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1
/ 2

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

葛静

临沂实康水务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当前在现代建筑施工中广泛应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墙体质量轻、抗震性能好等优势,能实现灵活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布局,该技术越来越成熟,将其应用于现代建筑施工中能有效提高建筑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一、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一)施工前准备工作要点

在建筑施工中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首先要将施工准备工作落实到位,其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够顺利展开施工。预制装配、整体现浇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要2个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采用钢筋混凝土施工结构,需将这2个施工技术联合应用。在施工开展之前,需将预制装配落实好,一般情况下结构构件是由预制构件厂制作的,然后将其应用于施工现场。

在实际施工中,应对相关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严格按照制度实施,主要采用模板支设、钢筋绑扎及混凝土浇筑施工等进行整体现浇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作业完成。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当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有效控制,同时,控制整体现浇工程工艺也是不可忽视的部分。

(二、)施工中重点控制内容

1、应了解实际施工要求,然后采用符合实际要求的混凝土材料,应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一般C20或C25等级是常用的混凝土材料强度指标。在选择过程中,应注意不能出现较大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差的现象发生,一般混凝土强度标准差的指标应在2.5MPa内。

2、混凝土搅拌也是施工人员要认真落实的工作,其工作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与混凝土性能、强度有关,因此,要想使混凝土搅拌质量得到保障,施工人员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应要着重对混凝土搅拌时间方式进行严格控制。

3、需准确地判断建筑施工强度需求,然后结合实际设计混凝土结构,使其达到实际施工所提出的要求。

二、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一)防水施工技术要点

钢筋混凝土结构后浇带施工中应做好防水施工,施工人员不仅要全面地落实好将防水保护工作,为使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得到提升,还需将施工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防水工作做好。在钢筋混凝土结构防水施工过程中,不仅需对建筑墙面进行防水,同时,还需落实好建筑地板的防水工作。

在实际施工中,需以外墙后浇带的实心球为主进行建筑墙面防水,通过对防水墙合理的布置,使建筑后浇带的干燥度满足实际施工需求,防止出现建筑墙面潮湿的问题。

要想取得良好的底板防水效果,可通过铺设防水卷材的方法,能有效避免水分渗入建筑底板,能使底板的干燥性得到保障。另外,为使建筑的底板防水效果得到提高,施工人员应对防水带科学合理地设置,对施工裂缝应及时采取有效方法进行修补,为取得防受潮效果,可将防水材料应用于实际中。

(二)模板施工技术要点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后浇带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按照相关规范将模板施工落实好,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存在很多浇筑施工位置,施工人员需结合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施工技术。与此同时,在模板施工过程中,应当对施工方案全面了解,熟悉模板施工的历程,之后将钢架安装好,再搭建好模板。

另外,如果模板搭建在5m以内,则需进行脚手架的搭建,需注意的是,保障钢架、脚手架的稳定性,使施工人员能安全地进行浇筑施工。

最后,施工人员在模板施工中应将防护准备工作做好,尤其要重视自己的安全问题,且在施工中需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使模板施工质量得到提升。

在模板拆除过程中,应预先制订好拆模顺序,需根据施工现场的温度掌握混凝土达到终凝时间,地板及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与实际需求相符。

(三)钢筋绑扎施工技术要点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主要部分还包括钢筋绑扎施工,施工人员在施工之前应检查钢筋材料质量,与此同时,还需严格检查钢筋的型号、尺寸,使其与设计图纸要求相符,只有达到施工设计要求之后才能使用。另外,在绑扎钢筋过程中,应注意这几点。

1、在钢筋搭建的长度末端,以及存在弯折的钢筋处,应当注意接头不能出现在构建较大的弯矩位置上。

2、在钢筋受拉处,弯钩可以由一级钢筋绑扎接头尾部作为标准,需注意不能采用二级钢筋作为弯钩材料,且在搭接位置上需要采用铁丝,目的是达到中间与两端的扎牢效果。另外,相关的指标应当与设计图纸相同,如受拉钢筋绑扎的搭接长度等,需使钢筋绑扎施工的质量得到保障。

(四)钢筋混凝土浇筑施工要点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还与浇筑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混凝土浇筑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施工人员应当要做好一些相关事项,如控制好混凝土的用量,合理的用量能够使混凝土拌制的有效性得到提升,所以,施工人员应从施工需求出发,合理地控制好混凝土用量,使混凝土强度得到提升。

最后,为使混凝土搅拌的均匀性满足实际需求,控制好混凝土搅拌时间也是不可忽视的部分。为使混凝土自身的强度得到提升,结束搅拌作业之后,应将混凝土放置一段时间,一般为1h。

(五)预制墙板吊装施工技术要点

首先应当清理外墙基础面,有效清除接触面的其他杂物,如灰渣、油污等,如果施工环境相对比较干燥,将外墙基础面清理好之后,应做好洒水工作,目的是使其达到湿润状态,但是不能过多地洒水,以免出现积水问题。在钢筋端头连接的地方,应注意不能出现翘曲的现象,为保证钢筋的良好使用,锈蚀污渍不能出现在钢筋表面。在外墙的放线工作之前,应了解施工图纸,需控制好外墙安装精度。为更好地检查钢筋位置,将插筋钢板定位器设置在墙身的顶部,将中心位置误差在3mm以内作为检查标准,外部长度、顶点标高误差也应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即15mm以内。

在把握外墙顶制构件拼缝的标高过程中,应结合施工图纸,采用垫片将找平工作做好。在实际找平工作之前,应采用墨斗做好垫片标示,并将抄测记录落实到位。为防止灌浆料溢出而污染外墙,应当将裂缝的粘贴工作做好,一般采用宽度为40mm的弹性XPE条进行处理,完成墙线的安装之后,需将XPE条的粘贴工作做好,应对橡胶棉条予以顺直,且厚度应大于墙下缝高,使漏浆问题得以减轻。在吊装墙板过程中,应将吊装梁利用起来,在起吊过程中需暂停1次,即起吊位置距离地面0.5m时,然后检查构件外观质量,并对吊环连接的方法进行观察,没有问题之后再接着起吊,为防止起吊中出现构件与预制墙板的碰撞现象,应注意保持匀速起吊。

另外,在起吊过程中,第2次停止时间为预制墙板平稳上升与楼面0.5m时,这时工作人员应对起吊的实际情况进行观察,然后缓慢地降落,还需观察下沉预留连接钢筋与准预制墙体底部钢筋套筒是否对准可采用镜子进行观察,确认无误之后,将预制楼板慢慢地降落,最后检查钢筋对孔情况。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建筑施工中广泛应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其能使建筑整体结构的牢固性得到提升,且有助于保障建筑施工的安全性。为使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得到提升,应当有效地控制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并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严格控制,以此为取得理想的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兴礼.建筑工程钢筋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开发,2021,48(11):75-76.

[2]许彤.房屋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1(05):112-113.

[3]马杰.探究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J].房地产世界,2021(08):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