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选择题的题型特点与应试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3
/ 2

谈选择题的题型特点与应试策略

耿立晶

山东省武城县第四实验小学 山东 武城 253300

摘 要:学习是学习方法与学习效果的统一。考试,是考查学习效果的重要方法。不同的考试题型,有着不同的考查目的。选择题,以其考查方式灵活、效度高等特点被各种类型的考试广泛采用。熟悉选择题的题型特点,了解选择题的失分原因,对完善学习策略,提高应试成绩都会带来好的效果。

关键词:选择题;题型;应试策略

不同科目的考试以及不同的考试要求,所采用的考试题型往往也是不同的。题型和考试要求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形式和内容关系,因此,试题类型是考试要求的具体体现。选择题,以其灵活的考查方式,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广泛应用于各个层次众多课程的考试中。了解选择题的题型特点与失分原因,对完善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率有很大帮助。

一、选择题的题型特点

选择题属于客观性试题,具有考查知识面广,考查的角度和层次多,答案唯一,评分标准客观,考查的准确性高等基本特点。采用选择题,不仅能减少考生的书写过程,也为扩充题量,增加知识点的考核数量提供了可能,在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有着突出的优点。选择题在一张试卷中,所占分值各不相同。选择题的做答情况,不仅能反映出考生的学习水平,而且对通过课程考试也是至关重要的。

选择题主要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不定项选择题三种类型。在课程考试中,最常见的是同时采用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这样容易拉开考试成绩,体现区分度。

单项选择题,要求从多个备选答案选项中,选择出唯一正确的答案选项。这种题型题量较多,考查面广,教材中的每个章节都可能涉及到,所占总分的比重也较大,是一张试卷得分的基础。虽然单项选择题答题难度较小,但许多考生还是因为平时学习不系统,知识点遗漏较多影响了考试成绩。单项选择的得分情况,直接影响到一门课程的总成绩。在考查方向上,单项选择题主要考核考生的记忆、判断和理解能力。

多项选择题与单项选择题相比,在答题难度以及能力层次的要求上,都要高得多。主要表现在:第一,多项选择题在所给出的备选答案中,正确答案的数量是不确定的,从二个到五个都有可能,不容易选对。第二,多项选择题得分的标准要求在五个备选的答案中,必须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都选出来才能得分,多选、漏选、错选均不能得分。第三,多项选择题所列出的多个备选答案,往往在内容上相似、相近、真真假假,要求考生通过辨别、分析和比较,才能选出正确的答案,有很强的知识整合性。第四,从不同层次以及类型的考试来看,多项选择题的得分率都是比较低的,说明考生的学习同考试的要求存有一定差距,还不能适应这种题型的考试。

二、选择题缘何失分

选择题的失分,通常出现在两个环节。一个是学习环节,另一个是考试环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典型表现。

  1. 知识点学有遗漏。知识点的遗漏,一是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掌握知识不全面、不系统造成的;二是许多考生在思想上忽视基本知识点的学习,局限于背条条、记框框。在知识点的学习上欠债过多,学而不细,记而不牢,理解不透,结果在容易得分的地方失了分。

第二,基础知识不牢固。对基础知识的考核,不仅注重知识点的全面性,而且还要考查知识之间的联系和综合运用。基础学习不牢固,是考生在学习方面的一个通病。在课程学习中,考生不要盲目脱离教材和学习大纲,去记答案背资料,而应在掌握基础知识上多努力,特别要在知识理解和迁移上多用功。

第三,题型运用不熟练。熟悉并熟练掌握考试题型,对临场发挥和提高考试成绩是至关重要的。选择题运用不熟练主要表现在:第一,审题不仔细。在选择题的做答中,错审或误审题意导致失分的情况是非常普遍的。审题是答题的前提和重要环节,也是正确答题的基础。审题就是要弄清题目的含义和具体要求,从而进行正确的选择与判断。如果连题意还有没弄明白就去下结论,势必造成错答。第二,盲目下结论。一些考生认为审题会耽误考试时间,见到题目就急于寻找正确答案,甚至反复改动答题结果,本来正确的答案有时也改错了。第三,时间安排不合理。选择题的题目较多,答题中如果不能很好地利用“先易后难”的答题原则,势必会浪费答题时间,因此,在一道题目上不要消耗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三、选择题的学习与应试策略

