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4
/ 2

哺乳 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李要奇

河南省 漯河市舞阳中等专业学校 462000


摘要 仔猪成活率除了气温的影响外,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如何科学的饲养管理,对促进仔猪快速发育、缩短饲养期、降低饲料报酬、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和实践经验,总结出一套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受到广大饲养户的一致好评。

关键词 仔猪 哺乳 饲养管理技术

仔猪的饲养管理是主要是指哺乳仔猪的培育。仔猪培育是养猪生产的基础阶段,仔猪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饲养期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关系到猪场的经济效益。仔猪成活率低和生长缓慢是目前我国养猪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接产

临产母猪快要分娩时,接产员要经常注意观察,并做好接产准备。分娩时必须有专人接产和助产,尤其是初产母猪,并注意做好消毒、记录等工作。仔猪出生后,接产人员应立即用手指将仔猪的口腔、鼻孔的黏液掏出并擦净,再用抹布将全身黏液擦净。及时对初生仔猪采取保温措施,以免着凉。对难产母猪进行助产时应尽量保证仔猪存活。

二、断脐带

断脐时先将脐带内的血液向仔猪腹部方向挤压,然后在距离腹部4~5cm(即三指宽)处把脐带用手指掐断,断端处用5%的碘酒消毒,若断脐时流血过多,可用手指捏住断头,直到不出血为止。值得提出的是,在国外许多养猪场对出生仔猪不进行断脐工作,在仔猪出生后任其自然挣断脐带。

三、及早吃足初乳

哺乳仔猪不具备先天性免疫能力,必须通过吃初乳获得免疫力。让仔猪尽可能早吃到初乳,是初生仔猪获得抵抗各种传染病抗体的唯一有效途径,推迟初乳的采食,会影响免疫球蛋白的吸收。初乳中除含有足够的免疫抗体外,还含有仔猪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初乳中的乳糖和脂肪是仔猪获取外源能量的的主要来源,可提高仔猪对寒冷的抵抗能力;初乳对增强激素的作用,促进代谢,保持血糖水平有积极作用。仔猪出生后应及时放到母猪身边吃初乳,能刺激消化器官的活动,促进胎粪排出,增加营养产热,提高仔猪对寒冷的抵抗力。初生仔猪吃不到初乳,则很难养活。

四、剪牙

仔猪出生时,上下颌左右两侧都长有锋利的犬齿,容易咬伤母猪乳头和伤害别的仔猪。仔猪出生后要修剪犬齿,剪牙的操作很简单,有专用的剪牙钳,也可用大一点的指甲刀。牙齿要剪平,不能剪的太短,以免损害齿龈和舌头。发育不好的弱小仔猪可不予剪牙,有利于竞争乳头,增加生存机会,尤其对于需要寄养的弱小仔猪。

五、断尾

断尾是常规工作,可以避免断乳、生长、育肥阶段的咬尾。但更多的猪场考虑的是应激和劳动强度,不进行断尾。断尾时注意:(1)仔猪生后即进行断尾,伤口较小,出血不多,易恢复;(2)用单刃断尾器比用双刃剪刀断尾,仔猪出血更少;(3)避免剪的太短,阴门末端和公猪阴囊中部为断尾长度的标线。

六、补铁

铁是仔猪正常生长的造血原料。初生仔猪体内储备的铁只有30~50㎎,每头每日需铁7~8㎎,母乳中含铁量很低,每头仔猪每日从母乳中得到铁不足1㎎。所以,如果不给仔猪补铁,其体内的铁将在1周内耗完,仔猪会容易患贫血症。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症状是精神萎靡,皮肤可视粘膜苍白、被毛蓬乱无光泽、下痢、生长停滞。病猪逐渐消瘦衰弱,严重者可导致死亡。补铁常用方法是在仔猪出生后2~3日内,颈部肌肉注射右旋糖苷铁1.5~2.0ml,7日龄再注射一次。

七、补硒

仔猪补硒通常是在仔猪出生后2~3日内,肌肉注射0.1%亚硒酸钠维生素合剂1毫升。在仔猪断乳前后再注射1毫升。对于已经开食的仔猪,饲料中要添加0.1毫克每千克的硒。硒是剧毒元素,过量易引起中毒,使用时要计量准确、混合均匀。

八、去势

仔猪是否去势取决于仔猪将来的用途。去势一般只对小公猪而言,因为作为育肥的小母猪在性未成熟时就已经出栏。去势时间取决于猪场的生产水平和操作习惯,有的猪场在哺乳期,甚至仔猪刚出生时就进行去势;有些猪场则是在仔猪断乳后一段时间才进行。

九、仔猪保温防压

新生仔猪的适宜环境温度为30~34℃,当仔猪体温39℃时,在适宜环境温度下,仔猪可以通过增加分解代谢产热,并收缩肢体以减少散热。当环境温度低30℃时,新生仔猪受到寒冷侵袭,必须依靠动员糖原和脂肪储备来维持体温。寒冷环境有碍于体温平衡的建立,并可引发低温症。在17℃的产仔舍内,高达72%的仔猪体温会低37℃,仔猪的活动便会受影响,哺乳活动变缓变弱,导致初乳摄入量下降,体内免疫抗体水平则低于正常摄入初乳量的仔猪。

十、固定乳头

母猪放乳时间较短(一般1分钟左右),而且母猪不同部位的乳头所分泌的乳汁数量也不相同,一般前排较多,后排较少。另外,初生仔猪有抢占多乳头占为己有的习性。如果仔猪吃奶的乳头不固定,则势必因相互争抢乳头而错过放乳时间,有时还会因争抢乳头时咬伤乳头而引起母猪拒哺。为避免这种现象,仔猪初生2~3天必须固定乳头。固定乳头以自选为主,个别调整为辅。

参考文献

[1]杜宗亮. 仔猪科学饲养新技术[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136-180

[2]杨公社. 猪生产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209-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