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能力训练策略选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1
/ 2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能力训练策略选择

陆彩春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南宁市三屋小学,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语文是一门语言类学科,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衡量其语文综合能力水平的重要标准。在教学体制改革大背景下,我国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方面迎来了新的挑战,要想达到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就必须在教学模式方面进行积极的改进与创新。本文简单阐释了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性,并在训练教学策略方面提出了一些方法与建议,以期为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借鉴与启发。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能力训练;策略


阅读理解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与发展。经过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教师难以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习惯于将大量的课堂时间用于对学生进行知识传输,过度注重对学生进行字、词、句方面的讲解,导致语文阅读课堂显得非常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教师一般在阅读课堂上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的学习过于被动,只能在课堂上“拾老师之牙慧”,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进而导致阅读课堂教学质量难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理解训练,促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与提升是很多教学工作者们重点考虑的问题,也是本文接下来要讲述的主要内容。

一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性

首先,阅读理解是学生学习语文应当必备的能力,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素养;其次,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学生其他学科方面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性作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成绩水平;另外,加强对学生进行阅读理解训练,可以促使学生得到语言表达、沟通等方面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以及发展意义重大。

二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能力训练策略分析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积极良好的外在环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在阅读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要想真正学好一门科目,必须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之上,这样才能有更加长远的发展。对于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教学方面,教师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学生引入至阅读情景中,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找春天》的时候,传统的口述式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特点与优势,利用大屏幕对学生进行文字、图片或者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展示,也可以加入一些《春天在哪里》等应时应景的歌曲……都可以将学生的思绪迅速带入到阅读情景中,学生在语文阅读方面的兴趣也会逐渐得到提升。

(二)问题创设,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阅读理解训练的目标是对学生进行能力素养方面的培养,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发挥学生在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通过创设一些合理性问题,引发学生进行独立而深入的思考,让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阅读能力方面的培养。

例如,在教学《观潮》的时候,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之前提出几个问题,如“集有关潮汐、潮汛的资料,了解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分析文章的层次结构,找出文章的描写特点”,“找出或者归纳文章的主旨,理解并感受作者在文中想要表达的情感思想”……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学生们便具有了非常明确的阅读理解方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主动找出文中出现的生字与生词,能够有效抓住文章的写作特点与中心主旨,能够激发自身心中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这远远比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三)分组探讨,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习不能“闭门造车”,要想达到良好的阅读理解训练效果,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相互交流与合作,让不同学生的思维得到相互激发与碰撞,进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升学生的思考深度,促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与提升。

例如,在教学《落花生》的时候,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两个不同的小组,为学生提出“做人应当是像石榴还是花生?”的议题,让学生自由选择不同的立场进行辩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自由发表看法与观点,需要在深度层面进行思想的交流与碰撞,进而对文章内容产生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与理解,这在激发、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思维能力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性作用。

(四)归纳总结,注重对阅读规律反思

归纳总结是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流程与环节,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得到能力方面的升华,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更多的经验,进而掌握更多的阅读理解规律。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训练中,教师应当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例如,在阅读理解训练中,学生们通常会遇到“字词的欣赏”类题目,其具体对象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等,很多学生在进行欣赏分析的时候出现无话可说以及无字可写的现象,教师可以教授学生从“表层+深层含义、字词情感色彩、修辞表达效果”等方面进行着手,这样就会大大提升自身的欣赏分析效果;再比如,对阅读文本的表达技巧进行分析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以及结构特点等方面进行着手,进而从“具体手法+分析内容+作用效果”方面进行分析展示……当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与技巧之后,其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水平就会得到非常大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成长以及发展意义重大。身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深刻意识到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性,能够采取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问题创设,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分组探讨,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归纳总结,注重对阅读规律反思等具体性措施,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迮均亚. 小学语文中段教学阅读理解能力之优化策略[J]. 新课程(中), 2019, 000(001):177.

[2]秦菲.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策略的研究[J]. 语文课内外, 2020, 000(009):212.

[3]李乐. 浅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兴趣和分析理解能力策略[J]. 山海经:教育前沿, 2019, 000(010):P.1-1.

[4]庄旻洁. 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策略[C]// 2020年教育创新网络研讨会论文集.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