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9
/ 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研究

陆尽贵

镇雄县五德镇青杠坪小学 657209

摘要:小学阅读教学的开展,对小学生综合语文素质的培养有着极强的影响作用。新教育理念的推行,不仅要求着小学语文教师实施高质量的知识教授,也要求着小学生综合阅读能力的提升,以便于促进小学生全方位学习实力的增长。在小学语文的教授活动中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当代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引言

伴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以及新课程标准的出台,阅读作为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健全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小学生语文表达能力的培养,受到了广大教育教学专家的重视,小学生可以通过语文阅读的学习提高审美、扩宽视野,并且能够在阅读过程中吸取作者的生活经验,弥补小学生生活经验以及社会经验不足的缺陷,对小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小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小学生的阅读实际情况来看,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对阅读缺乏兴趣,学生在课堂上主动阅读的情感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更多的是在教师的任务驱动下被动阅读,难以在阅读中找到兴趣的落脚点;第二,缺乏科学的阅读方法,在课堂上每当教师要求自主阅读的时候,就会有一些学生陷入茫然,或东张西望,或者找不到重点,导致自主阅读缺乏效率,难以有效配合教师的进一步指导;第三,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小学生自主能力较差,同时教师对于学生的阅读行为引导缺乏长远规划,导致学生的阅读更多的是局限在某一篇文章、某一部作品上,而没有从行为习惯方面做出根本性的转变;第四,读写分离,许多学生的阅读积累没有转化为有效的表达,反过来影响了阅读效果;第五,缺乏有趣有效的阅读活动,学生展开阅读的渠道单一,书本阅读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弱化了学生对阅读的体验。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一)明确教学的主体,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要保证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师在整个的过程中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要保证学生可以发挥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对于整体的学习过程,可以让他们有自己发挥的空间。例如,在学习《爬山虎的脚》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整体的阅读,提出一些与课堂教学有关的问题,就是在帮助学生梳理文章脉络,了解整篇文章的结构。在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就是在帮助学生进一步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引导学生逐步探索知识。同时,教师可以采用学生感兴趣的说、演、画、议,来替代教师的单一化讲解,从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其积极参与课堂实践,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中,理解文章内涵,得到情感体验。这样的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保证学生是处于参与的状态,对于知识的学习,并不是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这样一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激发出来,学习的效果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对于语文的阅读能力提升也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二)角色扮演情景教学,提高阅读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喜欢游戏,所以我们也可以考虑把游戏元素融入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比如,我们在进行《巨人的花园》这篇阅读教学的时候,很多教师可能也许都能够想到分角色朗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对文中的对话进行朗读。这固然是一种增强学生课堂参与感的方式,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再往前一步,把这样的方式进行进一步的升华。比如,教师可以让不同的学生扮演巨人、爬树的小男孩等不同角色,然后模拟整个故事发生的场景,这样学生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故事当中的人物,也就更加能够投入其中,更加直观的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并且,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的方式,也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增强学生对于这些阅读篇目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游戏形式当中去增强对于文章的感受,寓教于乐,要比教师一遍遍强调和渲染更加有效。此外,教师还可以采取小组PK的方式,让各个小组分别组织扮演一场《巨人的花园》小话剧,然后展开班级互评,选出最优小组,然后对这些优秀小组进行奖励和表彰等等。

(三)开展合作探究,形成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师必须遵循新课程标准,改变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策略,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在互相交流与互相发展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与阅读技巧。教师可以先将小学生分成若干个合作学习小组,然后让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阅读的学习和探究,锻炼小学生阅读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水平。例如,教师在传授学生《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方式以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使得学生能够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吸取他人新奇的想法,开阔自己的阅读视野,提高自身的发散思维和能力,而且学生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也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有效地提高了班级的凝聚力。之后,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蝌蚪找妈妈》的情景模拟,让小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分角色阅读和表演,使得小学生在进行情景模拟的过程中加深对《小蝌蚪找妈妈》这篇文章的理解,并且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语文阅读课程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积极性,加大了学生的参与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方式创新时,一定要注重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主要特征,尊重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提升学生的阅读基础知识储备量。另外,还要加强自身对于新课程改革的理解和适应,提高对于语文阅读教学创新的认识,不拘一格,大胆创新,为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探索可行方法。

参考文献

[1]万生芮.关于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探究[J].考试周刊,2020(A1):47-48.

[2]张彩霞.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散文百家(理论),2020(11):138.

[3]史华丽.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