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公共意识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3
/ 2

青少年公共意识的培养

沈皎

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 广东省深圳市 518055

摘要:现阶段,部分学校受应试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忽视了对青少年学生的公共意识方面的教育,导致一些青少年学生的社会公花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出现滑坡。联系我们平时对青少年学生的教育,针对实际教育中出现的一些不理想的青少年学生社会公德,很有必要对青少年学生的公共意识教育加强重视和培养。

关键词:青少年  、公共意识 、培养策略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和政治文化的发展,人民的生活变得日益丰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多,公共领域也在不断扩展。随着公共领域的不断扩展,公共意识也不断完善,人们逐渐开始关注个人在公共领域中表现的道德素养和行为习惯。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的发展就是国家的发展,少年是最宝贵的人力资源。青少年阶段是道德行为养成的重要阶段,公共意识的形成应当从初中生开始抓起。

一、培养青少年对“公共意识”的认识

公共意识的概念最初是指一个公民必须具备公共精神,关心公共事务,不仅仅是关注自己的私事,更要关注社会利益。

公共意识的生成与发展,为培养健全的人格,促进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建构有利于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健全人格,需要在个人心理上培育和锻造包容万物、自强不息、服务社会的自觉意识。这是个人精神生命从有限向无限的生成与延伸过程。而其内涵中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公共精神,则可以为在认知、改造、建构世界的过程中建构自身的健全人格,在追求自由发展中展开自己的生命旅程,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提供不可或缺的导向与价值支撑。校学习的主要场所,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教室内。学生与班集体之间的关系就有利于公共意识培养。虽然各种知识学习是重要的,但在这学习的过程中也是学生公共意识培养的过程。

二、青少年缺乏公共意识的现状和原因

1.青少年缺乏公共意识的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多元思想和信息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越来越多,公共领域不断增多。相比公共领域的发展,人们公共意识的发展脚步慢了许多,这严重影响着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构建。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相互碰撞,这对青少年的成长来说不全是好事,在多元化的价值观面前,青少年往往缺乏判断,从而引起价值观的错位和行为方式的混乱。

青少年容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公共意识淡漠,如很多初中生在公共场合乱丢垃圾、乱吐痰等。在生活中,很多初中生缺少诚信,社会责任意识不强,缺乏正义感。公共意识的淡漠将影响社会风气,导致公共秩序紊乱,阻碍了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构建,因此加大力度培养青少年的公共意识势在必行。

2,青少年缺乏公共意识的主要原因

青少年处在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年龄段,自我意识膨胀,许多青少年只重视自身利益,忽视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更有一些青少年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公益心,表现为集体观和荣辱观淡漠,有极端个人主义的存在,是非观不明确,不能掌握荣誉与耻辱、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的正确界限,从而导致生活行为失范和道德观念淡漠的现象。

青少年的自控能力差、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价值观和人生观还未形成,容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社会上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影响和诱惑,会让青少年形成歪曲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和环境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学校缺乏对学生公共意识的教育,只重视培养道德教育而忽略了道德情感和行为的培养,缺乏实践活动,学生没有参加社区服务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条件和机会。

、培养青少年公共意识的策略与方法

青少年的思想好似是一扇半张开半封闭的门。良好的引导会使他们健康成长,积极上进。青少年的公共意识从长远来讲就是学习的最终目的。

1. 立足于学校教育

从具体的教学方面培养。老师课堂上讲课,如果有个别学生破坏课堂纪律,影响其他学生听课,老师就不能熟视无睹,应该借此机会教育学生:班集体是一个大家庭,学生应该热爱和关心这个大家庭。告诉学生随意破坏课堂纪律就是不讲公德,就是没有公共意识的表现。老师不能因为个别学生的无理取闹,而停止继续教学。我们要及时引导,善于沟通,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言一行都体现自己的思想和素质,同时,学生公共意识的培养,老师的人格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从课堂学习中培养。班级是学生在从班集体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内容不能局限于知识学习,更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而班集体的活动是学生公共意识进一步的强化培养。如学校开展的体育运动会,就是一个极好的机会。这不仅是展示学生个人的思想素质,也是体现一个班集体的风貌和整个年级凝聚力的机会,更体现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赛场上同学们的奋力拼搏,志愿者的热情服务,加油者的呐喊声,都为学生的公共意识添加了许多新鲜的内容,让他们明白要“赢得光荣,输得光彩”。

2.扎根于家庭教育

青少年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教育,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一个场所。孩子在家不听话,发脾气,任性,实际上也是没有公共意识的表现。应经常提醒家长要做好榜样示范作用,不要把一些不良习惯带到家里。要经常和家长联系,利用有利场合,恰当引导。如有时需要排队等候(买票、参观等),应该关照孩子要耐心、有序;进饭店就餐,应该安静就餐,家里有客人拜访时,要热情招待。许多例子,就是要在家庭生活过程中,有意培养孩子的公共意识,使之成为无意识的好习惯。


3.着眼于社会教育

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最终都汇合于社会。社会是检验公共意识的唯一场所。从楼中到社区,从省市到国家.要利用学生周围的具体情境大力进行教育。如来公交车、地铁时,主动给年老体弱的人让座;在乘自动扶梯时要靠右站立。如 2014 年的南京青奥会就是优秀的教育素材,需要一大批的具有公共意识的人员参加服务。不仅仅是各地志原者,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积极参与。许多国家大事的胜利完成,让我们看到了我国公民的公共意识正在加强。我们要抛弃“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个体私人意识,不做袖手旁观的“看客"和“麻木不仁”的局外人。学生是好动且能变的主体,在个性开放的今天,我们仍然要提倡以不影响公共道德、行为规范、社会文明为前提的公共意识,如果孩子能够从小在思想上具备公共意识,长大能用行动实践公共意识,那么我们的文明程度就会更高。提高公共意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之一。在公共意识教育的田野上,每一粒种子都能破土发芽,每一朵鲜花都能自由开放,我们坚信,只要每一个人都具有关注社会的公共意识,明天一定更美好。

结束语:

公共意识是人们对于如何在公共领域和公共生活中恰当地行为的一种自觉认识,是富有其内在层次结构的一套公共生活规范意识,是现代公民的基础性品质.培养青少年的公共意识不仅是公民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青少年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由个性人向公共人发展、由个人向公民转化的天然路径.学校应从公共精神引领、公共生活分享和公共文化濡染三维路向促进青少年学生公共意识的生成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德显.小学教师教学风格研究[J].教育科学,2016,(5).41-46.

[2] 叶飞.道德教育如何引导公共品格建构[J].中国教育学刊,2013,(3).79-82.

[3] 李玉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对“公共人”的培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

[4] 罗丽娟.儒家忠恕伦理在小学道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保定),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