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会用文字去接触世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1
/ 2

小学语文——学会用文字去接触世界

姜玲玲

长春市第二实验通达小学 吉林 长春 130000

摘要:本文主要从掌握更多汉字、紧密联系实际、故事情景再现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分析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实用方法,旨在为小学语文教学,可以给予少年儿童更多学习趣味,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美好愿景,提供部分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汉字

引言: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学好小学语文,从拼音到汉字,从汉字到阅读,再到写作,这是一个漫长而又充实的积累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通过语文教学,帮助小学生更好的去接触世界、认识世界,体会美丽世界的奥妙所在,进而度过快乐而又难忘的童年生活。因此,目前阶段探讨小学语文——学会用文字去接触世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掌握更多汉字

小学阶段,正是启蒙开智的关键时期。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就需引导学生掌握更多汉字,使其可以更加准确的描述所见所闻,进而为后续提升语文学科综合素养打下坚实基础。中国的汉字,生动形象,对于充满好奇心的小学生而言,可以采取游戏化的教学方式。例如,低年级段的小学语文教学,在认识汉字方面,语文教师就可布置画图游戏。在此过程中,语文教师给出命题,如,“田”字,便可画出绿油油的原野。但是,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有限,这就需要语文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小学生展示相关视频,或者在教师与家长的支持之下,带领小学生走出校园,亲近自然,使其可以亲眼见到十里稻香、风吹麦浪的田地,进而更加清晰田地的概念和具象。与此同时,还可为学生讲解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以此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此外,还可组织手抄报的海选活动,鼓励小学生利用语文知识,达到自我表达,提高审美认知的目的。另外,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汉字更是唯一拥有书法形式的文字。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更需弘扬传统文化,带领学生系统梳理中国汉字的历史沿革,促使小学生了解篆书、行书、草书、楷书等,以及与之相关的名人轶事。例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需要注意的是,小学生学龄阶段,语文教师在做此类讲解时,应该巧设疑问,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使其可以更好体会我国书法的光辉与真趣[1]

2.紧密联系实际

语文,广义来讲就是语言文字。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想真正通过语文学习帮助小学生丰富生活认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需紧密联系实际,让语文知识更加生活化,更具亲切感。只有如此,小学生才可自觉自主的参与语文学习,并且拥有更多探索实践的机会和空间。例如,《少年闰土》,这是一篇再熟悉不过的小学语文课文,作者鲁迅先生,通过怀念儿时的伙伴——闰土,描写了记忆中的乡土风光和风俗人情。教师讲学过程中,便可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分享自己与好伙伴的故事。同时,也可讲讲自己眼中的家乡。通过紧密联系实际,可使小学生更加清晰的感受文章情感和中心思想。同时,也可以此,讲述家乡的变化,讲述伙伴之间的友谊,讲述那些温馨而又快乐的童年时光。与此同时,教师还可组织学生,观看《城南旧事》的电影,在送别的音乐中,感悟成长中的无奈和欢喜,促使小学生更加懂得珍惜,懂得自己与世界、与他人的关系。此外,《趵突泉》、《五彩池》,也是小学语文课本中深受学生喜欢的课文。这些文章,重在感悟自然的神奇之美,瑰丽的五彩池、纯净的趵突泉,无一不是自然的馈赠。在此方面,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微课视频的制作,由实际景观,到科学机理,详细讲述相关知识,以此有效提升小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可将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等环保概念践行于日常生活之中。可以说,学好语文知识,可让小学生更好的认识世界,与美好生活相遇[3]

3.故事情景再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小学语文课文无论描写的多么妙笔生花,要想激发小学生内心丰富的情感,还需进行故事情景再现。只有如此,亲力亲为,亲身体验,才可印象深刻。同时,故事情景再现,也可促使小学生更加凝神专注的参与学习,努力扮演好自己的小角色。在此过程中,不仅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领悟文章内容,同时,也可有效提高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同时,更加具备合作意识和友善情怀。例如,《动物王国开大会》,通过这篇课文的简单学习,语文教师便可组织学生进行故事表演。在此过程中,每位学生都可根据自己的喜好,扮演一位小动物。为使活动更加有趣,语文教师还可陪同小学生,利用彩纸、水彩笔,制作小动物的面具,例如,耳朵长长的大白兔,面具就可画成星黛露的模样,还有慵懒可爱的小猫咪,以及憨厚老实的小黄牛、活泼好动的小骏马,总之很多动物,都可成为小学生的扮演对象。此后,语文教师可以简单设定故事表演的方向和内容,进而鼓励小学生大胆表演,体会小动物们的行为特点,通过这样的情景再现,可使语文教学,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学习地位。同时,活泼有趣的教学氛围,也可有效提高小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喜悦感和获得感,使其更加热爱语文学习。更为重要的是,角色扮演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可以跨越时空,认识更多事物,发现这个世界的秘密和妙趣。小学阶段,小学生的生活认知较为浅显,正是引导其完善人格,践行正确价值观的黄金时期。因此,通过情景再现,可使小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以致用,进而具备更多自主行为能力,去突破自己、超越自己,并且接纳自己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是青少年儿童,走入学堂的第一课。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遵循新课改教学原则,掌握科学的语文教学方法,在给予小学生更多学习乐趣的同时,引导其,通过语文学习,看到世界,看到自己,看到未来,进而更加拥有自主学习的内驱力量,逐渐获得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本文上述内容,因时间和范围等不可控因素,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以期在后续深入探讨中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陈静. 汉字中的古代家庭生活与文化——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一》中的汉字为例[J]. 语文建设, 2019, 414(06):72-74.

  2. 马郑豫, 马健云. 课程内容的重构:方式、特征与模式——基于小学语文教师的质性分析[J]. 教育探索, 2019, 000(002):45-50.

  3. 苏秀媚. 凸显语言文字运用之美 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J]. 课外语文, 2019, 000(008):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