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互动教学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7
/ 2

初中道德与法治互动教学浅析

张资生

湖北省利川市忠路镇初级中学 445409

摘要:文章从互动教学的内涵和意义入手,分析了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深入探究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道德与法治课互动教学效果的对策: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加强教师自身的修养;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营造平等、友好的学习氛围。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互动教学;师生关系

实践表明,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良好的互动能引发学生的质疑与思考,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极强的实践特征,它以引导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旨在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教师在课堂运用互动教学模式,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促进“知行合一”有着积极作用。

一、道德与法治课互动教学中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教师存在“重智轻德、重知轻能”的教学观念

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由于教师仍然受到“重智轻德、重知轻能”教学观念的限制,课堂教学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内心感受,忽略了学生的主观体验,所以出现了独裁化的互动模式,教师还是课堂的主体,学生的地位被弱化。

(二)教师对新课改与互动教学的认知不透彻

由于一些教师没有透彻地领悟新课程改革精神及互动教学的内涵,所以只是简单地将传统“一言堂”模式改为“多言堂”,这种教学方法只是表面热闹,学生无组织、无纪律,随意发言,不仅没能调动他们积极思考,还可能扰乱课堂教学秩序,影响互动教学的效果。(三)学校领导没有充分重视互动教学的开展

个别学校领导对互动教学开展情况的关注度不足,缺乏对教学改革的充分重视,所以导致一些教师也放松了教学要求,只有上级领导检查时才临时采取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但是在日常教学中却很少落实互动教学策略。甚至有些教师在公开课上提前给学生安排互动话题,让学生配合自己的课堂“表演”,这种互动教学有名无实。再有,学校更多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重视教学结果却轻视教学过程,教师为了个人考核结果只能以提高成绩为重,而课堂互动则可有可无。

二、提高道德与法治课互动教学效果的对策

(一)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转变教育观念是教育改革迈出的第一步,观念决定了行为。发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互动教学的作用,教师要转变“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着眼于当前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与新方向,从应试教育过渡到素质教育,既要关注教学结果,更要关注教学过程,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能力素质,这些好习惯将伴随他们的一生。在新型教学观念的指引下,课堂教学不再是灌输理论知识,而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让他们在质疑与思考中获得成长,发展初中生的聪明才智与个性。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一框“中学序曲”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发挥互动教学的优势,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告别小学生活,踏进初中校园的感受,通过彼此之间的互动交流,可以更好发挥道德与法制课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二)加强教师自身的修养

教师的自身修养直接影响了互动教学的效果。在课堂上,教师是各种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与合作者,教师的科学引导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互动教学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能力及个人素质都提出一定要求,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教出高素质的学生。首先,教师要提高自身品德素质修养,给学生树立模范典型,成为学生学习的好榜样;其次,教师要完善知识储备结构,用知识武装头脑,用知识带动学生;再次,教师要善于总结与反思,提高自我学习能力,通过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课堂氛围中学有所获。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三课第一框“认识自己”时,教师就需要查阅相关资料,分析“乔哈里视窗”理论,然后向学生详细介绍,让学生知道不断探索自己、发现自己、发展自己,就可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三)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课程改革一直强调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如何把握“平等”的尺度,值得每个教师深入思考。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创造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轻松、民主、自由的环境中学习与互动,对培养他们的健全人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非常重要。教师要放下自己的权威身份,融入学生队伍中,以生动的表情、亲切的语言和温柔的肢体动作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让学生愿意吐露自己的心声,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交流,这也是“教学相长”的表现。另外,互动教学不能以教师为中心点,而是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让他们在互动中获得启发、鼓励与鞭策,进而将互动的收获转为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丰富的情感体验,这才是道德与法治课教育的成功。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七课第二框“爱在家人间”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谈一谈他们对爱的碰撞的感悟和理解,同时,教师也可以结合自己教育子女的亲身经历,通过与学生进行互动,营造师生互动的氛围。

(四)明确教学内容与目标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是高中政治的基础,该学科涉及内容广泛,如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对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塑造完美人格起到重要作用。教师要充分了解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学方案,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在课堂上,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体现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挖掘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积极与同学、老师交流和讨论,融洽的课堂互动环境缓解了学生的压力感,他们畅所欲言,进而加深对理论内容的理解与运用。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八课第二框“敬畏生命”时,教师就要围绕教学内容,尽可能多地收集一些能引起人们对生命进行思考的事例,通过典型事例的示范作用,进一步增强学生敬畏生命的意识。

结束语

总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要重视互动教学,以先进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改变封闭、沉闷的课堂氛围,通过多元化的方法激起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热情,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与探究讨论的机会,以互动增强课堂活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