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患沟通技巧对小儿静脉输液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4
/ 2

护患沟通技巧对小儿静脉输液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

王莉莉

信丰县人民医院 江西 信丰 341600

【摘要】目的:探究于小儿静脉输液护理中护患沟通技巧对输液效果及满意度影响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儿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静脉输液治疗患儿,共计62例,研究起止时间为2018年2月到2020年2月,借助蓝红双色记号笔由1-31数列分布,一组均分31例为参照组,辅助常规护理,一组均分31例为观察组,强化护患沟通技巧。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患儿哭闹次数、护理专业度及人文关怀等维度满意度评分显著异于参照组指标,统计校验表意义(P<0.05)。结论:于小儿静脉输液护理中护患沟通技巧,于输液效果及患儿家属满意度提升均具有显著增益效果。

【关键词】护患沟通;小儿患者;静脉输液;满意度

静脉输液治疗为临床常见的治疗手段,其临床开展对患者治疗依从性具有一定要求,开展有效的护患沟通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小儿静脉输液开展难度较大,主要由于静脉穿刺对小儿机体损伤,小儿哭闹影响治疗开展;加之小儿家属担忧小儿病情,针对临床治疗及护理要求较高,极易出现不良护患纠纷的发生,严重影响临床医疗服务开展质量[1]。现本研究笔者为了提高我院小儿静脉输液治疗有效性,特开展强化护患沟通技巧,收集62例静脉输液患儿开展平行比对分析,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儿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静脉输液治疗患儿,共计62例,研究起止时间为2018年2月到2020年2月,借助蓝红双色记号笔由1-31数列分布,一组均分31例,参照组男女患儿性别16/15例,中位年龄(5.62±0.28)岁;一组均分31例,观察组男女患儿性别17/14例,中位年龄(5.71±0.25)岁;假设校验2组研究患儿基线资料(P>0.05),提示可于下文假设分析。

1.2方法

参照组患儿实施传统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儿实施强化护患沟通技巧,针对科室内护理人员开展高效护患沟通技巧岗位培训,邀请资深的护理人员,针对科室内护理人员进行强化教育,针对语言艺术、护理服务态度、职业仪表及穿刺技能对护理人员进行强化指导,以提高科室护理人员综合素质;静脉穿刺治疗之前,针对穿刺治疗重要性及有效性,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讲解,告知治疗开展的必要性,争取患儿及家属对护理人员及医疗服务的认可度;于穿刺之前,需加强与患儿家属的沟通,针对患儿家属担忧、焦躁等情绪给予安抚,告知小儿静脉输液开展难度,告知小儿血管情况以及静脉穿刺预见性并发症,提高患儿家属对静脉输液治疗的科学认知,可有效提高患儿家属治疗依从性;并于穿刺之前针对患儿情绪状况进行安抚,建立情感沟通,鼓励患儿勇敢的接受穿刺输液;护理人员需提高自身穿刺技能,最大程度确保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避免多次穿刺加重患儿机体损伤,以免导致家属投诉的情况发生;穿刺血管的选取直径较粗,血流量丰富的血管,于临床操作采用无菌穿刺技能,引入人文关怀理念,为小儿静脉输液治疗提供温馨、舒适、安全的就诊环境;定期询问患儿穿刺感受以及家属护理需求,尽可能满足患儿及家属的护理需求,通过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确保临床护理顺利实施[2-3]

1.3评价标准

统计比对2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输液治疗期间哭闹次数;借助输液门诊满意问卷调研表对患儿家属于护理专业度及人文关怀等维度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24.0进行假设校验,P<0.05设为统计学差异基础表达。

  1. 结果

2.1 2组输液效果分析

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参照组,患儿哭闹次数显著低于参照组,统计校验表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输液效果分析[n/%,610a0445699af_html_a4bcf8561cd69765.gif ±s]

组别

n

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哭闹次数

观察组

31

31(100%)

1.02±0.13

参照组

31

25(80.65%)

2.42±0.18

X2/t值


6.004

7.815

P值


0.018

0.000

2.2 患儿家属满意问卷调研结果分析

观察组患儿家属于护理专业度及人文关怀等维度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指标,统计校验表意义(P<0.05),见表2。

表2 患儿家属满意问卷调研结果分析[

610a0445699af_html_a4bcf8561cd69765.gif ±s,分]

组别

n

护理专业度

人文关怀

观察组

31

91.37±9.88

90.42±9.79

参照组

31

79.63±8.26

75.25±8.15

t值


7.113

8.006

P值


0.002

0.000


  1. 讨论

小儿静脉输液为小儿治疗重要途径,但考虑患儿年龄较小,自我护理能力较低,对外界刺激适应性较差,加之静脉穿刺导致的疼痛感受,极易出现哭闹、抵抗的情绪,严重影响输液治疗依从性,不利于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成为小儿临床护理开展的重点及难点之一[4]。小儿静脉穿刺需开展强化护患沟通技巧,需加强与患儿家属的有效沟通,针对静脉输液开展重要性及必要性,对患儿家属进行客观讲解,提高其科学认知;并针对患儿家属存在的不良情绪,例如焦躁、焦虑等情绪给予安抚,以免导致不必要的家属投诉情况的发生;并要求护理人员强化自身素质,于小儿静脉输液期间,确保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降低穿刺治疗对患儿机体的损伤,降低患儿哭闹情况;通过与患儿建立友好的情感沟通,提高患儿输液治疗的有效性及可行性,符合小儿静脉输液临床护理需求[5]

综上,于小儿静脉输液护理中护患沟通技巧,于输液效果及患儿家属满意度提升均具有显著增益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春红.加强护患沟通对门诊静脉输液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 及医疗纠纷发生率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31):114-116.


[2]卫晓慧,王雪梅,白媛.人性化护理在门诊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16):2073-2075.


[3]刘琰,程文.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小儿静脉输液药物外渗中的作用及对护理满意率的影响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6):2511-2514.


[4]李金蕾,刘琳.个体化舒适护理对改善小儿静脉输液护理质量的效果评价[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21):152.


[5]周庆梅,李维娜,李静, 等.静脉输液治疗团队在外周静脉输液优质护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12):1703-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