保护实效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农村地区耕地保护意识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科学技术水平也迅猛发展。地方政府和村委会等可以利用科技手段广泛宣传加强耕地保护的必要性,让农民意识到保护耕地是与他们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从而提高其参与的积极性,提高耕地保护效率。地方政府可以利用电视、微信、微博等媒介,如在地方电视台开展耕地保护专题,每周专门讲解保护耕地的措施以及如何高效利用耕地等;也可以建立微信群或者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有关耕地保护的内容以供大家了解;还可以通过微博等其他媒介宣传地方举办的关于耕地保护的活动,增加影响力,呼吁更多的村民参与进来。

(二)把控补充耕地质量,提升耕地整体水平

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政协联组会上指出,要加快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落地,要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在为城镇建设征用耕地时要统筹规划,尽量减少大面积连片征地。要持续积极推进土地整治工作,通过提供征地补贴和惠民政策等开展空心村整治活动,将暂时废弃、抛荒的耕地、宅基地等充分利用,以此来逐步缓解耕地占用紧张且储备资源不足的现状。另外,要更加严格地实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严格按照“占多少补多少,占优补优”的原则,相关部门要严格把控补充耕地的质量,确保耕地整体水平不下降。对于滥用化肥、滥用耕地导致耕地地力下降的行为,要给与适当处罚,且邀请专家向村民传授相关知识,避免因为知识储备少而对耕地造成不可逆伤害,切实保障耕地质量。

(三)强化城镇节约集约用地,增强土地利用综合效益

2020年6月25日是第30个全国土地日,主题就是“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在城镇化浪潮中,要实现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与耕地保护取得实效的双赢效果,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唯一的途径。要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闲置土地,将土地效能最大化发挥出来,这样才能增强土地利用综合收益。首先,要加强土地利用强度,要适度提高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充分挖掘土地潜力,将土地利用率尽可能最大化。其次,对于城镇中现存的闲置土地要进行清查,将闲置土地充分利用,对城镇建设规模要合理规划,避免盲目扩展城镇建设用地,要积极鼓励旧城改造,充分发挥土地效能。第三,要减少“双重占地”行为,通过政策引导,使得进城务工农民适当的将其宅基地和耕地等进行出租、转让,实现土地盘活利用。对于已经在城市买房定居的村民,要引导其依法转让耕地和宅基地,将闲置土地滕让出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强土地综合收益。

(四)加大耕地保护监管力度,加强违规占地处置力度

加大耕地保护监管力度,加强对违规占地的惩罚是实现土地节约集约的重要保障。首先,地方政府纪检委要加大对城镇乱占耕地的监管力度,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如雷达等手段进行监测,一经发现,立即制止,并给与严厉处罚。其次,可建立村级耕地保护监督岗位,安排专人进行监督,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大众对耕地保护的监督作用,对于非法占用耕地、故意破坏耕地资源等行为,一经发现,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严厉处罚。第三,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对于积极参与耕地保护并取得实质性成效的村民给与适当奖励,拒不参与、选择性忽视自己的义务的行为给与处罚,奖惩分明,这样也可以调动大众的参与积极性。第四,耕地保护责任制度要落实到位,各级各部门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细化分工,责任落实到个人,保证一旦出现问题,能够立即准确地找到负责人并追究责任,避免出现由于权责不清导致出现问题后推卸责任事件。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我国耕地保护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而我国又是农业大国,耕地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要素,因此保护耕地十分重要。然而,在城镇化浪潮中,很多地方政府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出现了滥用耕地、破坏耕地等一系列行为,必须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农村地区耕地保护意识、把控补充耕地质量,提升耕地整体水平、强化城镇节约集约用地,增强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加大耕地保护监管力度,加强违规占地处置力度等措施,不断提高耕地保护效果,使得耕地利用率最大化,从而推动我国农业健康稳步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詹王镇,吴善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土地使用权资本化对策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02):91-97.

[2]赵婧.自然资源部通报2019年耕地保护督查有关情况 我国耕地保护形势严峻[J].资源导刊,2020(02):7.

[3]李加汇,秦伟,郝勇锋,焦竹青.关于高产农业与“藏粮于地”自然辩证法问题的思考[J].河南农业,2020(13):54-56.

[4]朱文惠.关于新时期提升我国耕地保护实效的思考[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08):10.

[5]2019年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公报发布[J].中国农技推广,2020,36(05):68.

作者简介:

王雪姣;女;1997年1月;汉族;山西省屯留区;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历:硕士研究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