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石油歌曲创作的艺术特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5
/ 2

大庆市石油歌曲创作的艺术特征

于丽峰

东北石油大学 163318

摘要

大庆石油会战不仅开发出中国第一大油田,更孕育形成了大庆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庆精神一直是激励中国人民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大庆精神促进了石油音乐的诞生,石油音乐成为传播大庆精神的重要载体。数以百计的石油音乐作品充分体现了大庆精神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丰富内涵,为大庆精神的宣传和弘扬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未来也必将会持续释放正能量,鞭策人们继往开来、不懈进取、再创佳绩。

关键词:大庆精神;石油音乐;歌曲

大庆,是我国最大的陆上油田和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为主题的大庆精神是大庆的精神脊梁。

大庆精神产生于60年代石油会战,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工人阶级的优良传统和优秀品质,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先进的群体意识,大庆精神有着无比强大的内在号召力。五十多年来,大庆人在大庆精神的引导下,把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融人了大庆整体奋斗的目标之中,报效祖国,积极创造,谱写了一曲曲美好的人生乐章,组合成了大庆昂扬奋进的交响曲。而伴随着大庆精神逐渐形成而后又蓬勃发展、洋溢着火热的激情、给心灵以震撼和激励、铸就了崇高而平凡品格的、具有油城特色的大庆音乐文化体系,不仅是大庆艺术领域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是大庆精神文化总体框架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部分。半个多世纪以来,大庆不仅输出了源源不断的石油财富,也流淌出了大量的音乐艺术瑰宝,大庆的音乐艺术事业同样令人瞩目。

  1. 大庆精神——大庆音乐创作的原动力

石油大会战吹响了大庆油田开发的号角,积极向上、攻坚克难的爱国创业情怀成为当时的主旋律大庆,在半个世纪的开发建设中,提出了两次创业。一次创业,在一片荒原上开发建成了世界级的特大油田,为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一时间,艰苦奋斗、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大无畏精神,激励着石油工人们拼搏进取。

60年代,全国大批军人和先进青年来到大庆,当时以王进喜为首的爱国创业激情溢于每位石油工人的心中,不怕苦、不怕累、老黄牛的精神遍布大庆油田各地。

1964年,中国音协组织了吕骥、瞿维、王莘、张鲁、秦咏诚等音乐家来到大庆,在感受了石油大会战的火热激情之后,创作了几百首激昂奋进的音乐作品,这些反映油田建设中,石油工人顶风冒雪、人拉肩扛的革命情怀的歌曲,成为大庆石油工人的精神寄托,成为油田开发史中的一朵精神奇葩。

由薛柱国作词、刘巩祥作曲的歌曲《踏着铁人脚步走》,就是反映当时大庆油田的石油工人们攻坚克难、勇于啃硬的典型作品。1960年大庆石油会战的号角吹响,薛柱国从玉门油田来到大庆,在感受了火热的石油大会战氛围和亲眼目睹了石油工人那似火的激情后,随即创作了数百首歌颂石油人崇高精神的歌曲。《踏着铁人脚步走》创作于1972年,即铁人逝世后的第二年,为缅怀铁人丰功伟绩、激励大庆人在没有铁人的日子里继续创业,薛柱国、刘巩祥创作了这首《踏着铁人脚步走》,文字简短上口,曲调铿锵有力、激情澎湃,歌中唱道:“高举红旗去战斗,踏着铁人脚步走,雄赳赳气昂昂,泰山压顶不低头。为革命献石油,胸怀祖国望全球,专为革命挑重担,我们是无产阶级硬骨头!”该歌曲在黑龙江“文艺宣传材料”刊载后,马上成为了大庆石油工人们的精神支柱。

