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商务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以重庆市九龙坡职业教育中心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9
/ 2

现代商务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以重庆市九龙坡职业教育中心为例

罗颖

重庆市九龙坡职业教育中心, 重庆市, 401329

【摘要】探索和构建新的课程体系能够促进现代商务专业群中各专业的协同发展;对现代商务专业群进行资源整合,更好地统筹分配实训设施设备,对实训基地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现代商务专业群中各专业具有相同的学科基础,能形成良好的师资队伍环境。

【关键词】现代商务专业群 职业能力 课程体系 平台+方向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关于实施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的通知》(渝职教成发[2018]8号)中“促进专业链和产业链的有效对接”的精神,采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专业群建设策略,重庆市九龙坡职业教育中心以电子商务专业为核心专业,计算机应用、会计、数字影像专业为支撑专业,构建现代商务专业群。

目前,学校还存在这样的情况,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会计、数字影像专业的课程体系、实训场地、教学资源、师资培训等方面有着较多的重叠,造成专业建设不均衡,教学资源浪费,原有的课程体系已经不适用专业群的发展需求,急需探索出一种能够适合四个专业协同发展的课程体系,解决制约学校专业发展的瓶颈。

一、现代商务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

(一)课程体系设计思路

在进行课程体系设计之前,学校组织现代商务专业群教师进行了企业调研,并撰写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的分析报告,根据企业岗位职责及要求来设计现代商务专业群课程体系。

根据对现代商务专业群的调研分析得知,电子商务企业岗位设置主要分设计、运营、财务三大典型工作岗位。如设计岗位,其工作主要负责网店文案撰写、商品拍摄、图片处理、海报设计、网店装修和Web前端设计,与工作任务对应设置了“商品拍摄”、“图片处理”、“网店装修”等课程,将职业能力分解到相应的课程中;再如运营岗位,其工作主要负责网店商品短视频拍摄、直播、营销推广活、客服,与工作任务对应设置了“商品视频拍摄”、“网络营销”、“网店客服”、“网店运营”等课程,确保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财务岗位的工作任务则对应“出纳综合实训”、“会计综合实训”等课程。

(二)基于岗位职业能力的现代商务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

在课程体系设计过程中,遵循“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工作素养—对应课程”五个不同层面的逻辑顺序,依据“企业岗位职业能力的需求”为培养原则,构建现代商务专业群的课程体系。

现代商务专业群课程体系由平台模块、专业模块和素质拓展三大平台课程构成。平台模块包括公共基础平台模块和专业基础平台模块,公共基础平台模块的课程为四个专业都要上的中职语文、中职数学、中职英语、职业道德与法治等基础文化课程;专业基础平台模块的课程则分别为四个专业的核心课程。专业模块课程则为四个专业的方向课程,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专业模块包括了视觉设计基础模块课程、商品拍摄模块课程、客户服务模块、网店建设模块、营销模块课程。

二、现代商务专业群课程模块建设

(一)课程模块建设基本思路

构建课程模块时,首先要根据要进行现代商务群相关行业企业调研,撰写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报告,设定现代商务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然后根据人培方案设定教学目标,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将课程划分到不同的课程模块内,之后再对专业课程群的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以及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建设。

(二)现代商务专业群课程模块的划分

在课程模块的划分上,各专业按照企业对人才技能和素养的需求情况,充分考虑课程之间的逻辑和互补关系,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以会计专业为例,将专业模块课程划分分会计素养模块课程、出纳模块课程、会计理论模块课程和会计实训模块课程。

三、课程模块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完善学业评价体系,实行学分替换机制

按照“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总体思路,实行学分替换机制。例如在课程学分中,不管是专业课还是文化课,学完一门算一门学分,然后按每门课程学完应得学分累计,只要在一定的时间内修足规定的学分,就可以获得毕业证书。学分替换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学生参与课外活动来补充自己的学分,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整合教学资源,共建实训平台

为更好培养现代商务专业群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学校将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资源整合,按照企业岗位职业能力的需求,重新组建校内专业综合实训室、电子商务工作室。与重庆泳洲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云客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合作,以实际项目为依托在九龙蚁聚众创公社对外承接项目,还可以派遣学生到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达到校、企、生多赢的目的。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

依托学校九龙蚁聚众创公社校企合作项目,将企业专家“请进”学校,让企业师傅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对学生进行现代学徒制教学,解决目前中职教师无法“走出”学校进入企业实践的困境。

(四)深入企业调研,进行教材改革

目前,我国中职教育存在“人才培养规格与行业(产业)转型升级及技术进步要求脱节”、教材知识点落后等问题。如果要及时跟上行业发展,承载企业用工的职业要求,实现中职教育的价值导向,需要组织企业专家、教学专家公共研讨行业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过程及职责,将这些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逐步缩短校、企、行之间的差距。

参考文献:

[1]郭燕萍.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的探索[J].人才,2014(10):81-82.

[2]陈晨.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及课程群建设研究[J].昆明民族干部学院学报,2016(02).

[3]冯燕.职业教育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17(34):390.

[4]徐国钰 尹四倍.基于专业群的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探索.[J]价值工程,2016(26)。


罗颖,女,汉族,籍贯:重庆市 生于:1983-09,工作单位:重庆市九龙坡职业教育中心,单位省市:重庆市,单位邮编:401329,职称:高级讲师,大学本科学历,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电子商务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