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理念下的合作型成长联盟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6
/ 2

“焦点”理念下的合作型成长联盟建设

马文军

浙江省温岭市三星小学

【摘要】推进教育公平,必须关注特殊学生。从心理需要出发,求同存异,步调一致,以“合作型成长联盟”理念为指导,有效开展“焦点”育人,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焦点”定位,建立成长联盟;“焦点解决”,提供技术支撑;“焦点”联盟,搭建育人平台。营造良好和谐的教育环境,让特殊孩子感受“家温暖”,让特殊生家长为“家宝贝”而骄傲。

【关键词】合作型成长联盟 焦点育人



在倡导教育公平的今天,必须关心学校里的特殊教育群体,那些学生由于生理、经济或其他客观原因,在享有和行使受教育权利时处于不利境地,需要特别保护。

习总书记在教育大会上提到:“共担责任形成合力,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合作型成长联盟的主要理念在于合作和成长,关注特殊教育群体的“家心理”,将特殊学生家庭放在统一战线上,通过一系列活动建立坚实的盟友关系,更有针对性地合作进步、平等对话。 “焦点”之核心,就在于寻找例外,激发成功体验,让孩子成为“自己问题解决的专家”。

一、“焦点”定向,组建成长联盟

“焦点”定向要求老师和家长把注意的焦点放在孩子的优势上,对特殊生情况进行归类,找到共同点,又允许各自存在不同点。

1.制订标准,招募义工

合作联盟最重要的是联合家长各方面的优势和长处,在排查分类的基础上建设有明确责任和优势的家长服务团队。

按范围分为三级,即校级、段级、班级。联盟家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分成焦点技术宣讲组、学业进步辅导组、行为习惯督查组、亲子关系协调组、心理健康辅导组等,各组家长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方法,共享教育资源,分工协作,制作出针对性、科学性、指导性较强的教育方案,凝聚成合力,主动承担起家庭的教育义务与责任。

2.成立组织,明确职责

联盟家长各司其职。在接送问题上,联盟家庭相互协商,根据家长上、下班时间,轮流拼车接送。采购组家长负责购买联盟活动的所需物品。学习困难生组成学习小组,联盟家长依据自己特长,在课余组织孩子进行学业辅导。

二、“焦点解决”,提供技术支撑

“焦点解决教育”强调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构建解决问题的历程,认为每个人都是自己问题的专家,拥有建构解决历程的最大资源。它还强调一种系统观和变化的观点,即小改变可以产生大改变,个体改变可以引起整个系统的改变。

1.焦点培训,“野百合”也有“春天”

(1)植入式理念培训

借助高校团队开展“焦点解决教育”系列化培训,家长对“焦点”由陌生到熟悉,由茫然到渐悟。明白运用“焦点”理念,并不是一下子抹去学生的“黑点”,即与当下学习、生活不合的认识及行为,而是要充分发现学生的“白点”,即他们的值得赞赏的一面,并不断激发,增大特殊生“白点”与“黑点”的比例,达到扬长避短的教育目的。

(2)阅读式技术内化

新理念的内化,必须结合专题阅读。联盟家长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交流活动,在整理观点、提炼心得中,逐步感悟“焦点”的含义,树立一种信念,碰到孩子教育难题时,多一把“刷子”,不断“刷白”学生的“白点”,从而带来当事人自我赋能的效益,引发当事人更多的希望感。

2.实战研讨,“父母”也能成为“教练”

在通识学习培训的基础上,组织开展“焦点技术”研讨活动,使联盟家长进一步了解焦点技术层面的育日常方式不同点,学做“教练式父母”,掌握“赞美”技术,表达期望,从而激发出特殊生的潜能。

(1)指向优势,关注未来

试看“以问题归因为导向的谈话”和“以解决之道为导向的焦点技术”的两者技术层面的不同点。

60f1022d50031_html_620c67eeb7380650.png









从上面的问句对比中,我们发现,“以问题归因为导向的谈话”的问句往往关注过去,面对着的是什么问题,越归因越纠结,甚至还带着抱怨,反而不利于事情的解决。以“解决之道为导向的焦点技术”的问句它关注的是未来,正向的特质和优势。可见“问题焦点”的取向很容易暗示“某人出毛病”,所以需要归咎某人。很多实践证明,家长与学生间相互尊重的合作会比对抗更有成效,孩子自我设定的目标会比家长制定的目标更容易达成,对话可以被用来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工具。

(2)激发潜能,重树信心

焦点理念中的“教练式父母”是很重要的角色,他们通过不断激励,帮助孩子养成相关技能,达成训练目的。教练式父母对特殊孩子尤为重要,他们会倾听孩子的心声,会让孩子敞开心扉,把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和眼前遇到的困难说出来,从而帮助孩子一起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会多给孩子一些积极的正能量,让孩子每天都带着一份好心情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会多激励孩子,相信每个孩子都是最棒的,帮助树立信心。会多引导思考,在一个又一个具体的对话和讨论的过程中引领成长。

三、“焦点”联盟,搭建育人平台

合作型家长联盟的实质在于优势互补,联盟家长发挥所长,组织系列活动,搭建完善的共育平台,强化特殊生教育效果。

1.亲智活动,“孤独巷”成“欢乐港”

联盟对话也不仅是知识信息层面的交流,要通过亲智活动,实现促进亲子关系发展、改善家庭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等目的。

主题鲜明的亲智活动,从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出发,以“家庭角色——尊重平等——接纳合作——亲子约定——亲子沟通——亲子理解”为活动主题,兼容并包,有计划、有层次地推进。

2.合编小报,“心理画”成“心里话”

联盟家长还带领孩子们画“心理画”,从而了解他们内心的世界。一张小小的亲子作品,凝聚着学生的智慧,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体现了学生的团结精神。经常进行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的合作意识、交际能力、创新能力就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3.课堂辅导,“小讨厌”成“小宝贝”

根据不同学段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联盟家长通过自己或邀请学校心理老师上课,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各种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健全和完善学生人格品质。如时间管理,情绪管理,自我意识,思维力培养、人际交往等。

由于外显的劣势给本有的优势蒙上了“灰”,特殊生群体特别缺乏来自外界的正向评价,特殊生家长也很难得到其他家长对自己孩子的肯定。“我生的”、“我养的”是无可奈何的自我安慰,挖掘孩子优点,找到成长期盼才是特殊生家长的黎明曙光。

在亲子沟通中从一个个小目标出发,积累成功案例,从而达到最终的目标。在焦点理念影响下,家长逐渐接纳孩子的不完美,并会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能用激励性的语言去评价孩子。


在“焦点技术”的支撑下,“合作型成长联盟”使特殊家长角色定位更明确,在特殊生群体教育中求同存异,目标一致,既是“助人”,亦是“自助”,在“乐人”的同时“乐己”,从而实现“1+1>2”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涛.丁薇. 张少龙.创建家校合作新型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教育导刊, 2017.

[2]黄汉耀.儿童与青少年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J].四川大学出版社,2017(6).

[3]牟依晗.赵然.宁彩芳.焦点解决教练:原则、技术、实践及评估[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8(4).

[4]赵晶.写给家长的教养攻略[J].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3) .

[5]严虎.儿童心理画——孩子的另一种语言[J].电子工业出版社,2019(2).

[6]温忠孝,张庆海.核心素养下家校合作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20(72).


60f1022d50031_html_57eb4da3ad53ef71.gif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