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务实,着力提升年轻干部调研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1
/ 1

求真务实,着力提升年轻干部调研能力

李洪

甘肃省委党校(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 甘肃省 兰州市 700070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党的十八大以来,尽管中国取得历史性成就,但风险与挑战依然并存。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年轻干要提高七种能力。这对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能力素质等提出了很高要求。面对国内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面对高速发展的风险社会和机遇挑战,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调研工作制度是当务之急。练好、用好这个“看家本领”,对于积极应对新形势,破解改革开放新难题,增强国家现代治理水平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不断提高调查研究的政治自觉。坚持和完善重要决策调研论证制度,把调研贯穿于科学决策的全过程,使调研真正成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尤其主要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基层,亲自参与重大问题调研。领导干部要提高重视调研的政治自觉,增强求真意识,通过调研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真正化解能力不足带来的“本领恐慌”。因此年轻领导干部要挑战陈规陋习,勇于直面问题,破解难题,不断扫除形式主义的积习陈弊,破除“文山会海”、“报表”、“留痕”现象;从室内走向室外、从书本走向实践、从线上走向线下,了解基层实情,不唯书、不唯上,不唯网,只唯实,才能把求真务实的精神贯彻到底,找到真实原因和制定科学对策,形成科学决策,做到“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真正练就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执政本领。

调查研究要科学化、常态化、系统化、制度化“八项规定”把改进领导干部调研工作放在第一位。因此要建立健全调研督察纠风机制,确保领导干部能够以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的专业精神开展调研。不断运用辩证、逻辑、数据等思维进行科学顶层设计,提前确定调研目标、时间频次和期限、地点和范围、人数、负责人、角色任务分配等;设计相关专业问卷,广泛听取专业人员的意见,保障其信度和效度;确定谈话对象与内容,还有随机谈话等都作好相关记录。调研的目标越明确,越要跟踪,在调研中有可能发现意想不到的事,发现问题都要及进跟进,因此调研要科学化、常态化、系统化。也可委托专业人员进行相关调研,从上到下形成一种制度,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各级领导干部应该率先垂范,推动调研工作常态化、制度化。领导干部对于许多问题的观察、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的、连续性的、动态的调研才能得出正确结论,因此要形成调研的良性循环。

善于总结分析,真抓实干。要建立健全调研成果落实制度,推动调研成果应用。总书记说“对经过充分研究、比较成熟的调研成果,要及时上升为决策部署,转化为具体措施;对尚未研究透彻的调研成果,要更深入地听取意见,完善后再付诸实施;对已经形成举措、落实落地的,要及时跟踪评估,视情况调整优化。”因此领导干部要根据调研实情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要及时善于分析善于总结,找出症结,形成报告或书面意见、整改措施等。同时要把调研聚焦到“科学决策”这个目标,不断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实效性,实现调研成果的落实和应用。调研要坚决防止重“调”轻“研”、“调”而不“研”、“研”而不“决”等情况,同时要避免出现“有用的情况摸不到、管用的建议提不出”的调研尴尬。不断解决“调查研究隔层纸”的弊病和“政策执行隔座山”的积习。及时积极推动党中央各项方针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因地制宜。

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福州工作时就提倡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当前在严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人民群众的脱贫、就业等民生问题尤为突出,年轻干部要学习总书记求真务实的精神,深入基层和社区、撸起袖子解剖问题,积极破解难题,制定出符合实际、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相匹配的策略,不断提升调研效能,根本上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

基金项目:2021年甘肃省委党校(行政学院)创新工程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