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教学模式的价值思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5
/ 2

高职英语“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教学模式的价值思索

刘沛君

皖西卫生职业学院 安徽六安 237000

摘要:本文首先对高职高专公共英语竞赛环境和学生的学情做出分析,其次对高职高专“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教学模式的内涵进行浅探,再对该教学模式的涵义做出策略分析,肯定了技能竞赛对学生综合发展、双师队伍建设和英语课程改革的现实意义,最后通过本院依此教学模式开展的教改所取得的成效,提出要实现“赛教融合、学以致用”的目的,需要树立“重质量、促技能、求发展”的观点,才能做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

关键词:以赛促学 以赛促教 以赛促改 公共英语教学 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药学英语课程项目化教学实践与研究”(编号:2020jyxm2119)
作者简介:刘沛君(1976.04-)女,汉,安徽六安,硕士研究生,皖西卫生职业学院,英语教育。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英语被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随之变化。近年来,职业教育的各类技能大赛都进行的如火如荼,其主要目的在于擢升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使他们成为现下急需的复合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与此同时,高职高专的生源质量受限,也使我们高职英语教师们焦心。因此,如何以技能大赛为契机,通过对比赛反映出来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问题进行分析,对现行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进行改革,探寻教学模式创新路径,对高职英语教学工作者极具现实价值。

  1. 竞赛环境与学情分析

  1. 竞赛环境

为了贯彻和落实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工作,激发广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竞赛频繁举行,诸如: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这些赛事覆盖面广、规模大、水平高,引起各个层面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

  1. 学情分析

高职高专学生构成复杂,自主招生与高考统招生并存,学生的英语水平良莠不齐,这使教师很难开展课堂教学工作。大多数学生英文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学习也缺乏自主性,自学能力不强,上课听不懂跟不上;而小部分基础好的学生也满足不了知识更新的需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主要以课本为中心进行讲授法教学,没有真实的语言情境,无法让学生积极融入课堂活动中,整个课程教学进行的枯燥无味。针对这些情况,可以各类技能竞赛为契机,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模式来突破当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窘况。

  1.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教学模式的涵义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教学模式,是以课程项目化为中心,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技能竞赛,使学生将其在课堂教学中掌握的各项技能付诸于实践。学生通过培训与比赛,技能应用水平得到提高后,检视自身短板,针对特别薄弱的地方加以强化,从而提高个人核心竞争力,以达到“以赛促学”效果。另一方面,教师为了开展培训项目,必须努力擢升自己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才能更好地指导和培养学生创新应变能力。通过学生赛场表现和竞赛结果反馈,教师可以及时调整培训计划与内容,来提高后续教学的实用性与实效性。技能大赛不仅考验了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应用能力,也有效考验了教师的教改成效,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改”效果,实现教学相长。

三、“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教学模式的策略分析

(一)“以赛促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近年,越来越多的高职学生参加技能竞赛, 这些竞赛不仅赛技能,也赛心理,不仅考核学生的学识水平,也考核学生的耐力,这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颇具意义。笔者曾多次参与技能大赛的学生培训工作,从校内选拔赛伊始,我便特别注重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对他们以鼓励为主,增强他们自信,帮助他们塑造心理抗压性。培训间歇时常带他们观摩重要赛事现场,或者模拟现场将他们分组进行比赛,意在使比赛对他们而言成为常态,从而减轻他们心理压力,以更轻松心态去面对竞赛。学生通过现场比赛和观摩,在提高个人能力的同时,也领悟到了所学知识在未来职场的价值。对于参与比赛后的获奖选手,更是提高了他们的职场就业竞争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以赛促学”的举措促进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自发性和主动性,在各类赛事的宣传组织过程中,全院学生通过耳濡目染,了解了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自发形成一个积极主动学习英语的氛围。

