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认知调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2
/ 2

农村居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认知调研

杜宜迪 张莹 赵静 程薇

通讯作者:程薇 北京中医药大学 100020

摘要】 目的 了解农村居民对当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认知程度,为农村地区更高效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提出建议。方法 使用自制问卷,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调查对象,根据调查对象及疫情防控情况使用纸质问卷或电子问卷进行调查。所有数据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采用百分比描述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单因素分析运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 收到1580份有效问卷中,男性占53.42%,女性占46.58%,347人(21.96%)对村的防疫政策及措施非常了解有1287人(81.46%)认为疫情防控措施力度适中,1284人(81.27%)对村疫情防控工作达到满意程度达到满意及以上。结论 农村居民对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整体认知较好,要想进一步提高疫情防控工作效率,就要注重村民自治。要加强关于疫情防控政策的宣传,努力提高村民满意度。

【关键词】 农村居民;新冠肺炎;防控认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1.1 调研对象18-65周岁有完全行为能力的基层农村居民1626名。

1.1.2 纳入标准 纳入调查的调查对象要求无认知障碍,自愿参与调查,能够独立或通过调查者帮助完成问卷。

1.2 方法

1.2.1 抽样方法 2021年2月根据学院同学报名情况,组织同学们在确保自身防疫安全的情况下,在家乡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内选择3-5个采样村方便抽样,每村收集20-30个样本抽取。调查省份见图1。

618dc0fcae08a_html_14abc5365e5ac9d4.png

图1 调查省份分布

1.2.2 调查方法 调查前对调查人员进行统一严格的培训,包括调查的目的、方法、内容及意义,使其掌握调查内容和技术。现场调查时遵循知情同意、保护隐私及自愿原则。共收集基层农村居民问卷1626份,包括预调查问卷46份,正式调查问卷1580份。问卷预调查与正式调查的被调查人不同。

1.2.3 统计分析 从问卷星系统中导出正式调查的EXCEL格式数据,再将其导入SPSS 20.0软件中,完成数据分析。研究采用百分比描述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单因素分析运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问卷基本情况概述

研究有效样本1580人,调查对象中男性超过五成,主要年龄段为中青年群体,以省内人口为主,且绝大多数调查对象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


3 村民对村疫情防控工作整体认知

3.1 防疫工作落实方面 本次调查中,村民认为所在村防疫工作落实较好的工作有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的信息登记排查、核酸检测阴性检测证明核查、宣传教育,普及防控常识、封闭村间道路,控制人员进出、通行绿码核查,选择人次均超过50%。同时在村疫情防控服务工作的不足之处方面,有668人次(42.28%)认为村子内公共环境卫生整治不够彻底,647人次(40.95%)表示村委会没有向居民提供有效的防疫心理宣传和引导,518人次(32.78%)认为村委会没有充分公开辖区内的相关情况和信息,460人次(29.11%)认为对疫情发生区及其他人员的往来情况、健康状况监测管控不够严格,409人次(25.89%)认为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力度不够。

3.2 村民对防疫政策及措施的了解程度 有347人(21.96%)对村的防疫政策及措施非常了解,663人(41.96%)对村的防疫政策及措施比较了解,395人(25.00%)对村的防疫政策及措施了解一般,154人(9.75%)对村的防疫政策及措施不太了解,21人(1.33%)对村的防疫政策及措施完全不了解。

3.3 疫情防控措施力度 本次调查中,有1287人(81.46%)认为疫情防控措施力度适中,218人(13.8%)认为疫情防控措施力度过严,从上至下层层加码,75人(4.74%)认为疫情防控措施力度过松。

3.4 对所在村防疫工作满意程度 本次调查中,总体来看有520人(32.0%)对所在村的疫情防控工作非常满意,764人(47.0%)对所在村的疫情防控工作较为满意,309人(19.0%)认为所在村的疫情防控工作情况一般,24人(1.5%)对所在村的疫情防控工作不满意,9人(0.5%)对所在村的疫情防控工作非常不满意。虽然有部分村民对所在村防疫工作不满意,但是总体的满意程度较高。

将村民对所在村的防疫政策及措施了解程度、村民认为所在村的疫情防控措施力度、村民对所在村的疫情防控工作总体的满意程度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村民的性别、年龄、常驻区域、职业、文化程度、被调查时所在省份作为自变量。见表1,结果显示,不同村民对所在村的防疫政策及措施了解程度样本对于年龄均表现出一致性,并没有差异性(p>0.05)。不同村民对所在村的防疫政策及措施了解程度对于性别、常驻区域、职业、文化程度、所在省份共5项均呈现出差异性(p<0.05)。相对来说,文化程度越高对所在村的防疫政策及措施了解程度也越高,并且没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村民对本村的防疫政策及措施完全不了解。