在熟悉和了解了选择题的题型特点与失分原因以后,学习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目的的调整自己的学习与应试策略。

第一,提高阅读效果。阅读是学习的重要方式,许多知识的掌握和理解都是靠着阅读来完成的。初次阅读一定要做到细致全面,速度要慢,不要漏掉任何一个知识点。选择性阅读是阅读的有效方式。有人阅读很快,但不得要领收效甚微,因此,阅读要有目的的进行。理解是阅读的前提,阅读必须带着很好的理解来进行,对问题理解得越深刻,阅读的效果也越好,对于不能理解的知识,很难记得住、记得牢。阅读不可能一次完成,阅读的次数越多,对问题的理解越深,知识点的遗漏就越少,阅读的速度也会加快。

第二,识记要准确。在基本知识点的学习上,识记不准确也是考试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学习中如果知识理解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不够,不仅会带来记忆负担,在考试中遇到分析、理解、推理的题目时,容易出现把握不准的问题。特别是多项选择题,题目的综合性强,涉及的知识点多,只有在理解全面,掌握准确的条件下才能得分。许多考生平时学习中不善于思考,方法上依靠单纯的机械记忆,记了又忘,忘了又记,学习始终在一个肤浅的层面上反复,效率和效果都十分低下。

第三,练习要跟上。练习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熟练题型的重要方法。当学习进行到一定阶段后,必须转变学习方法,从而实现知识掌握由分散学习向全面系统把握的转变。学中有练,练中有学,学练结合,是学习中经常采用的有效方法。通过练习不仅可以贯通知识联系,提高知识掌握熟练程度与应用水平,而且还可以检验学习效果,发现平时学习上的不足,纠正错误的理解,找出学习上的薄弱环节,在基本知识的学习上还能达到拾遗补漏,颗粒归仓的功效。练习也是熟练题型的好办法,通过自测练习或模拟训练,来把握解题技巧,提高解题速度,掌握解题与审题方法,提高答题正确性。

第四,掌握应试技巧。学习效果与应试成绩是一致的,但实际上很多考生自我感觉很好,考试成绩却不理想,原因就有一个应试技巧问题。选择题通常出现在一张试卷的最前面,考生在尚未进入“状态”的情况下进行考试,知识再现速度较慢,思维加快,而思维的广度变窄;阅读速度加快,而视觉角度变小;答题速度加快,而失误点也随之增加,因此,选择题的做答出现不应有的错漏也是正常的现象。面对选择题,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应该着重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问题:首先,准确把握答题原则。做答选择题的原则是“先易后难”,“先熟后生”。自己会做的就“易”,自己不会做的就“难”。先易后难的答题顺序至少有三个好处,一是可以获得一个从紧张到平静的心理适应过程,等情绪平静后再做难一点的题目,这样能够充分发挥联想与唤起记忆。二是先做容易一点的题目,会使大脑很快进入解题状态,有利于排除紧张感,稳定心理,增强信心。三是可以避免先解难题对考试时间的大量占用,影响有把握题目的做答。其次,合理确定答题时间。一张试卷只有均衡分配答题时间,才能取得理想的总成绩。由于选择题的阅读与审题时间较长,有些题目难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答案,需要通过思考、分析、推理甚至计算才能得出正确结论,消耗时间较多。在选择题上花费过多的答题时间是不值的,即使有些题目答对了,也可能得不偿失,因此,答题时间一定要和题量相适应。再次,正确选择和运用答题方法直:接判断法、排除法、比较法、猜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