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反射》教学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6
/ 2


《光的反射》教学设计

鲁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三章《光现象》第二节

王志华

山东省威海市第七中学 264200

【课程标准】

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

【教材分析】

光的反射现象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而光的反射定律是光学的重要定律,是理解平面镜的基础,是本章的重点知识,是理解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本节课集物理现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知识应用于一体,对本章的学习乃至初中物理光学部分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

初三的学生对生活中的许多光的反射现象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但由于刚接触物理不久还不了解学习物理的方法、概念以及实验探究过程中的要求也不清楚。比如:构建物理模型的学习方法,实验探究中的提出猜想,实验评估中重复多次实验的目的等等。

【设计理念】

1.体现物理来缘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理念。

2.通过有趣实验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学习

的快乐。

3.采用小组合作进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光的反射现象。

2.了解法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以及入射角和反射角。

3.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知道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4.通过实例,知道并辨别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实验,体验并学会科学猜想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探究环节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科学精神,结合十九大精神,利用光的反射制作激光五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光的反射规律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光的反射定律

【教学过程】

引入:

引入实验: 手电筒显示一束光,问:光线始终沿直线传播吗?你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其射向屋顶吗?

学生利用老师手中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得出光可以在物体表面发生偏折,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小活动,让学生参与课堂,调动学生积极性,并引入新课

新课教学:

模块一:光的反射现象

环节一:认识光的反射现象

1.提出问题: 你知道光在什么时候会发生反射吗?

演示实验:光的反射现象(倾斜程度大一些)

1.激光笔在空气中照射平面镜,观察有没有看到光的路径,得出可以借助于其他介质来显示光的路径,告诉学生此时介质的作用相当于光屏。

2.激光笔斜射入有烟的鱼缸中,让学生观察有没有看到反射现象。并左右移动激光笔,让学生继续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总结光的反射概念:当光照射到物体表面时,一部分光会被反射回去的现象。

认识光的反射表示方法

617763a24f54c_html_ee356ff15edd64c3.png 物体表面称为反射面,射向反射面的光叫入射光,反射回去的光叫反射光,描述光要用光线来表示。入射光用入射光线表示,反射光用反射光线表示。





环节二:生活中的反射现象。

生活中,反射现象无处不在。你身边有哪些关于光的反射的例子呢?

学生一边举例,教师一边给予肯定或引导、补充,使课堂教学气氛活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最后以微视频展示生活中的反射现象。

设计意图:科学具有两面性,了解光的反射现象的利与弊

模块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环节一:1. 演示与观察光的反射现象,提出问题:找到反射光线的位置

PPT展示一条入射光线,让学生寻找反射光线。

学生利用老师准备的器材模拟光的反射现象。

617763a24f54c_html_28f9347d9077be3d.jpg




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三组,利用希沃拍照功能,及时拍照上传,并提出问题:你们认为哪个是正确的呢?让学生自己在模拟光路过程中都注意了哪些方面,作为提出的猜想。

设计意图:通过模拟光路,要确定对错,为下边探究实验做铺垫

2.根据环节二中提出的题,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教师整理在PPT中。

⑴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在同一平面内

⑵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 学生选择器材,设计实验方案。

⑴先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器材,展示过程中,由已经选好的小组现场介绍一下器材的作用帮助理解,从而解决器材选择问题。出示友情提示:任何时候都不能用激光笔照射眼睛。

⑵小组讨论,制定实验方案。教师巡视指导。

⑶ 小组展示交流发现。 交流完毕,其他小组继续完善,直至方案可行。

展示要求:每组2人上台展示。可以一人解说,一人展示。

4.学生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要求学生及时记录自己的数据与发现。

5.分析与论证,得出结论。

学生分析自己的数据,交流发现。

教师总结:光的反射定律。

PPT展示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

传授快速记忆的方法:①三线共面 ②两线分居 ③ 两角相等

探究评估:

1.光的反射定律是咱们同学经过多次实验得出来的,所以具有普遍性。

2.先有入射再有反射,所以描述规律时以反射开头。

补充:简要说明一下,垂直入射时,反射角=入射角=0°,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方向相反。

设计意图:让学生熟悉实验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与分析概括能力

617763a24f54c_html_b8d5a27c7e7902b0.png 固练习:




环节二:光路可逆

617763a24f54c_html_306fb87e0838af30.jpg 小游戏:找眼睛。




要求: 学生找到对方的眼睛,做出Ok姿势,你们俩谁先看到对方的眼睛呢?

学生谈体会,说明了什么问题?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教师演示光路可逆,得出: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模块三: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演示实验1:用手电筒分别照射白板和平面镜,观察现象。

617763a24f54c_html_ebab126c26019436.png 手电筒在平面镜和白板前方移动,体验刺眼的感觉。





提问:为什么会发生两种不同效果?这两种反射有什么区别?

教师演示3:平行光束射向平面镜和自制反射面。


617763a24f54c_html_20ab591d88120b06.png617763a24f54c_html_171a8bfeead3b772.png




见证奇迹的时刻:让学生亲观察器材,并说出反射面有什么不同。

教师总结: 镜面反射:反射面光滑

漫反射:反射面粗糙或凹凸不平

PPT展示:

1.平行光束发生镜面反射与漫反射的光路图,总结镜面反射与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镜面反射刺眼的原因。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物理理念。

总结:小组讨论本节课的收获。

作业布置:调查自己住房周围的光污染现象,结合本节课的学习提出合理化建议。

拓展提高:利用本节课学习,做出激光五星,向十九大献礼!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及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617763a24f54c_html_9aabd65356736a87.png 书设计 第二节 光的反射

一、光的反射现象

二、光的反射定律

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三、镜面反射、漫反射

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