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5
/ 2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研究

张亚男

辽宁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辽宁大连 116029

摘要:以山东省某小学学生为个案,采用参与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访谈,对该班级10名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了解。研究发现,农村小学课外阅读基本状况不容乐观,存在阅读兴趣不高、书目选择盲目性、阅读方式不够科学等问题,因此需要农村教师对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如推荐阅读书目、指导阅读方法、辅导学生做读书笔记等。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作者简介:张亚男(1995—),女,山东潍坊人,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教育学研究。


一、课外阅读的基本情况

(一)课外阅读类型

关于小学生喜欢读的课外书籍的类型及样式,1位受访者表示自己喜欢读历史类的书,如《上下五千年》、《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等;2位受访者表示喜欢科普类的书目,如《阿基米德儿童科普绘本》、《十万个为什么》;其余7位受访者均表示自己喜欢漫画类书籍,如《阿衰》、《窗边的小豆豆》等,而被问及对文学绘本类书籍的阅读,大部分表示比较一般;对于一些辅导类书籍,如《作文大全》、《儿童文学》等,虽然不喜欢但会找时间阅读。

(二)课外阅读形式

关于小学生喜欢的读书方式,仅2位同学选择了电子书,其余8名学生选择了纸质书。总体来说,孩子比较倾向于阅读纸质书,对于电子书则较少接触。学生表明首先是自身喜欢纸质书,认为读纸质书更有读书的感觉,而阅读电子书时很难静下心来。其次是父母和老师支持纸质书,用电子产品读书容易接触网络,老师和家长担心接触网络容易造成注意力分散,或存在打着读课外书的旗号玩游戏等问题,所以不提倡电子书。

(三)课外阅读来源

关于课外阅读书目的来源,学生大多表示是家长选择,家长或通过网络了解了书籍内容或朋友、同事推荐购买,其次是学生与家长一同选择并进行购买的,这时家长会考虑学生的兴趣,但更多关注的是书本内容,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还有一些是由老师推荐的,少部分是学生自己进行选择的。在购买书籍时,家长和学生首先考虑的是老师为学生推荐课外书,这些书多半是依据所学课文内容的进度推荐相关的读物。对于老师推荐的一些课外书,学生还算比较喜欢的。

(四)课外阅读目的

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少部分同学是基于自身的阅读兴趣,主动进行课外阅读活动;少部分是为了提高写作能力,积累写作素材,从而获得作文写作的高分或能顺畅的进行写作;大部分同学表示是为了完成父母和老师布置的任务,被动的进行课外阅读活动。总体来说,学生阅读都具有一定目的性,基于阅读兴趣而选择阅读的较少。

二、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

(一)阅读兴趣不高

以该农村学校学生为例,小学生阅读书目的数量较少,阅读时间较短,阅读频率较低,大约每周2-3次。对于自己喜欢的历史类和漫画类的书籍,学生会抽出课余时间主动进行阅读,而对于一些教辅类或者是文学类的书籍,很多时候都需要在老师安排阅读任务时进行阅读、或家长陪同下进行阅读,主动性不高,对于父母或者老师推荐的一些书,阅读兴致不高。李森有通过调查表明农村小学生的阅读量比城镇的仅能完成一半课标的阅读量还要少;小学生主要爱读卡通、漫画、童话故事,精品名著阅读较少。[1]有时候面对和伙伴玩、看电视等活动和读书的选择,小学生还是比较倾向于前者。

(二)课外书籍选择的盲目性

学生在选择课外读物时没有目标,仅凭自己的喜好去买,想买什么书就买什么书,买回来的很多书籍对自己没有益处。[2]课外书的选择体现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对事物的判别能力。但由于小学生心智未发育完全、文化水平浅,并不具备很好选择课外阅读书籍的能力,在课外书目的选择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从众性。如漫画类作品《阿衰》在谈话中被多次提及,多名同学直接指出是由某同学在阅读,自己感觉好奇也进行了阅读,这种现象屡见不鲜。若在学生群体中流传的是有利于身心茁壮成长,能促进学生知识的积累,文学素养的提高,这种书籍选择的盲目性是有益的;但事实是很多漫画类书籍,其中不乏一些不利于身心发展的书,这些书籍部分内容充斥着暴力、低俗,将不健康人际关系看作正常,将打架斗殴看作一种荣耀,这是及其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但学生并不知道这些书的危害性,反而很喜欢,有时甚至会模仿书中的故事情节。长此以往,很可能会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不良影响

