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等职业院校的文化育人功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31
/ 2


浅析高等职业院校的文化育人 功能

万丽军

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 辽宁 丹东 118303

摘要进一步发挥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功能,培养满足社会需求、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是新时代教育对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三全育人”改革的重要载体和抓手。本文从高等职业院校文化育人价值体现、现状分析以及文化育人途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育人功能

一、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体现

1、能够促进职业技能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深度融合

随着经济的繁荣发展,当今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标准也在不断提高,高职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技术能手,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之外,还应具备严谨专注、爱岗敬业、追求卓越的职业素养。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符合新时代社会要求的专业技术人才时,既要注重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还要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技能培养和人文素质培养二者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上,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不存在孰轻孰重。而高职院校优秀的校园文化在育人过程中能够有效促进二者的相互融合,这对于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2、能够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职院校通过文化育人不仅仅能够帮助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专业技能,更能够全方位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可以说,优秀的校园文化在育人过程中能够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学校通过采取科学有效、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文化的熏陶、感染和教育,不仅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和个性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和道德品质的提升。这对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3、能够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内涵建设是一个学校发展的力量源泉。大力推进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创建特色品牌,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文化育人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模式,是引领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一所学校文化积淀,办学品位,办学特色的体现。综上所述,一个学校优秀的校园文化育人体系能够有效地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发展突飞猛进,截止到目前,我国已经拥有职业教育学校1.13万所,在校生已经达到了3088万人,已经形成了庞大的职业教育体系。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重要责任和崇高使命。新时代高职教育的育人思路已经逐步由“技能培育为主”向“文化与技能并重”的方向转变,文化育人已经逐步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和主要抓手。但是我们在推进文化育人的进程中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开展此项工作所面临和急需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如部分高职院校对文化育人的本质和内涵模糊不清认识不到位,缺少顶层设计,育人机制不健全,文化育人载体单一,职业特色体现不明显等。同时许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和家长对新时期技术人才理解认识不到位,只注重技术技能的学习,而接受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观能动性不强,导致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知识贫乏,人文素养不高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文化育人工作的推进,急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三、高等职业院校文化育人的途径

1、要做好顶层设计,建立健全的文化育人体系

首先,学校领导层要对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的重要性有清楚的认识,要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操作实施。同时还要提高认识,树立校园文化全员共建意识。要想高职院校文化育人能够真正的发挥作用,达到实效,最主要的还是要以人为本建立至上而下的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健全的文化育人体系。

2、要强化“以人为本”理念,发挥学生在文化育人过程中的内驱作用。

“以人文本,育人为本“是教育的核心价值观。高职院校在推进文化育人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身发展需求,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多措并举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在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中主动接受熏陶和教育。同时还要鼓励学生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动参与者,引导他们在参与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我。

3、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抓好文化育人中的德育教育。

育德是教育的灵魂和核心,是当前社会对高校文化育人的基本要求。当下高职院校的部分学生中还存在知德分离、智德分离的现象。因此高职院校在推进文化育人的过程中,务必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将德育教育贯穿落实到文化育人全过程。努力为社会培养技能高超、品格高尚、人格健全的人才。

4、要突出职业教育特征,推动职业文化深度融入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工作中。

高职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为企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因此我们在推进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过程中,要在学校自身的文化中融入企业文化和职业价值,使高职院校的文化育人功能能够体现职业教育的特征。使学生在步入社会前就能在接受和参与学校文化育人的过程中更好地体会和感悟优秀的企业文化,培养职业操守。这为学生将来能够顺利融入社会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5、要搭建文化育人平台,进一步强化文化育人的载体建设。

(1)发挥课堂育人的主渠道功能。教师在文化育人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教师首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自觉强化课堂教学的育人意识,用好第一课堂,活跃第二课堂。尊重学生、注重差异,积极探索文化育人功能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文化育人功能。

(2)充分发挥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作用。在文化育人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校园网、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建设,通过学生喜爱和热衷的网络新媒体来进一步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从而营造健康向上、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

(3)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开展感染力强、教育意义深刻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文化育人的过程中,共青团组织能够有效结合青年学生特点,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文体活动、志愿服务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可以说共青团组织在校园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不仅仅担当了主要组织者的角色,同时对校园文化活动的主题内容、载体形式等都能够加以正确指导,确保了校园文化活动育人功能的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1]许红梅.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D]. 职业技术教育, 2008.

[2]刘娜 郭建刚. 以文化育人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D].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7.

[3]孔伟金. 一张蓝图绘到底 凝心聚力创一流[D]. 山东教育(高教), 2019.

[4]施卫华. 大学文化育人功能及实现路径研究[D]. 福州大学学生工作部处,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