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对心衰者恢复心脏功能的临床疗效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4
/ 2

康复护理对心衰者恢复心脏功能的临床疗效研究

秀梅

(兴安盟人民医院,兴安盟 137400 )

摘要:目的:为了有效的恢复心衰患者的心脏功能,医护人员通过对心衰患者采取康复护理治疗方法。本文通过对康复护理治疗方法在临床具体应用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选自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我院内科接受护理治疗的100例心衰患者为本次分析研究对象。医护人员在护理治疗心衰患者时,采取常规的治疗方法,比如:通过采取扩张患者血管、采取相关利尿措施等方法,在常规护理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医护人员对对照组患者进行相关心脏护理健康教育,而对观察组患者采取康复护理教育。医护人员通过对两组患者在护理治疗过程中心率变化情况和6分钟内患者步行距离等相关信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医护人员在患者出院前一天,来对患者的心率进行检测,两组患者的心率与刚住院心率数据相比较都明显下降,但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值比对照组患者的心率值要低,具有对比性。医护人员在出院当天来对两组患者在6分钟内步行距离进行对比,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步行距离要远于观察组患者。结论:医护人员在对心衰患者护理治疗过程中,通过采取康复护理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心率值,提高患者步行时间和步行距离,有效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康复护理;心衰患者;心脏功能

0、引言

近些年来,心衰性疾病是我国临床常见的疾病。心衰性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运动能力较弱,从而导致患者心脏功能衰弱。因此,我国医护人员在对护理治疗心衰患者时,通过适当的结合康复护理训练的方式,来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和体能,恢复患者的心脏功能。本文主要通过对在我院进行康复护理治疗的100例心衰患者为分析研究对象,医护人员在对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治疗的同时,适当的结合康复护理训练,从而使患者可以早日恢复健康,具体分析研究内容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医护人员通过对100例心衰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基本信息进行调查研究,可以发现10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63例,女性患者有37例,患者年龄在64岁至75岁,平均年龄在72.23岁,患有高心病有43例,患有冠心病有29例,患有风心病有28例,医护人员在帮助患者办理相关住院手续后,需要安排患者拍摄CT、心电图,对患者心率进行检测,通过心电图检测出来的数据,医护人员结合相关工作经验和理论知识,判断出心功能属于2级的有64例,3级的有21例,4级的有15例。医护人员排除患者患有其他疾病,并且在征得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同意下,将这100例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各50例。医护人员对两组患者的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后,没有发现异常,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心衰患者主要是临床症状表现为心律不齐,因此,医护人员在传统护理治疗的基础上,还需要从患者的饮食、运动等方面来提高患者自身体能。目前,我国医护人员在护理在治疗心衰患者主要采取利尿和扩增血管的方式,在护理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自身恢复情况,适当的结合一些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嘱咐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应该食用少盐、少油、粗纤维、易于消化的食物。与此同时,医护人员还需要每天对患者心率数据进行检测,了解患者康复情况[1]

医护人员在对对照组患者护理治疗过程中,在采取传统护理治疗的基础上,适当的对患者以及患者进行相关心脏护理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和患者家属相关护理知识。而对观察组患者护理治疗过程中,还通过结合康复护理模式,根据患者住院前检测的心功能等级,合理、科学的制定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治疗方案,具体的护理治疗方案如下:(1)2级患者。患者办理住院后,首先要保证患者具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同时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适当的进行康复训练。例如:每天需要到室外进行散步,患者独自上楼,一天需要训练两次。医护人员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适当的调整康复训练内容,可以适当开展太极拳和广场舞等等活动。(2)3级患者。患者办理住院后,要经常卧床休息,同时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在病房内进行适当的走动、站立等等,每天4次,每次锻炼时间在10分钟左右。慢慢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可以适当的增加锻炼次数和锻炼时间,最终实现让患者可以自行站立和走路。(3)4级患者。医护人员要确保患者具有充足的卧床休息时间,医护人员需要每天对患者进行按摩,每天4次,一次10分钟左右,医护人员可以告知患者家属,关节按摩穴位。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让患者自行慢慢的活动关节,甚至可以在医护人员或者患者家属的帮助下,患者可以下床。医护人员根据患者康复情况,可以增加患者下床时间,从而实现患者可以自行坐立,自行站立[2]

1.3观察指标

医护人员在对心衰患者护理治疗过程中,每天对患者的心率、血压进行检测,将检测数据记录下来。同时,医护人员还需要对患者护理治疗过程中身体恢复情况进行记录。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主要通过采用SPSS 13.00统计学软件,对心衰患者康复疗效进行分析研究。

2、结果

2.1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功能分级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在护理治疗前,观察组患者心功能属于2级的有30例,3级的有12例,4级的有8例,而护理治疗后,2级的有10例,3级的有2例,4级的有4例,康复率为68%。而对照组患者护理治疗前2级的有34例,3级的有9例,4级的有7例,治疗后,2级的有20例,3级的有5例,4级的有5例,康复率为40%。通过数据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康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明显差异[3]

2.2血压、心率数据变化情况

医护人员在两组患者住院前,就对两组患者的心率和血压进行检测,并且将检测数据记录下来,在护理治疗过程中实时记录相关检测数据,通过对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变化情况,可以发现两组患者血压和心率都明显降低,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具体数据见表1所示[4.5]

表1 对两组患者护理治疗前后的心率、血压数值进行对比

组别

例数

血压

心率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50

97.96

96.13

100.27

88.29

观察组

50

98.34

96.38

102.64

80.86

3、讨论

随着我国国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心衰发病率也正逐渐提高。医护人员通过对心衰患者在传统护理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康复护理治疗,可以有效的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具有良好的临床使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单鑫.康复护理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2,31(10):1911—1913.

[2]黄淑梅.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 志,2012,31(7):1258—1260.

[3]施小春,曹伟新,吴蓓蕾.心力衰竭患者家庭关怀度与自我护理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0,16 (11):1249—1252.

[4]王桂霞.老年患者血液透析间期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分析和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 志,2011,30 (4):514—515.

[5]刘爱琴,王岩,杜巧.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血压晨峰与心率变异性及心脏重构关系的探讨[J].武警医学 ,2010,21(7):578—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