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评价制度改革与“美育进中考”——实施前期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5
/ 2

美育评价制度改革与“美育进中考”——实施前期研究

任士杰

黑龙江省大庆市庆新中学 163114

摘要:美育是我国教育方针规定的五大教育内容之一,也是人全面发展所必备的内容。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中学将目光放在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学校美学教育的人力、师资、设施、环境条件等都存在着严重的不足。2020年,我国正式提出美育进中考,这也为中学美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推动作用。而想要促进美育工作的发展,发挥美育对于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首先要完善美育评价制度,建立美与教学考核制度,提升教师对美育教学的重要性,进而在日常教学中践行美育教育。

关键词:美育;评价制度;中考


  1. 美育进中考的必要性


  1. 提升教师对美育的重视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教师“成绩为王”的观念普遍存在,教师也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生成绩的提升上,而对于德育、体育、美育则缺乏关注,占用相关课程的情况仍然十分普遍,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无疑是不利的。另一方面,家长乃至整个社会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期望过高,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中高考中,虽然有很多家长是重视学生全面发展的,但面对中高考的重压,也不得不妥协。因此因作业太多、学习压力过大学生无法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情趣。

而“美育进中考”政策则能够直接将美育与中考挂钩,与教师和家长最关心的升学问题建立关联,美育成为中考的一环,美育成绩也成为学生提升中考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家长不得不关注美育进而注重培养学生的美育能力。


  1. 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育是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上世纪初,蔡元培先生就提出要把审美教学独立于各类学科当中。美育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审美能力、欣赏水平和美感品质,而这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都起着重要的影响。回到中学课程来看,美育实际上也和各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语文要求学生能够领会汉字的结构美、文章的语言美、诗歌的意境美;体育要求学生能够了解人体的健康美和形体美等等。这些都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美学基础和审美能力,仅凭教师单纯讲授知识点显然是达不到的,还需与各学科相互渗透机制的影响下,将这种审美能力延展至各个学科,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1. 有利于丰富学校的教学资源

美育进中考意味着美育不仅仅是个别学校的特色,而是成为中学常态化的教学内容。美育进中考政策提出之后,要真正普及开来,落实到每一个中学校园之中,而对于那些经济比较落后,教育资源匮乏的学校,国家和政府也必然会加大教育资源的倾斜力度,提升对这些学校审美教育资源的供给,进而形成全覆盖、多样性的美育教学,真正实现教育公平,这对于丰富学校的教育资源也将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1. 中学美育评价考核的途径和方法

(一)明确中学美育教学的责任制

美育进中考制度的提出,要求学校在整个四年的中学教学中,都必须按照规定完成自己的美育教学任务,并作为各学校对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履行的教学任务予以总体和分阶段的量化指标。另外,应形成中学美育教学评估制度。完善的美学教学评估适度是促进各大中学贯彻落实美学教育的重要保障。


  1. 建立中学美育教师队伍建设与硬件设施的考核制度

美育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人才队伍的培养,教育行政主管应当按照学校的规模,提出明确的美育教师队伍要求,尤其是要建立和健全相关用人机制、分配机制,以此来吸引美育教师、留住美育教师、提升美育教师整体素质,使中学美育师资力量逐步成长壮大。

另外,也要加强对美育环境和教学设备的考核。美育进中考政策的提出,反映出了国家对于中学美育的重视,从宏观角度来看,将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与塑造健全人格的教育相结合,将加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培养人的基本素质联系起来,中学美育教育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1. 建立中学校内美育教学的考核评价机制

当前,我国正处于升学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过渡时期,中学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比较严重,美育素质缺失、美育能力不足、美育经验匮乏的问题普遍存在。学校是实施美育教育的主体,教师是开展美育教育的核心人物,想要充分做好美育教育工作,仅仅靠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宏观调控是远远不够的,学校内部也必须建立起一套相对完善的美育考核机制,进而逐步扭转中学对美育教育缺乏重视、美育教育质量不高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中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展开工作:


  1. 针对美学教育,制定系统教学方案。将美育教育的目标分解在各个学科当中,分散给给一个任课教师,并将美育教学的开展效果与学校的工作责任制、奖励方法、利益分配挂钩,确保美育教育在实施过程中能够有章可循。

  2. 建立美育学习的分阶段考核机制。美育进中考政策的是时候,对学生的美育学习情况进行验收,已经不是靠学校和老师的“自觉”,而是和其他学科考试一样,成为了一种“必需”,为此中学首先应当对美术课程进行严格的考试,这也是有经验可依的,例如成都市锦江区已经连续两年对中学音乐进行统一考试,很好地提升了中学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水平。通过考核的方式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校的教学效果进行验收。在考核过程中,要明确美育科目的考核内容,应包含美育基础知识、审美能力、美的道德修养等多个维度,并将美育成绩与学生的评奖评优、升学相挂钩,任何学科成绩即便再优秀都不能替代美育成绩,使美育成绩不合格的学生不能马虎过关。

实行单独的定位管理考核。在美育进中考政策出台后,美育教学已经不仅仅是教学的个人技能,而是每一个中学教师都应当履行的职责,而不同学科在进行美育教育时,由于学科特点的不同,其美育渗透的方式也有所差异,因此学校有必要实行单独的定位管理考核。例如语文的诗词鉴赏、阅读理解、文言文阅读、作文都与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密切相关,审美潜藏于教师标准的口语、幽默的教学方式、工整的板书、富有情感的语言表达当中,一名出色的语文教师可以用漂亮的板书让学生了解汉字的形态美、用诗意化的语言让学生感受汉语的独特韵味,这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这些都可以作为语文美育教学的考核依据。

参考文献:


  1. 从“以美养德”到“以美育人”——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美育历程的反思[J].严一平,2021(10):12-13

  2. 满梦翎.广西中学美育课程现状与改革策略分析[J].戏剧之家,2021(7):48-49

  3. 李优治.美育润德,德育孕美:中学“美·德”教育实践探索[J].今日教育,2021(4):98-99

  4. 袁凤仪.回归美育的中学语文写作课程[J].中学语文,2021(9):74-75

  5. 王大禹.中学美育现状及策略分析[J].参花(下).2020(6):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