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个体特征 开发生命内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5
/ 1

尊重个体特征 开发生命内在价值

徐莹

黑龙江省抚远市前哨学校

教育的美是一种舒缓的美,不见立竿见影之效,却在静守花开之时享受淡淡的幸福。然而,教育的过程并不会一帆风顺,遭遇“卡壳”的时候,也是考验教师耐心和意志力的时候,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教师应该不断锤炼自己的勇气和耐心,让学生得以扬帆远航。

十年前我怀揣教师梦来到前哨学校,以满腔的热情迎来我的第一个教学班。我不仅是他们的语文老师,还是他们的班主任。这个班级比我想象的要差很多。不仅学习习惯不好,连家庭环境也是参差不齐,单亲家庭,留守儿童也不在少数。

卢同学就是来自这样家庭的孩子,他的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父亲又重组了新的家庭,他一直在爷爷家。爷爷奶奶都是农民,大字不识,对他的学习一点忙帮不上。家庭条件也是不好,到春种秋收时还得忙着地里的活,孩子的学习几乎管不上。再加上他从小就缺失母爱,很多生活习惯也不好。每天衣冠不整地上学,就连鞋带也得我经常提醒他系上。同学们也都避他远之,嫌弃他不卫生。上课溜号,回家不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一直都是倒数几名。

面对这样一个棘手的问题生,我开始多管齐下。比如,晚上放学留他辅导功课,让同桌或者组长上课时常叮嘱他不要溜号,与他爷爷奶奶交流……我觉得我为他付出很多精力和耐心,以为他会有所好转。可是事与愿违,考试成绩单上,他还是那个倒数几位。那时,我觉得好失望,感觉自己的付出都是在浪费时间。这还不算,随着年龄的增长,脾气还大了,竟然与别的同学打架。他的家长总开导我说,我家孩子智商就这样了,没娘的孩,就让他这么混下去吧。他才上三年级,未来的日子还长着呢,就这样放弃他,不管不问,听之任之。他的未来会怎样?我几乎不敢想象。

于漪在《教育魅力》一书中指出“教育必须关注生命,开发生命内在价值,寻求生命的意义。”“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对于学困生的教育,不应该只关注他的学习成绩,还应关注他的思想。于是,我开始改变策略。

我先做了个家访,到他家里深入了解孩子的表现。老俩口说这孩子很孝顺,知道爷爷奶奶岁数大了,经常帮助他们干活,就是回来晚一点,也要先打个电话说明原因,怕我们担心。他们还说这孩子很可怜,刚出生,因为难产导致缺氧,致使脑部发育迟缓。所以,直到现在说话还有些口痴。再加上从小就没有母亲精心的照顾,生活方面也是邋遢。因为他这样,总是让人看不起,总有同学嘲笑他,他不服气,才总因为这样的事情与别的同学动手。原来如此,可是他从来没有向我说过有人欺负他,可见他有很强的自尊心,也能看出他是多么的不信任我,我之前对他的努力根本没有博得他对我的信任,我太失败了。他也不是同学口中说的那个顽劣的坏孩子,这是我教育的疏忽。

至此,我开始用欣赏的角度去关爱他,而不再是纠正错误的态度。我发现他的优点很多。他很愿意无私地为班级做贡献。愿意举手回答问题。虽然有时是错误的,我也不会像过去那样没好气的说他,而是鼓励他,如果你们都答对,那老师还讲什么呀!他最可贵的品质就是诚实,以前不完成作业是因为他真的不会,但是他从不会去抄别人的东西来应付老师。我发现以前他没完成作业时,我会很生气,但是现在我反而觉得是好事,因为我知道他哪部分知识不会。他也会主动跟我说,老师这个题我没写,因为我不会。你能帮助我吗?当我换一种态度去欣赏他时,我发现他身上的缺点竟然可以是优点。而且,他也感觉老师对他的微妙变化,不仅习惯好了,就连成绩也提高了。

记得一次公开课,他给听课老师留下深刻印象,虽然口齿不清,但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课后,主任找到我说“这个特殊的孩子一年级时就让我印象深刻,我以为他会是学困生,没想到两年来,你不但没有放弃他,反而让他变得比以前积极开朗了。”主任的一席话,很让我感动,也使我信心倍增。或许与优等生比成绩他还差一大截,但是就为人,现在他已经升入初中,但是我也有信心他仍然是个好孩子。

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缺憾美,因为我们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金榜题名。但我们可以通过教育,让这些稚嫩的孩童,走上正确的人生轨迹,并能朝着自己的梦想追逐、打拼。“绿叶们”正等待着教育园丁们去发现他们的美。教育的智慧无处不在,让我们都做一个会欣赏花卉艺术的教育者,让每个生命都拥有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