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专业生临摹教学方法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1
/ 2

美术专业生临摹教学方法分析

梁菲 吴昌红

湖南省常德市第七中学

我国高中美术专业生已成为一个巨大的群体,是我国艺术类院校的重要生源,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培养。临摹教学是高中美术专业生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为广大美术专业教师所重视,但在教学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大部分考试应试心理问题严重;美术教师的教学理念和专业素养不足;缺乏灵活有效的教学策略等。

学生在临摹过程中,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努力将所临范画的画面表现与精神内涵不断进行综合与扩展,形成良好的艺术认知和情感体验。充分学习优秀范画,从技能到画面处理,从程式语言到价值观,学生在临摹中的自我认知不断丰富和完善,对于临摹对象有清晰的理解和分析,同时实现自我艺术潜力和价值的发挥,需要教师的智慧引导和启发,有效的将学生的艺术思维和艺术眼光培养起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基础和艺术素养。

一.培养美术专业生临摹兴趣,规范临摹教学

1.培养临摹兴趣

对于美术专业生来讲,临摹行为发生的前提是学生对于升学的功利性追求与自身对美术的兴趣。学生要有学习的动机,适度的动机才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学习目标的实现。因为有高考的功利性的追求,学生能够在外因下要求自己进行刻苦的学习,但是只有兴趣、即内在的愉悦性,是应由教师主导、引导,并积极帮助学生实现的。赫尔巴特指出在教学中只有经过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兴趣活动使学生处于专心的思维状态里,才能使学生明了教学的目标和任务,促进新旧观念的分析和联合,在学生的期待中进行分析教学。比如,要选择印刷清晰的范画,要观察范画中有没有明显的不符合素描作画规律的线条表现,色彩范画中整体与局部的处理是否丰富等。在临摹后期阶段,教师将自己精心选择的画本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选择喜欢和自己认为应该加强临摹的范画,“发现自己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善于做什么,不善于做什么”

教师要积极的引导学生,设定适度的临摹任务。如果临摹的范画相对简单,学生根据以往的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兴趣相对增加;如果临摹的范画过难,学生的兴趣相对减少。所以要设定一个适度的临摹任务和目标,能够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努力去研习、临摹,学生会看到自己努力的效果,形成适中的临摹动机,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兴趣。

2.明确临摹目的

在美术教学的初始阶段中教师一般采用支架式教学,通过做范画、讲解作画所需要掌握的步骤和技巧,引导学生理解、建构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临摹就是在画画过程中不断加深陈述性知识的掌握,许多临摹教材上都有临摹的方法步骤。画基本起形方法、步骤、最重画面效果,可以锻炼其观察能力,作画的表现能力;可以和理论知识很好的结合起来,加深理论知识的领会;可以在临摹中获取知识和经验来提升自己的临摹技能,掌握绘画技巧,理清楚各个结构、物体组成之间的关系,梳理出素描形体、结构、明暗、虚实之间的关系等。个体在临摹的信息加工过程中对自己思维过程中的调节、控制和选择,比如如何画好一幅静物素描,遵循什么样的步骤,如何有选择、有效率的临摹。在长期的实践和临摹训练中,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力、耐心、细心等品质,在艰苦的锤炼中获得对美术技能和表现的掌控。

3.遵循三维目标

高中美术专业生的教育应当遵循学校美术课程教育的目标。在美术专业生临摹教学中同样应遵循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临摹是为了获取画画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这是最根本的。经过长期的有效训练,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相关技能技法、画面控制等,这样才能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可以操作和掌控的技能,在临摹学习中成为美术学习的自我促进者并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临摹作为美术专业生的学习过程及方式,在美术专业学习中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在具体的临摹训练中积累画画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学习素描、速写、色彩中最基础的学习方式。

美术教学中三维目标的设立有助于明确选择和处理教学内容、利用教学资源、选择教学方法,三维目标也可以辅助教学效果的检验。在临摹教学中要正确理解三维目标,将眼界拓宽,不以技能为单向度教学目标。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积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学习过程,鼓励学生在临摹中获取丰富的情感体验,培养端正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在临摹长期的训练中熟练掌握技巧技法和相关能力,在临摹学习中获取丰富的素描、速写、色彩的画面表现和画面语言,在临摹实践中获取丰富的美术认知和素养培养,能够内化并创作出具有个人风格特点的美术作品。

二.美术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资源

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努力实现有效教学。有效的教学建立在对学生的正确了解和认识之上。高中生的身体发育接近成熟,具有较为理论性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情感的持续时间较长,自我意识基本成熟。所以首先要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人的学习过程首先是被动机唤起,运用感官获得一定的信息来指导动作。在学生临摹前使学生有一个心理定向,即对临摹内容加以关注,向学生展示学习材料具有的意义,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临摹。临摹可以使学生迅速了解画画的相关步骤、要点、材料和工具的使用,使学生获得较快的进步。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背景,帮助学生达到更复杂水平的美术认知和思维:一是要适时与临摹的目标进行对照,对学生的学习有一个清楚的、直接的反馈;二是使学生对每个临摹主题都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形成对于画画的概念框架;

三是能够在写生、画照片中迁移并发现和提出问题,有进一步临摹探究并掌握技能的愿望。

例如,在速写教学中,教师向学生展示人物的走路运动、站姿坐姿等的慢动作视频,在慢动作视频里让学生认真感受和观察,结合自己已有的速写知识、技能和认知,使学生从相对静止的临摹范本中抽离出来、审视自己所临摹的对象。同时教师进行适当的讲解,引导学生对速写进行思考——是什么决定了线条的虚实、粗细,怎样更好的把握人物动态和比例等。接下来,教师展示一个人物照片,让学生进行临摹。学生的临摹完成后,展示此人物的速写临摹范画,让学生参照自己的临摹进行对比,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向学生重申临摹时获取的技能和知识积累可以帮助学生更真切的了解美术和世界的美。让学生带着对临摹的意义临摹,有助于知识和技能的动态化,易于消除学生的迷茫和抵制心理,形成对人物速写更为清晰的认识。

总之,高中美术专业生临摹教学即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又要规范临摹教学;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资源;注重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提升美术素养;加强临摹教学中的交流合作,及时归纳和反思。在美术高考这一特定目标下,要在相对枯燥的临摹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学科素养,提高和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让每个高中美术专业生在接受美术教育和学科素养培养中激发潜能、形成高层次的艺术修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优秀的艺术人才。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立项课题:“基于专业基础提升的高中美术专业课堂双师教学实践研究”

课题立项号:XJKX19B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