(三)阅读方式不够科学

新课标针对小学生阅读曾提出,学生能用不同的阅读方式进行阅读;能借助工具书查阅陌生字词的意义;读完书后要和同学进行讨论交流,交流感受。而当下小学生学业压力日益繁重,作业量较大,课外阅读反成学生的“压力”,在进行阅读活动时,小学生为了完成“任务”,粗略阅读,仅是读书而不思考,没有做到精读、细读。同样手机、电脑、平板等电子产品的普及,降低了学生对于课外书的阅读兴趣,相比阅读课外书,很多学生更乐意玩电子产品。而对于一些不认识的字,大多数时候是跳过或者猜测意思,很少借助工具书来查阅陌生字词的意思。对于自己很喜欢的书,阅读后会进行交流沟通,老师要求或者特别喜欢的情况下才会进行摘抄好词佳句,很少主动记读书笔记。

三、教师对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谈自身读书感受让学生乐于读书。在阅读课上,老师可以和学生们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告诉学生自己读了这篇文章的感受,自己对于文章的故事以及主人公的看法,渲染自己读书后的巨大收获以及读书对自己教学的影响。学生听了老师讲的,觉得很有意思,为了和老师交流,或者想和老师交流不同的看法,学生更乐意于读书。通过交流,学生对于自己所读有了更深的理解,明白了更多的道理,这种心灵上的沟通会让学生更爱读书。

利用榜样的力量让学生想去阅读。老师在课上向学生们介绍历史上一些伟大人物的读书事迹,如曾国藩与小偷,匡衡凿壁偷光,车胤囊萤映雪,鲁迅嚼辣椒驱寒,闻一多醉书,华罗庚猜书。通过这些历史上做出了伟大成就的大人物,告诫学生伟大的人多是博览群书,热爱读书,他们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与和他们的博览群书分不开,正是因为他们读了大量的书籍,储备了足够多的知识,才能把事情做得成功,从而达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目的。

发挥故事的魅力让学生主动去阅读。不论大人还是孩童,大家都喜欢听故事,特别是新奇、神秘、惊险、刺激的故事,更是让人津津有味、欲罢不能。在阅读课或者其他时间,老师可以给学生们讲一些故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运用夸张、神秘感、或者是循循善诱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对故事保持浓厚的兴趣,听故事时全神贯注、专心致志、身临其境,当故事讲到关键处时,老师戛然而止。老师停止了,可是故事还没有讲完,学生们还想知道下面的剧情,就只能自己去找书,去读,去看,去探索,渐渐地,学生就养成了主动去读书的好习惯,不用老师家长去催,自己就喜欢读书,通过读书,了解外面的大千世界,探索宇宙的浩瀚,满足自己的求知欲。

(二)推荐与年龄特点适宜的书籍

学生阅读书籍有年龄特点,低年级年级的小学生是天真烂漫、充满想象力的,这个时期的学生在阅读书籍的选择上会更加偏向于童话、神话等字少图多类的书籍,如《格林童话》,《神奇的校车》,《三字经》等。这种书籍趣味性高,读起来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而高年级的学生已经褪去了那份天真,在学习上开始求真,也有了一定的阅读深度,这个时期的学生在阅读书籍的选择上会选择记叙文、说明文、小说类的书籍,如《草房子》,《好兵帅克》,《昆虫记》。孩子充分小学六年,跨度较大,我们推荐读物时,不能一刀切,例如让整个小学的学生都去读什么书,一则低年级的孩子可能读不懂,二则高年级的孩子可能读过、甚至读过好几遍了,可能已经不耐烦、没有新鲜感了。每一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同,我们向他们推荐的书目也应该不同。

(三)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首先要教会学生精读与略读。在仅需要了解文章主旨大意、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及思想情感时,或时间紧张时,我们可以选择略读。而有些文章内容较好,就需要学生抓住句子进行细细揣摩,细细品味。根据目的,我们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想要细致的品读时就要精读,每一段,每一句,每一个重要的词,都要细细揣摩。而如果只是想大致了解文章或书本内容,可以采取略读的方法,这样既高效快捷,同样可以达到我们的阅读目的。一般我们阅读的顺序是先初读,了解大致的内容,然后细细品读,分析字词与句子,最后将有意义的词句进行摘抄,以及同学之间评论交流一下。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看书时动笔记录是我们需要养成的好习惯。而当下农村教学中却容易忽视这一项好习惯的养成。老师要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引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好词佳句、名言警句或自己喜欢的文字时要进行摘抄,不仅加深对好词佳句的印象,更能在日后闲暇时翻阅,获得新知。

参考文献:

[1] 刘凤娟.关于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5(36):39.

[2] 翟丽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材料的推荐及引导方式探析[J].吉林教育,2014(0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