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中推进小学思政课守正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4
/ 2

在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中推进小学思政课守正创新

阿依努尔 · 麦麦提

新疆和田策勒县固拉合玛镇小学 新疆和田 848301



摘要:小学思政课程的开展当中,不仅仅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的传授,更为重要的是要秉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原则,充分发挥思政课自身的作用和价值,引领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到知识的学习当中。本文重点阐述小学思政课程中守正创新的相关策略,以此更好的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统一性;多样性;小学思政;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根本,也是最为关键的课程。为此,在当前新时代小学思政课程的开展当中。要注重在统一性和多样性中推进课程的守正创新,以此发挥课程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基于教材内容,开展统一性教学

小学思政课程的开展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核心,基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构建相关的课程内容。在当前时代学生应该遵守德育理念,在教材当中以学生的实际为载体,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在教材的设置当中更加注重图文并茂,以形象生动的形式让学生理解思政课程的内容,也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在教材当中所涉及到动画、生活照、提示语等比较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能够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融入到知识的学习当中。同时。在教育教学中教也要对教学知识内容进行精心的组织设计,引导学生通过相关的活动设计相关的知识内容,从而达到提升教育教学效率的目的。为了更好的做到统一性,在小学思政课程教学中要能够做到深层次的挖掘教材内容,以此发挥教材的作用,提升教育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课间十分钟》的相关知识内容时,要能够对教材内容进行次的挖掘,并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联,以此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可以设置如下的教学环节,首先是激趣导入,可以通过对话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到课间十分钟所有的含义,并从学生的实际生活挖掘资源,对于教育教学内容有所丰富。此外,紧扣主题让学生体验快乐的校园生活,将学生的课间十分钟拍成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观看课间十分钟,同学们都在干什么,从而让学生有更加深层次的认知,也让学生认识到在短短的十分钟之内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从而引导学生更加科学的利用课间十分钟。

二、基于“实”、“新”落实小学思政的守正创新

随着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提出,在当前小学思政课的开展更多的是师生共同参与,在丰富多样的课程内容当中引导学生习得相关的知识内容,学生作为较为独特的个体,本身具有自己的生活环境,要着重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并引导学生进行感受和体验。通过引导学生与教材生活之间的碰撞,能够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从而丰富教育教学资源。在教育教学中要及时的捕捉到在课堂当中生成的一些动态资源,并通过引导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及见解,也在交流讨论的过程当中提升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例如在学习《挑战第一次》的相关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相关的资源引导学生应用体态语言、手势,在课堂上之间进行互动交流,及时的解决在教育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巧妙地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在教育教学中教师需要对教学活动进行预设。要能够做到环环相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学习当中,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教师也要及时关注每一位学生,及时的捕捉课堂资源,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并利用具有价值的生态资源引发学生的共鸣,提升教育教学效果。小学思政课教学中要能够认识到品德来源于生活,要注重从课堂实际进行出发,也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当中去体验并对知识进行实践,这才是实践课学习的本质。要能够将思政课的知识内容延续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并在实际生活当中进行体验,要能够认识到知识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要引导学生通过将课内知识和科学知识相互融合,有所感悟,转变成自身的思想,并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并将知识落实为学生的外在行为表现,通过这个过程也能够更好地促进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小学思政课课后是课堂教育教学的持续跟进,要注重将课内和课后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对知识内容有所感悟,深化对知识的学习,真正转化为自身的实际行动。

三、坚持多样性和统一性,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小学思政课程的开展不仅仅局限于课堂的40分钟,也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认识,对于知识的学习也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当中,注重将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融合。例如在学习《安全知识》的相关知识内容时,在教育教学中可以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融合,对学生进行道德方面的引导,并设计相关的实践作业课程,例如可以让学生制作交通安全宣传员的相关安全标语,要能够认识到课后活动是思政课程的一段延续,更是学生践行道德的一种有效的途径,以此更好地促进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小学思政课程主要是通过理论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培养,基于小学生本身所具有的认知规律,在教育教学中要注重为学生讲解相关的理论基础知识内容,并让学生透彻的理解。同时要能够将相关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只有在实践当中才能够对于理论知识内容有更加深层次的认知,将知识进行落实,从而更好的完善所学习的知识内容。小学思政课堂当中在教学目标、内容以及方式方法的应用当中有统一的要求,但是在教育教学中也要能够基于本身学校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采用多样化方式方法。在小学思政课程教学中,教师要能够以教材作为依据,强化讨论交流,从而更好地提升教育教学效果。通过将多样性和统一性相互结合,可以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促进学生能够体会到思政课堂的魅力,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结语

总之,在当前小学思政课堂教学中要能够基于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原则开展教育教学,以此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相关的知识内容,实现教学目标,并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互融合,提升教育教学效果,也为后续的学习积累相关的经验。对教学知识内容进行精心的组织设计,引导学生通过相关的活动设计相关的知识内容,从而达到提升教育教学效率的目的。为了更好的做到统一性,在小学思政课程教学中要能够做到深层次的挖掘教材内容,以此发挥教材的作用。在小学思政课堂教学中,还要不断地探索相关的策略,以此更好的促进思政课堂的守正创新,提升教育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蒙运芳.欠发达地区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困境及对策[J].大学教育,2021(06):10-13+22.

[2]李拾金.谈小学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的途径[J].家长,2020(18):32+34.

[3]梁营章.小学思想政治课儿童视角研究与实践[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0,6(01):107-113.

[4]毛彦荣.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思政课中的应用[J].家长,2019(30):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