不同村民认为所在村的疫情防控措施力度对于性别、年龄、常驻区域共3项均表现出一致性,并没有差异性(p>0.05)。不同村民认为所在村的疫情防控措施力度对于职业、文化程度、所在省份共3项均呈现出差异性(p<0.05),大多数村民认为所在村疫情防控的措施力度适中,有20.44%的大学本科学历的村民认为疫情防控力度措施过严,同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58.18%的村民认为所在村疫情防控措施力度过严,存在层层加码的现象,这也是本次调查的省份中,村民认为防控力度过严所占比最大的一个省份。

不同村民对所在村的疫情防控工作总体满意程度对于性别、年龄共2项均表现出一致性,并没有差异性(p>0.05)。不同、村民对所在村的疫情防控工作满意程度对于常驻区域、职业、文化程度、所在省份共4项均呈现出差异性(p<0.05)。对所在村疫情防控工作总体满意程度较低的村民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同时河北、江西两省村民对本村的疫情防控工作总体满意程度相对没有其他省那么好,对疫情防控工作不满意的占比是本次调查的省份中最多的。

618dc0fcae08a_html_5bb1110090c6fa5e.gif




3.5 村民对所在村防疫情况感知 当地居民若近期出现发热、干咳、咽痛等症状,在本地就医及在本地药店购买退热、止咳、抗病毒、抗菌素等药品,是否需要配合进行实名登记情况见表2及表3。

618dc0fcae08a_html_6d09f892f7bcbd72.gif

618dc0fcae08a_html_2e5b361ba920188b.gif

4 讨论

4.1 推动村民自治 村民是农村疫情治理的主力军, 激发村民参与疫情治理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打造村民自治的局面至关重要,乡镇政府、村委会、村民大会等要积极搭建平台,广泛动员村民助力疫情治理,充实农村疫情治理队伍。一方面注重加强专业化人居环境服务建设,发挥政府与专业机构在乡村公共设施规划、卫生防控、健康教育中的引导作用,体现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者功能,缩小城乡差距;另一方面也要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诉求基础上,激发村民内在参与动力,推动村民自治[1]

4.2 加强对防疫政策的宣传 通过宣传使村民正确认识到防疫的必要性及重要性,促进农村居民建立“高遵从行为”从自身做起提高疫情防控效率。同时要重点加大对女性、文化程度低的村民的教育。钟南山院士在回答如何防控农村疫情时,提到了三个关键词,其中之一便是:科普。农村地区的疫情防控宣教科普工作应不断创新、因地制宜,可以通过编制顺口溜、宣传语等易于接受的宣传方式提高村民的防疫意识,如河北地区的“勤洗手、戴口罩;不信谣,不恐慌;一米远,都安全”等。在这些宣传标语的传播过程中,村民既学习到了疫情防控的科学知识,也加固了对疫情常态化防控的认识[2]

4.3 健全防疫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地区要压实地方党委和政府责任,强化社区防控网格化管理,采取更加周密精准、更加管用有效的措施,防止疫情蔓延。”以农村社区为主体、各级网格为基础,统筹各村委和辖区民警、网格员、卫生院医生等,实现针对重点对象的“多包一”,[3]提高防控效率和精准度,避免“一刀切”作风。

4.4 疫情防控中注重村民满意度 科学应对是成功的关键,疫情防控工作也要随时关注村民满意度,与村民多交流沟通,避免防控倦怠等现象的发生。引导村民意识到疫情防控在今后一段时间将与我们的生活始终相伴,每个人要继续保持疫情风险警觉,主动规避风险,关注官方权威疫情信息,及时获知最新疫情风险提示,遵循专业机构指导,规避风险行为。


参考文献:

[1]周冲,黎红梅.村民感知与意愿响应视角下的后疫情时代乡村人居环境治理路径分析[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20,19(05):654-662.

[2] 马斌,张海燕.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农村地区防疫工作的思考[A],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1005-7803(2021)06-829-03

[3]王文浩.农村社区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长效机制探索——基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审视与思考[A],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1671-7252(2021)03-0068-06


作者简介:杜宜迪,女,2000年10月,汉族,籍贯安徽,大学本科,研究方向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卫生财经与卫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