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邑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2
/ 2

平邑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探讨

刘纪海 高泉

平邑县农业机械发展促进中心 山东临沂市 273300



摘要:农业机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标志。当前发展农业机械化尤为重要。文章首先分析了平邑县农业机械化水平的现状及问题和困难,最后研究如何提升平邑县农业机械化水平,为如何提高当地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农业 机械化 发展现状


近年来,平邑县坚持把农业全程机械化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厚植发展优势,逐步补齐短板,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现代化农业发展水平逐年提高。

以平邑县仲村镇为例,根据仲村镇党委、政府公布的数据,2020年,全镇共种植玉米3.7万亩、小麦2.8万亩,黄烟2000亩,果树8000亩,其中能够达到机械化耕作条件的面积有3.03万亩,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1.8%,新购置农机475台,农机化多项指标位居全县前列,但当前仍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主要有:

一是农机覆盖面还不够广。从横向来看,在粮食种植、果蔬种植等方面,农机化发展水平不平衡。目前,农业机械在粮食种植方面应用较为成熟,以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为例,已经基本实现了从耕种到收获的全程机械化;但在果蔬种植方面,农机应用率普遍较低,以平邑县武台镇林果种植片区为例,病虫防治仍然以人工喷洒药物为主,而在一些地区已经进入“无人机飞防”来进行病虫防治的时代。从纵向来看,农业生产各环节农机使用率参差不齐。耕耙、播种、收获等环节农业机械应用较多,种植、植保等环节农业机械应用相对较少,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例,目前平邑县已完全实现机械化耕耙、播种、收获,但在小麦生长期条锈病、玉米馋叶蛾等病虫害飞防作业等植保方面,无人机飞防还未完全普及,仍然存在人工喷洒农药的情况,大蒜、马铃薯等作物播种机的使用更是屈指可数。

二是农业机械一体化、智能化程度还不够高。目前平邑县市面上的大部分农业机械功能都比较单一,智能化程度还不够高,无法实现一些较为复杂的流程化工作任务,导致其使用成本增加,农民接受意愿不高。以玉米收割机为例,仅能实现收割玉米的功能,无法同时将秸秆打碎还田或者打捆,使得种植农户还需要再次使用打捆机或破碎机来处理秸秆,增加了农户种植玉米的成本,而在一些地区玉米收割打捆一体机已经普及。

三是农机与农艺相互脱节。目前市面上的农业机械普遍是根据以往的种地“习惯”制造的,其部分工艺参数与现行的农艺技术要求不匹配,会间接影响农作物亩均产量,致使农户无法实现科学种植。以小麦播种机为例,普遍生产的小麦播种机播种幅宽固定在7cm,较为新式的宽幅精量播种机,也仅有8cm,达不到农艺技术要求的11cm以上的播种幅度,影响后期小麦分蘖、茎秆强壮、籽粒饱满程度、抗倒伏能力等,难以实现小麦的优质高产;以玉米机械化收获为例,玉米在平邑县种植较广,农民玉米栽培模式差异较大,有平作、垄作(垄作分小垄单行和大垄双行)、套作等,种植行距差异较大,一般分布在300—900mm之间,差距更大的也有1000mm以上。而目前的玉米收获机,是根据一定的农艺耕作模式(如行距、株距)而进行设计生产的的,均要求对行收获,适应收获行距为500—800mm,导致适应收获行距范围外种植模式的玉米无法实现机械化收获作业,可见,农艺的非标准化种植制约了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另外,由于农机工业基础薄弱,玉米收获机械产品还存在着性能、质量和可靠性问题。多方面技术因素的综合影响,从而抑制了农民对玉米收获机械的购买热情。

四是农机推广应用制约因素较为严重。由于平邑县人口较多,耕地资源有限,分割的地块往往较小,地边地界较多,同时,普遍存在小农化生产思想,农业生产规模化程度较低,政府政策性补贴不够高,很多高效率的大型机械难以“尽情施展手脚”,即使投入使用,也要多次调头、调整,成本增加、效率降低,导致推广受阻。

为了减少种地成本,增加粮食产量,加快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笔者有一些建议,具体如下

一是优化农机供给侧结构,更好地服务农业。要根据农作物种植情况、地理地貌特点、气候等农业生产实际,合理布局农机产品供应结构,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加大农业机械化的示范推广,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和经济效益。以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例,要做好犁耙、深耕、播种、飞防、收割等方面的农机服务供应;在丘陵、山区等道路基础设施薄弱的部位,要适度供应小型微耕机械;要根据现阶段农业生产规模化程度不高、耕地地块小的的特点,大力推广中小型农业机械。

二是提高政府补贴投入,引导农户弃旧换新,提高农机智能化水平。陈旧农机能耗高、安全性差、效率低、排放超标、污染环境,影响了农机装备的发展和技术进步。要进一步完善旧机淘汰报废制度,对超期服役的老旧机具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实行强制报废,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同时,对于购置的新机要适当提高政策性补贴,以带动农户主动淘汰旧式机具,更换新型农机装备。要鼓励一些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大型农机生产企业将农业机械与人工智能融合创新,充分利用卫星定位、3D视觉、智能路径规划等智能技术,大力发展新型植生带种植、大数据土壤检测、无人机智能植保等农业技术,着力推动农机智能化、农业现代化、数字化。

三是有序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发展,为农机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一要有序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集中流转。鼓励发展农业种植大户或农产品加工企业参与到农业生产中来,将分散的土地通过经营权流转的方式,集中合理规划使用,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基础条件。二要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向上游延伸。要鼓励饲料加工、谷物加工、果蔬加工等企业向上游发展,引导资本“下乡”,发展机械化、现代化农业,拉长产业链条,实现从种植、加工到餐桌“三产融合”的发展格局。三要加快农业人才培育。农业生产要向职业化、专业化转型,培育更多“职业农民”与农技专业人才,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以提高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普及水平。

刘纪海(1968-),民族:汉,籍贯:山东平邑,学历:本科,职称:工程师,单位: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农业机械发展促进中心,研究方向:农业机械化

高泉(1982-),民族:汉,籍贯:山东平邑,学历:大专,职称:助理工程师,单位: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农业机械发展促进中心,研究方向:农业机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