(二)“以赛促教”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向“双师型”发展

竞赛机制,有助于“教学相长”。技能竞赛实质上不是“赛学生”,而是“赛教师”,学生要赛出好成绩,教师的水平高低很重要。[1]职业教育强调的是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不仅重视理论知识的教授,同时注重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技术人才。担任指导的教师不仅需要具备精湛的专业理论知识与过硬的专业应用能力,还要能够将自己的知识技能有效传授给学生。这无疑是对指导教师的更高挑战,也是对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专业技能的极大鞭策。本人自2012年开始指导学生参加各类赛事,这些年每个竞赛项目都在不断的变化,所以在培训指导学生时,我也丝毫不敢懈怠地坚持学习新设备、新方法、新技术,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育理念,摈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语法和语言点教学一直沿袭至今的讲授法,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结合最新的社会热点及动态,对指导内容进行精炼与升华,尽量令知识变得深入浅出,让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习得知识与技能。在实践教学中,激励学生明确学习动机,让学生在课堂唱主角,使他们自发调动以往学习中的知识储备,自由与新知识相结合,自主解决新发问题,从实际应用角度培养他们得心应手地运用知识、掌握技能,从而达到“触类旁通、所向披靡”之效,使他们最终能够立足于赛场,居于不败之地。通过培训中对参赛学生的指导,促进教师实现了由课本知识的讲授教学向应用能力的示范教学转变,实现了“做中教,做中学”,最终打造出一支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都过硬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三)“以赛促改”转变教学思路与方法,引导高职英语课程改革和课程学习

在课程教学中贯彻“以赛促改、赛教融合”。课程目标是根据社会和企业对人才岗位的需求来确立的,其核心目的就是达到企业的岗位需求与学生发展需求相一致。[2]技能竞赛刚好使得职业院校人才培养需求与社会企业岗位需求完美地衔接起来。技能竞赛是我们的“航标”,引领我们在职业教育改革大潮中乘风破浪;它又像一个“滑轮”,帮助我们找到着力点,从不同角度推动教育教学改革进行。高职英语课程改革可以依据技能大赛为指导,根据赛项要求,将现有教学内容拆成不同技能模块,再将原有语言知识点重组,设计为项目载体,依托课程,使之与竞赛项目相匹配,继而进行技能培训。[3]  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尽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将理论结合实际,以“实用”的理念贯穿课程改革,目的是培养职业情境下的具备英语交际能力、思辨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从而满足社会用人岗位的需求。

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教学模式的实施成果

我院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教学模式的实施,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也调动了教师的教学热情和改革激情。在以“竞赛为导向,项目为依托,人培为目标”的改革过程中,我们一直注重竞赛、教改和人才培养工作齐头并进,近年来亦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1.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方面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是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和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组织的全国唯一一个考查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竞赛活动。 [4] 我院自2012年首次组织参与竞赛以来,连年获得一等奖,更在2018年喜获特等奖殊荣。2018年特等奖选手宋雪同学说,参与竞赛的过程中自己在不断的学习和成长,通过备赛,自己英语综合使用能力实现了很大飞跃。

  1. 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方面

“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从2011年起,正式成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的赛项之一,成为唯一入选的高职组语言类赛项。 [5]我院自2012年起组织参赛,连年获得省赛三等奖,其中分别在2012年、2015年和2018年获得省赛二等奖。2018年二等奖选手刘双双同学表示,通过此次口语技能大赛,增强了自己的职场体验,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职业梦想。此次比赛给面临就业的她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她的就业竞争力,帮助她走进了自己心仪已久的单位,从事梦想中的职业。

  1. 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方面

“外研社· 国才杯”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是面向全国举行的权威、专业的英语写作大赛。[6]我院于2019年起组织参赛,获得省赛三等奖。2020年再次组织参赛,选手分别荣获全国决赛安徽赛区二等奖和省赛三等奖。荣获国赛二等奖的选手小陶感言,通过参赛,自己不仅英语应用能力得到了提升,赛事过程中的历练也让自己受益匪浅,感觉专业综合素质都随之增强了,很有打怪升级的畅快。

技能大赛作为一项由教育部为主导、行业协同指导、校企共同参与的比赛,对于职业教育确实存在着举足轻重的现实意义。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放飞自我、展示才华与交流体验的广阔舞台。而“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教学模式很好地利用了这一平台的竞争性,充分调动起学生和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和竞争意识,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理论和实践水平,有效提升了教师师资力量和学生综合素质。不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要谨记,竞赛结果固然重要,但是更应注重竞赛过程。竞赛只是方法,不是目的。要真正做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尚需树立起“重质量、促技能、求发展”的观点,从而实现“赛教融合、学以致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游静 熊艳兰:职业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力研究《改革与开放》2011年22期

[2] 张娟娟“以赛促教、赛教融合”: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模式的现实价值与路径选择 《职教通讯》2014年35期

[3] 张娟娟 李少芹 高职公共英语“以赛促教·赛教融合”教学模式的利弊分析 《机械职业教育》 2015年09期

[4]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简介.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官网[发布于2015-10-07]

[5]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简介. 高等教育出版社官网

[6]“外研社· 国才杯”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简介.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