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职生恋爱心理的教育与引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9
/ 2

加强中职生恋爱心理的教育与引导

吴旭剑

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

摘要:近年来,国家不断提高对教育体系的要求,也越来越重视教育环境,相关实践证明教育环境能够在学校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我国教育体系中中职教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开展中职教育时,因为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恋爱情况很难避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环境,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将结合中职生的恋爱心理,探讨加强中职生恋爱心理教育与引导的措施,希望能够为教师解决中职生恋爱问题提供一定借鉴,保证中职生学业和人格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职生恋爱心理引导;教育


近年来,人类的生物性成熟年龄越来越小,导致很多少男少女相互爱慕、相互吸引,这是重要的青春期性成熟标志。对于中职生恋爱问题,一味禁止或者默许都是不对的,只有有效的教育引导才是正确的。因为中职学生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心理,而且其生活阅历和认知水平不足,往往无法对恋爱中的矛盾进行有效处理,更无法承受恋爱的挫折,所以经过多年实践证明,中职生恋爱极易影响学习、前途以及身心健康,并且容易有堕胎、轻生等危险行为存在。学校和教师禁止中职生谈恋爱难度非常大,有时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亟需探索出行之有效的中职生恋爱心理教育与引导策略

  1. 中职生的恋爱心理

  1. 好奇心理

中职生正处于身体发展的关键时期,因为生理发育越来越成熟,导致他们很容易有性亲近和性冲动的情况产生,并且在这个阶段两性之间拥有更强的吸引力,两性之间会更加关注异性的态度和行为,正是由于产生了这种意识,激发了中职生的好奇心理,最终导致中职生出现恋爱的情况[1]

  1. 跟风心理

在中职生的生活和学习中,他们会对他人对自身的看法非常重视,例如他们会对自身的穿搭和发型非常重视,并且经常会模仿他人,如果什么类型的穿搭和发型在校园流行,那么跟风的人会越来越多,在中职生恋爱过程中也同样如此。通过研究发现,在中职教育中,如果一些学生有恋爱行为出现,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他学生的心理,使他们对恋爱的好奇情绪进一步扩大,在发现别的学生恋爱后,能够促进他们的恋爱意识和行为,进而使恋爱现象出现得越来越频繁。

  1. 依赖心理

在中职生成长过程中,他们非常希望被别人呵护和关心,在这个阶段自立能力和独立意识相对较弱,当他们有受挫的情况存在时,就会有情感依赖产生,所以在进行学习时极易有感情的寄托感出现,进而在校园的学习和生活中寻找感情,从而使自身感情的依托和依赖得到满足[2]。但是,在这个阶段,中职生还没有完全地完成内心发育,缺乏成熟、稳定的情感和情绪,同时他们缺乏足够的社会阅历,不能正确的认识和理解爱情,很容易受到感情心理的影响,如果不能恰当地进行处理,很容易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状态产生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对他们的一生产生影响,所以,需要对他们的恋爱心理教育进行加强。另外,很多中职生会由于缺乏足够的呵护和关心,会在网络聊天中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在网络聊天的过程中确立了恋爱关系。

  1. 加强中职生恋爱心理教育与引导的措施

  1. 对中职生的情感特点进行了解

教师和家长要对中职生心理发展规律进行了解,深入分析他们的情感需求,不应将学生的恋爱问题当作违纪问题来处理。中职生恋爱和不恋爱都是正常表现,并且不能片面地将他们与异性接触看作成恋爱。部分家庭,对待异性交往过于谨慎;部分学校由于缺少正面引导异性交往的规范;部分家长和教师无法准确的界定学生恋爱,无法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部分教师保护个人隐私的概念缺失;少数家庭更是有殴打、辱骂等行为存在。究其原因,就是在教育和引导异性交往方面,部分教师和家长民主意识不足,无法有效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中职生希望能够实现尊重和民主,同时也需要指导和帮助,身为教师和家长,在处理这种问题时,一定要情真意切、心平气和地与之交谈,让学生感受到被爱护和关心,有效地引导中职生的恋爱心理,保证他们健康发展。

  1. 尊重学生的情感隐私

中职生心智不成熟,对待爱情的态度也是如此,身为教师不能一味地批判学生的恋爱行为[3]。部分教师会对恋爱的学生进行点名批评,从而达到警戒学生的目的。但因为部分学生缺乏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会导致适得其反。所以,教师在对学生恋爱问题进行处理时,应该坚持尊重、真诚的原则,保护学生的自信和尊严,必要时可以采取赏识的教育措施,使学生对自身价值形成更深刻地感受,这样做既能够得到学生信赖、受到学生的感激,又能够取得学生尊重,对进一步开展恋爱教育引导工作有利。

  1. 对培养专业知识的力度进行加强

以人生的根本目的来讲,人生发展需要以事业为支撑点。不努力追求事业,会导致人生因失去要旨而变得乏味空洞。由于中职生的学习成绩存在差异,并且“差生”所占的比重较大,导致学校不会在文化知识上提出较为严格的要求,学生承受的学习压力较低,导致他们在追求事业时缺乏信心。学校应该对专业教育和学风建设进行加强,在强化学生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对其职业能力进行培养。学校应该全过程、全方位地加强学生对爱情和事业的认识,从而有效教育和引导中职生恋爱心理。

  1. 利用多种形式开展青春期教育

教师应该对学生的状态进行密切关注,在学生有冲动、偏激、迷惘现象存在时,应及时地了解原因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同时应该定时组织班会、演讲等活动来宣传中职生恋爱的危害,其内容既可以是寓言故事,也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事例,引导学生对自身的心理需要形成正确认识,与其与异性谈恋爱,不如学会怎样对同学关系进行有效处理,或对自身人力交往能力进行提升[4]。最后,学校应该对青春期心理咨询和辅导的能力进行加强,教师可以采取私下谈话、信箱、邮件、微信等多种形式了解和解决学生难以启齿的问题。在有效解决心理疑惑,帮助他们对自身问题形成正确认识后,能够发挥较强的疏导作用,保证学生的情感矛盾得到有效处理。

  1. 帮助学生完成正确交往意识的树立

在中职生学习过程中,正常的异性交往能够优化、互补男女生之间的性格,使他们拥有更广的朋友圈子,还能够使学生对异性的渴求心理得到一定程度的消除,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利[5]。学生应该向学生宣传尊重、宽容、真诚、互助等异性朋友交往原则,保证学生交往心理健康,规范学生异性交往行为,促进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中职教育时普遍存在学生恋爱的情况,为了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需要准确、及时地掌握学生恋爱心理特征,通过平等交流、敞开心扉的方式,与学生成为朋友,对学生的情感需求进行了解,并且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措施,帮助学生完成正确爱情观的树立,使学生能够有效处理感情生活问题,这不但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效果提供有效保障,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和岗位需求,同时能够使中职院校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素芬. 浅谈如何加强中职生恋爱观教育[J]. 知识经济, 2014, 000(008):178-179.

[2] 徐刚. 中职生恋爱心理特征及心理教育[J]. 教育, 2017(2):00318-00318.

[3] 姜霞. 当代中职生异性交往心理问题及调查分析研究——以句容城市职业学院三年制学生为例[J]. 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 2011(1).

[4] 廖迎春, 陈志衡, 周爱云. 大学生恋爱心理分析及其教育引导[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4(02):53-55.

[5] 丁晓雯, 钱施光, 孙作清. 当代大学生恋爱心理分析及调适措施[J]. 中国市场,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