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汉语言文学教学运用微课教学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2
/ 2


新时期汉语言文学教学运用微课教学的思考

王宵琼

云南外事外语职业学院 云南省昆明市 650000



摘要:我国教育事业自改革开放发展至今从未懈怠过,一直致力于大力发展,改革创新,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效。时代在不断更迭的同时,人们的各项活动都会随之发生变化。在新时代中对于社会人才的要求正在不断提高,为了使学生更好的适应今后的社会发展,在教育阶段就应该跟随时代发展转变教育方式,依照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及时调整教育目标。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微课教学

引言

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我国人们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视与日俱增。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微课教学的步伐也在有条不紊地前进。汉语言文学专业是高校专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文字的发展历程以及文学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是解释、传递汉语知识的重要专业。微课教学在汉语言文学中的应用,不但可以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探究精神都有一定帮助,并且课堂中的师生良性互动频率也得到了相应提升。

1新时期汉语言文学教学运用微课教学的积极意义

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且汉语言文学专业培育的都是实用型人才,比如教师群体、作家群体等,这些群体日后都会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群。所以,对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更高、更严。基于此,就需要从时代的变化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加强对专业人才的高素质培育,针对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学生的思维特征应用微课资源来进行辅助教学,一方面有效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会觉得形式较为新颖,因为微课资源的利用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不一样的体验,大大地提升学生的探究兴趣。并且微课的应用特征与表现形式,尤其契合当前信息化时代成长起来的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学习习惯。所以,微课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运用不仅显著的丰富的教学的模式,拓宽了教学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到更加广泛的汉语言知识与常识,除此之外,运用微课资源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形式,改善了传统教学的单一与沉闷感,微课作为新兴的教学补充手段,具有短小精悍、针对性强、灵活性高、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等特点。所以,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微课都尤为契合当前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学习习惯。显著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使得课堂的氛围更为活跃,教与学都更为高效。

2新时期汉语言文学教学运用微课教学措施

2.1结合新媒体发展趋势,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要想使汉语言文学专业实现充分的信息化,就要抓住时代的发展趋势,将教学与目前流行的新媒体相结合,与时俱进,利用新媒体的自身优势不断发展和改革教学方法。例如,在古代汉语《诗经·七月》的教学中,“七月流火”中的“火”就涉及到了中国古代“二十八星宿”的知识内容。但是如果教师只是单纯用语言进行讲解的话,其中比较抽象的内容就不利于学生进行理解,这时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将其通过视频或者图片的方式来展示,学生便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地球赤道向天穹放射,形成天球赤道,这一圈分成二十八个部分,每部分有自己的名字,当成坐标用来考察太阳、月亮运行到何处,并用来预测吉凶。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对于“二十八星宿”便有了整体宏观上的了解,并且“二十八星宿”作为古代文化常识中重要的天文部分,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十分重要,这就是信息化教学为学生学习提供的便捷。

2.2运用多媒体优势促进课堂学习

汉语言文学教材当中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有限,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出现为人们的知识获取提供了便捷之处,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搜寻更多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并且选择其中学生更加感兴趣的部分,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很多汉语言文学教师所制作的课件仅仅是对教材内容的照搬,其中大量的文字很难吸引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可以多搜寻相关的视频资料以及影音资料等,利用视觉听觉等感官刺激,加深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学知识点的记忆以及理解。在影音、动画以及幻灯片等构建的生动的学习情境中,学生的五官感受都将得到加大的调动,这对于汉语言文学的时代化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3以学生实际学情为出发点,制定针对性的微课课件

要想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就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针对性的课件,即使是同一个班级的学生,由于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各方面的差异,在学习水平上也会有优劣之分。所以,在开展微课教学时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注意观察学生的特点,综合班级的整体水平,结合实际情况来制定微课,做到因材施教。同时也要考虑到个别理解能力不足的同学的困难,制定微课课件时可以利用实际生活中的场景和现象,利用微课动态直观地展示出来,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与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掌握重要的知识点,循序渐进地进行后面的教学。

2.4整合资源,用心设计

在微课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的是整合教学资源,高屋建瓴地梳理汉语言文学教学体系,领会教学纲领,并从中合理地选择微视频内容。微视频的制作要做到微小、简短、具有代表性。教师可以结合本专业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结合学生的建议和看法,能快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如,教师以教材为基础,将文本整合为阅读类文章、语言类文章等。阅读类文章中知识点多且杂,教师可以结合不同文章的特点,选择微视频制作的切入点,如,作品的主题思想、创作背景、文本结构、审美特征等。尤其是要注重阅读类文章的意蕴、语音、语义,通过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向往,带领学生走进古诗文创作的时代背景、民俗背景。

2.5教管制度

一是健全教育支持服务组织;二是完善和增强教师自身专业技术能力。首先,微型课堂教学有别于传统的师生直接面对面的授课方式,它是借助网络教育平台来传授知识,并在授课过程中提供必要的辅助技术和教学服务。因此,健全教育支持服务系统,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来完善微课教育资源,可通过网络直播教室、MOOC、蓝魔云等现代化教学平台,为突破时空限制以及教学效果的提升给予强大的教学支持服务。其次,教师专业技能的完善与增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学手段的更新,也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从专业的角度,汉语言文学教师自身应深化对网络语言的认知和理解,对网络信息时代多元化的思想观念作出正确判断,并引导学生自觉过滤网络不良信息。在职业素养方面,汉语言文学教师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主动参加各种技术能力培训活动对于院校来说,也要定期组织广大教师进行集中培训有关网络备课、教学资料的传输等技能,或是举办教学比赛活动,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结语

综上所述,很显然时代在高速地变化着,教育作为强国富民的重要实现途径,更要适应和引领时代的变化,将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手段应用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来。微课的优势显然是传统教学模式所不能比拟的,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针对当前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中的不足,积极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应用先进的教育方法,了解学生的真正需求,从更契合当下学生思维特征的角度优化微课的制作和应用,并将之更好地应用到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中去,为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宋珊.微课在现代成人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以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20(03):217-217.

[2]白芳芳.浅谈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开展微课教学[J].考试周刊,2020(23):61-62.

[3]曾丽萍.微课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20(03):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