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课程实践案例化教学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5
/ 2

新能源汽车课程实践案例化教学探析

许水强 许陈晶

福建漳州 漳州理工职业学院 363000

摘要: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形式,学校提出了通过实践和案例化教学方式来进行“新能源汽车”课程改革,以课程中的内容为核心,规划出实践方向,并从项目中渗透理论知识,最后就系统故障诊断为主要实践项目。以新能源汽车作为案例教学,来实现学生对专业的全面了解,继而升华专业素养,达成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实践;案例教学


前言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形成的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我国十三五规划中明确表示了要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汽车发展的关键,并表示要减少其他燃油车的建设,着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直至2020年,新能源汽车已经在市场中占有了一定地位,销量占比接近20%。笔者提出新能源汽车的案例化教学项目,目的是培养出满足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需要的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动态适应能力、高素质的各类交叉复合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


1、“新能源汽车”课程现状分析

当前国内各大学校在新能源汽车课程教学上仍是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实践项目的训练。尽管部分高校进行了教学方式改革,增加了课程实践内容,但没有系统、科学的教学流程,其教学效果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改革教学方式,以案例实践教学为主,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促使知识迁移,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2、“新能源汽车”课程的实践项目内容

2.1、动力电池的更换与检测

此项内容要求学生以小组作业的方式进行,依据厂家技术标准和任务书中的要求,严格执行高压作业安全规定,规范使用工具仪器,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整车动力电池总成的更换任务,并形成书面报告。实践内容强调学生的团结互助能力,并让学生形成安全操作的职业意识。

2.2、系统故障诊断

此项内容要求学生以小组作业的方式进行,严格执行高压作业安全规定,合理使用工具仪器,依据厂家技术标准和任务书中的要求,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整车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任务,并形成书面报告。实践内容强调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并让学生形成可安全实践操作的、解决实际汽车问题的能力。

2.3、动力系统建模与仿真

此项内容要求学生以小组作业的方式进行,依据厂家技术标准和任务书中的要求,利用 Cruise 软件搭建整车动力系统模型,完成整车动力性和经济性仿真工作,并形成书面报告。实践内容强调培养学生整车匹配、建模、软件运用和绿色生态的能力 .


3、新能源汽车系统故障诊断实践案例化教学探析

分析新能源汽车课程实践案例,要从其中的一点来进行,本文以其中的系统故障诊断为探究点,从五个方面着手,来推动案例教学。

3.1、了解故障诊断内容,明确实践目的

分析新能源汽车系统故障前,要先对学生进行专业素养培育,即明确操作的安全规范、实践项目的目的和内容。方式可以通过PPT进行,将要求向学生告知清晰:(1)断开或接通高压维修开关时,必须关闭启动钥匙,必须断开低压蓄电池负极;(2)断开或接通高压维修开关时,必须警示他人,必须佩带绝缘手套、护目镜等;(3)安装或取出高压维修开关盖时,必须警示他人,必须佩带绝缘手套、护目镜等;(4)测量高压回路验电;(5)断开高压维修开关后,系统可能会生成相应故障代码,此项不在考核范围,属正常;(6)故障诊断过程中,禁止使用万用表、示波器测量高压电压或高压电流;(7)故障诊断过程中,使用万用表、示波器测量低压系统时,必须断开高压维修开关;(8)故障诊断过程中,为确保工作安全,全程穿着工作服、绝缘鞋、安全头盔等防护用品;(9)故障诊断过程中,为便于选手操作,绝缘手套、3M 手套、线手套及护目镜自由选择使用;(10)考核范围:电池管理系统、电机控制系统、车辆充电系统、整车控制系统;(11)故障范围:1、“ready”灯不亮(故障点 1~2 个);2、慢充无法充电(故障点 1~2 个)。

3.2、了解实车电路布局,明确教学内容

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清楚实践内容和要求后,就要带学生去进行实车布局,明确教学内容。因为不同的新能源汽车电路布局和电路图都不尽相同,本文以吉利帝豪EV300为例,其中有VCU(电子控制单元)、保险盒、电机控制器、车载充电机、继电器等。教师先让学生学习维修手册,查看该车的电路走线情况,电子元件的位置,各元件的电压电阻等,利用这些参数逐步进行故障诊断。可以先查看汽车仪表盘,了解“ready”灯不亮还是充电灯亮,并用专用故障诊断仪器,查看具体故障位置,列出故障疑点,利用万用表、手持式示波器和跳线盒等工具逐个进行排除,以确定故障位置,并形成书面报告。

3.3、组织学生分组练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

在明确了教学内容后,教师需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以两名学生为一组进行实际操作,两名学生要进行合理的分工:一名学生进行书面工作和一旁引导,另一名学生进行动手实操检测工作。两人一组的角色可以互换,通过完成得到各自的检测结果,互相对比检测结果,并进行讨论,共同聚焦寻找问题,提升能力。组织学生分组练习,一方面是增进学生间的团结互助能力,二人分工明确,集思广益,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自主能力,为将来在社会上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前瞻性。

3.4、实践交流反思,提升高阶思维能力

教师在指导每个小组完成一次实操训练后,要组织小组进行实践反思,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的交流出来,以拓展思维能力。例如怎样加快检测速度,如何快速分析故障点,老师也可以给出一个故障问题,让学生们去思考如何解决。学生在思考问题中会就自己的实践过程进行验证,加深思维模拟诊断能力,进而提升高阶思维能力,最后获取相应的创新能力。

3.5、正规考核评价,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在实践教学中要进行考核评价,以获取学生的真实水平,进而针对性提升。例如设定考核时间,人为设置故障点,来测试两位同学解决问题的快慢。此外,考核分数的组成应包括职业素养、规范动作和系统故障诊断情况等几项。其中职业素养和规范主要考察的内容包括工作准备、人物安全、设备使用、团队协作、作业要求、现场恢复、高压作业流程等,系统故障诊断评分表内容主要包括记录车辆信息、确认故障现象、查询故障信息并记录相关数据、分析可能原因并绘制电路简图、进行可疑点的故障诊断并分析、最后确定故障点等。


参考文献:

[1]周静,刘全菊,张青. 新工科背景下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构建[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3):165-168,176.

[2]李龙海,周晓影,冷静. 新工科概念下高校人才能力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7(5):135-137,146.

作者简介:许水强,男,汉族。研究方向:汽车后市场。

第二作者:许陈晶,女,汉族,福建漳州人。研究方向:影视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