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模式下海量阅读策略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5
/ 2

1+X 模式下海量阅读策略的研究

于慧敏

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第一小学 河北省 廊坊市 065599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人才的重要意义和教育的作用,并大力推动新课程的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在小学阶段,语文是一切课程的基础,学好语文才能更好的学习其余课程。在语文的学习中,阅读的学习是一个重点,对于知识面狭窄,社会阅历少,认知尚不成熟的小学生来说更是一个难点。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我国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各种教学模式来提升教学成果,其中,1+X模式下海量阅读策略逐渐被应用到小学阅读教学课堂中,收到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1+X模式;海量阅读策略;相关研究

引言:对于小学生来说,语文科目是一切科目的基础。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阅读对于涉世未深,社会经验少的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针对于小学生的行为特征和性格特点,教师需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扩展小学生知识面,引入1+X模式下海量阅读策略可极大的开阔小学生的视野,提高小学生综合能力的不断提升。

  • 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局限性

  • 教学模式存在局限性

传统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模式固化,教学工作只局限在课堂时间内,教学模式也以教师一味讲,学生被动听为主,不利于小学生培养思维发散能力。且传统教育手段为应试教育,忽视小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在阅读教学中,以朗读和背诵为主,模式单一,无法吸引小学生兴趣,更不利于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1]

  • 教学内容存在局限性

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只局限在生词掌握程度和文学常识等,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时也只局限在课程要求之内,不会主动去探索更多的阅读内容。教师更不会刻意去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良好习惯,更不会选择合适课外读物要求学生开展阅读,对学生今后的自主阅读能力造成了一定影响。

  • 教学时间存在局限性

在传统小学阅读课堂中,教学时间相对固定,教师对于知识的讲解仅局限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不注重课后对知识进行延伸。阅读教学对于小学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对于开展阅读教学,教师可不局限在课堂时间内,可引入海量阅读的理念要求小学生在课后开展阅读,拓宽知识面,促进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 1+X模式下海量阅读相关策略策略

  • 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

优化阅读课程教学内容,提升小学生学习兴趣,是促使小学生开展海量阅读的基础阶段,针对于小学生年级较小,认字不多,在开展海量阅读的过程中会遇到极大的困难这一实际情况,教师可安排识字类阅读,提升小学生的认字量,为今后阅读奠定基础。以人教版一年级中《识字》一单元为例,教师可要求小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和背诵,并要求学生抄写课文,在阅读和抄写的过程中加大小学生的认字量和认字能力,可举办一系列猜字谜活动来提升小学生认字的兴趣,从而更好的掌握各种在阅读中遇到的生字,积累更多词汇量,为海量阅读提供有力的保障[2]

  • 创建阅读情境

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教育工作者不断探寻各种全新教学模式,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其中,情境化教学模式近年来被广泛的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阅读材料构建合理情境,可构建生活情境,音乐情境等,提升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将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阅读中来,在情境中提升阅读兴趣,潜移默化的培养阅读能力。以人教版教材中《火烧云》为例,教师可在备课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在网上下载有关于火烧云情景的视频短片,带到课堂上进行播放,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本内容后观看视频,将课本描写与视频画面进行对比,从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和写作技巧,并根据课本内容选择同样有关于警务描写的各类阅读材料,要求小学生展开阅读。在阅读的同时需在脑海中想象景物的画面,在构建情境中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更培养小学生思维发散能力,提升小学生阅读欲望,从而在海量阅读中培养自主阅读能力,促进自身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 立足于教材实际选择合适课外阅读材料

在开展阅读教学过程中,需重视课本阅读内容及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课外阅读内容,从海量课外阅读中积累阅读素材,开阔视野,增加知识储备,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在开展教学时,教师需立足于教材内容,为学生选择无课本内容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要求学生展开阅读。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猴王出世》为例,本文截去的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教师可立足于课本,推荐小学生展开对名著的阅读。但在推荐名著中,需注意对名著进行节选,以西游记为例,西游记全文利用文言文进行写作,对于认知能力并不完善的小学生来说,在阅读中会有极大的困难,教师可对名著内容进行节选,可选择小学生熟悉的相关内容进行推荐,如《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等,西游记已被改编成为多种形式的内容,如动画片,电视剧,电影等,教师可选择小学生熟悉的片段推荐学生阅读,鼓励小学生在阅读中联想动画片或者电视剧里的情节,从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体会西游记的魅力,更从对名著的阅读中培养民族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促进小学生爱国情怀的培养

[3]

  • 开展多元化阅读活动

在开展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注重小学生性格特点,这一阶段的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好奇心极强,模仿能力极强,喜欢展现自己,教师可根据小学生这一性格特点,开展多元化的阅读活动,提升小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更从一系列阅读活动中扩大阅读知识面,为今后各个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可举办读书会活动,要求小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书籍,在读书会上进行交流分享,阐述自己喜爱的原因,并向大家进行推荐。以课本中《海的女儿》为例,教师可要求学生选取自己喜爱的童话故事,对其进行讲解,更可以将学生分组,选择喜爱的童话故事,将其改编为课本剧进行表演,通过表演,可极大的提升小学生阅读兴趣,教师更可鼓励小学生在阅读后对童话故事进行改编,以《海的女儿》为例,教师可鼓励学生对结尾中小人鱼的结局进行改变,可将小人鱼设定为没有死的结局,通过对阅读材料进行改编,全面提升小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更促使小学生培养良好阅读习惯,促进小学生语文思维的形成。

教师更可举办一系列阅读绘画活动,可立足于教材实际,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查找与课本内容相关联的阅读材料,用笔将其描绘出来。以人教版教材中《故宫博物院》为例,教师可要求学生在阅读之后,查找相关故宫博物院资料,画出故宫中各个建筑大致分布方位,由此可以延伸到查找天坛、颐和园等资料并画出其方位及建筑,通过对阅读材料进行绘画,能够提升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全面提升小学生综合素养[4]

结语:阅读可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其知识储备量,对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需转变传统思想观念,积极引入1+X模式下海量阅读理念,利用各种课外读物提升阅读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积极性,从而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阅读效率,为今后的作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促使自身综合能力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丁芳兰.小学语文教学中海量阅读与阅读素养的提升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A1):21-22.

[2]陈武.小学语文“海量-深阅读”教学及其策略研究[J].新教育,2020(26):17-18.

[3]王玉玲.书香伴成长——有效推进学生海量阅读的实施策略[J].华夏教师,2020(15):80-81.

[4]王菊彩.快乐阅读,照亮心灵——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0(08):113-114.

本文系廊坊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1+X模式下海量阅读策略的研究”(项目编号:201901097)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