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应用与组织结构变革的互动模式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08
/ 2

信息技术应用与组织结构变革的互动模式初探

亢少帅

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实验中学

摘要:新课改以来,人工智能已经融入到了课堂当中,各教师纷纷进行教学改革,合理调整自身的教学重点,将现代化的技术融入到课堂实践当中,改良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基于对教学管理组织结构变革策略的探讨研究,首先要明确教学管理队伍组织结构的现状,然后与其中内容相结合,对教学管理组织结构创新改革的策略进行分析。本文共总结了三点内容,希望能够为有关人士提供帮助。

关键词:教学管理;管理组织结构;创新改革


随着教育领域近几年来的深入改革,学校不仅需承担传授知识的责任,教学管理质量也得到了社会各级的广泛关注,其作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基础,管理组织结构的合理性与完善性必须要得到保障。此外,教学管理组织结构的实际情况,能够对学校管理水平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新时代下的管理不同于以往,我们必须要与时俱进,推动管理组织结构的及时变革,才能在发挥管理工作全部作用的基础上,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


1、教学管理队伍组织结构的现状

1.1年龄结构不够合理
现如今,我国多数教学管理组织都存在老龄化的倾向,受到管理人员大部分为中年或以上人群的影响,教学管理组织的整体氛围比较严肃,在年轻管理者占比较低的情况下,许多创新理念与创新方法都难以得到真正落实,不利于现代化管理质量的提升。

1.2组织结构的传统性较强

根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很多学校现行的教学管理方式,都是从校长室部署开始,直至备课组的层层落实。经实践证明,由于此类多级管理体制的传统型较强,即使各个部门都有明确的分工,但在层级多、流程繁琐复杂的情况下,横向交流与协作的效果较差,增大阻隔与冲突事故出现的机率。

1.3没有成熟的规划与目标

为使教育均衡发展得到保障,我国部分已然认识到了干部交流的重要性,实践证明各个学校间的干部交流,能够为教学管理质量的提升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学习了解更多专业知识的情况下,推动管理工作有针对性的顺利展开。另外,对管理者的培训力度也远远不够,学校需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为管理人员提供定期培训的机会,在及时更新管理理念与管理方式的基础上,确保规划与目标制定的成熟性。


2、教学管理组织结构变革的策略

2.1加大建设教师梯队的力度

现如今,为保证教学管理组织结构作用的真正发挥,生机与活力的及时注入非常重要,精力充沛、年富力强,且具备高度热情的年轻干部,能促进管理组织有效升级与改良。所以,学校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也需要提升对此现象的重视程度,在使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以及评价激励制度得到合理创新的基础上,推动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此同时,相关人员还需注重对教学管理干部的培训,尽可能提高年轻干部的管理水平与整体素质,科学增强优秀年轻干部的工作内容,使其得到充分的锻炼,督促其快速成才,承担起教学管理工作中的重任。学校需努力创建良好的成长环境,使年轻干部能够在包容、理性以及开放的氛围中提升自我。另外,相关人员在进行人才选拔的时候,必须要做到对管理干部年龄、专业以及智力结构的充分考虑,务必使教学管理组织结构稳定性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推进教学管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1]。

2.2明确系统培训的重要性

新时代下的教学管理,相对来讲具备极强的复杂性,而适当的专业培训,能够在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基础上,使教学管理组织结构更加合理。学校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以系统管理知识、学校课程建设、岗位业务、人际沟通能力这一顺序为根据,实现对管理人员全方位的培训。另外,相关人员也可以根据管理人员具体情况,为其选择最符合的培训方式,例如外出考察方式、集中面授式、以及网络在线式等。此时相关部门可以创建完整合理的教学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在确保内容与培训方式有效性的基础上,构建课程培训菜单,如此一来,即使层次不同的教学管理人员,也能使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
除此之外,相关人员需注意将岗前培训的及时加强放在首位,在对教学管理人员进行科学组织的情况下,使其接受教学管理理论学习,并保证科学性与理论性。然后,加大岗位培训的力度非常重要,短期培训课程可以定期集中展开,在确保教学管理实践技能有效传授的前提下,推动其业务能力获得真正提升。学校还可以鼓励并支持教学管理人员自主培训,在定期组织校际经验交流的同时,为其专业知识面的开拓提供推动力量[2]。整个教育系统需要重新审视信息技术课在课程设置中的作用,需要将其摆在战略地位,培养能够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青年学生。因此,要想成功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需要转变教学理念,这是后续变革的基础所在。

2.3丰富信息技术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课的制定课本内容实在有限,若想将教育理念更好地贯彻,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由发挥,可以结合当前信息技术热点,采用网络视频等形式,形象生动地向学生展示当前网络技术的发展方向,让学生全方位领略到技术的魅力。教师还可以结合一些权威且有趣的课外读物,将其融合到教案设计中去,比如说在logo语言学习课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借助游戏形式,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掌握编程语言,不仅可以学会指定内容,还可以扩展学生的想象力,而不是为了学而学。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让整个教学过程富有动态性。首先是知识导入,采用视频或动画,或者是请学生一起做小游戏,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其次是重点知识的讲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基础上,有机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结合多媒体进行多种形式的展示;最后要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由教师根据课程目标给出任务要求,让小组同学一起完成小组任务,并进行评比,来激励他们主动去探索,去学习。

2.4培养学习兴趣

在教学模式的变革中,不能只关注教师的改变,还应调动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通过课程内容的延伸,来让学生了解到信息技术的奥妙,从而真正喜欢上这门课程。比如说,在动画制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给出主题让学生自由创作,不仅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也提升了动画制作技术,另外教师还可以播放有趣的技术视频,让学生感受科技的神奇之处。


3结束语
  人工智能是当前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新趋势,要从生开始抓起,培养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教师要做到合理引导,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要一味地去灌输,创新性地将课本内容传授给学生。教师的教学要基于课本,但又不局限于课本知识,逐渐让学生在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在吸取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动力,为学生今后的信息技术学习打下比较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海龙.“互联网+”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
[2]张海龙.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课程创新教学模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7)
[3]徐薇薇.信息技术课程与研究性学习课程整合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观察,2019(33)
[4]徐海婷.基于信息技术的探究型课程教学实践[J].新课程研究,20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