二次创业敲响了大庆可持续开发的战鼓,敢为人先、求实奉献、热爱家乡的大庆情怀成为新时代的最强音如果说,一次创业铸就了一个国际气魄的大油田,那么二次创业就使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又崛起了一座繁荣美丽、文明和谐、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1992年,大庆辟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开启了二次创业的历程。这一时期,又一批仁人志士来到大庆,他们继承发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积极投入到再创业中,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将整个大庆建设成全国最有影响力的城市之一。可以说,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产生的大庆精神,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特点,这一特色的集中概括,就是以高度的主人翁精神发展社会生产力,主人翁精神、赞美家乡和反映大庆发展变化的歌曲,如雨后竹笋一般破土而出。

大庆精神产生于石油行业产生于大庆它反映了石油行业,特别是大庆生产和管理的特点,这就使大庆精神具有鲜明的行业和企业特色。而融入了大庆精神的这些歌曲,更是从另一个侧面,用艺术的角度,反映了大庆的一切,它们激励了一大批青年志士,投身于石油建设,为中国实现原油自给、开发出世界级的大油田,提供了伟大的精神动力。同时,这些歌曲,还集中反映了当时石油工人不怕苦不怕难,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攻坚啃硬精神,向世人展现出了一个伟大民族的存在。

  1. 涵盖了大庆精神的大庆音乐助推了大庆精神的传扬与发展

如果说大庆精神是大庆音乐创作的原动力,那么融人了大庆精神的大庆音乐作品就是大庆精神传扬和发展的助推剂。

大庆精神根植于中华民族精神,特别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沃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具有导向、凝聚、激励、规范等作用。作为富有大庆精神的大庆音乐更是反映了大庆精神的内涵,并且将大庆精神进行了再深化、再艺术化让这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得到进一步的传承和发扬。大庆精神与大庆音乐创作是相互联系的存在,它们都可以反作用于对方。《踏着铁人脚步走》从内容和形式上看,都反映了当时大庆油田的石油工人们攻坚克难、勇于啃硬坚强形象,更是将铁人的大无畏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当时起到了助推的作用,尤其是激励和坚定了当时无数石油工人的意志。对于那个年代,这首歌曲无疑是最成功的,也是最具有传唱性的。但对于今天,这首歌曲已经不仅仅是表达那种大无畏精神的佳作,更是让我们这个时代了解大庆、了解大庆历史和精神的最佳途径之一,它让我们从心底体会到大庆精神的实质。年轻一代的人们没有经历过那样的艰苦年月,很多老一辈的人们用口述、用书本等形式来教育年轻人理解大庆精神的实质,而融人大庆精神的大庆音乐作品更直接、更深人人心是他们最好的教学用具。

  1. 大庆精神与大庆音乐创作的互动关系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背景下,在大庆人不断创新发展大庆精神,并赋予其新鲜内涵的今天,梳理和挖掘大庆精神与大庆音乐文化的印记与内涵,对于提升大庆城市文化品位、打造文明和谐大庆、实现大庆可持续发展、使大庆精神薪火相传,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新时期的大庆音乐创作中,大庆精神已被赋予了更多的新时代特点和内涵。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更是不能忽视大庆精神。

大庆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之一,更是时代精神的展现。如果把大庆精神仅仅理解为大庆人的精神,那是十分狭隘和教条的。大庆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浓缩,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发扬光大。它是一个企业或者地区的精神,更是一个时代精神的展现,是这个时代所有为社会进步、人民富裕、国家强大而努力的人们的集体精神。爱国、创新、求实、奉献是这个时代的目标。

大庆精神是激情与力量的象征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今天我们重温大庆精神就是要把这种精神应用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应用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力求促进祖国的繁荣进步和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 忽培元主编.《大庆文艺精品丛书·歌曲卷》[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4.

  2. 郑新英主编.《继承创新发艮一大庆精神铁人景色创新本质研究优秀论文选编》[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7.10.

  3. 马英林主编.《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研究》[M].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1.


作者简介:于丽峰(1974-7)女,籍贯:黑龙江省大庆市,东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音乐学声乐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