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低段小学数学成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3
/ 2

怎样提高低段小学数学成绩

王 莉

四川省 丹棱 县 齐乐镇小学 四川 丹棱 620200

摘要: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要遵循小学生的心里发展规律和教学目标要求,及早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采用积极有效的措施,把小学生吸引到数学知识王国中去,提高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成绩才能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习兴趣 教学效率

近年来,我主要从事低段数学教学,我发现现在的孩子个个聪明讨人爱,家长又非常重视,老师是越教越认真,但当前低段小学课堂教学效率却很低下,我想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学生年龄小,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保持时间比较短,很容易走神,其次是外界干扰因素多,生活中吸引他们的东西太多了,数学课堂很难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第三是我们学校每个班的同学都有50多人,课堂上很难照顾到每个学生,每个学生的数学基础也参差不齐,所以如何提高小学低段数学教学成绩刻不容缓。

一、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课内重视学生听讲。

新知识的接受,教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老师要重视课堂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教学方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好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大约20分钟,一节课40分钟,如果让学生干巴巴地坐着听讲,学生很容易分散注意力,开小差,做小动作,影响课堂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做好课前的导入,课前可以通过一些动画故事,猜谜语,设置悬念来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一开始就对数学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学生在课堂中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思考问题,学生才会主动学习,才能把知识掌握牢固。

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避免“填鸭式”教学,老师不能一昧地讲下去,如果只是单纯枯燥地讲解,学生很容易疲劳,久而久之不感兴趣,这让教师十分头疼。如果在教学中适当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文﹑声﹑像﹑影丰富的表现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它把抽象的算理形象化,简单化,学生直观易懂,为课堂教学节约了时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例如:我在教学“9的乘法口诀”时,我不是机械地叫学生背诵口诀,而是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组“比手势图”,在学习“一九得九”时,我让学生跟着动画模仿手势,左手出示拇指表示一,剩下的四个指头和右手合起来表示九,通过两只手直观形象的动作就记住了该口诀,然后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跟着模仿第二个手势就学会了“二九十八”这句口诀。我清楚地记得当时学生们个个热情高涨,在游戏中就完全记住了9的所有乘法口诀。我后来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以后的练习中,有的同学忘记口诀了,他们有时还在比手势,一下就找到答案。看来生动的课堂,有趣的活动已经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像。

在教学中,我还经常让学生来当“小老师”。特别是发现学生听课有点疲惫的时候,我就和学生互换角色,“小老师”在台上讲,我要求下面的同学认真听,哪怕有的同学讲的吞吞吐吐,甚至有的时候讲错了,我会及时纠错,并鼓励他们不要害怕,也鼓励台下的同学举手帮助他。通过训练,很多孩子的胆量变大了,原来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也学会了倾听,课堂效率大大提高了。我记得有一次在讲应用题时,我说谁来当这节课的“小老师”,只见罗洋杰同学快步走向讲台,大吼一声:“同学们!”下面整齐响亮地回答:“听!”只见每个同学坐得笔直,神情专注地盯着小老师,当时我差点笑出声了。那节课同学们积极举手发言,就连班上最差的罗岷玮同学也回答了一个简单的问题,最后师生互动小结出解应用题的方法,我相信那节数学课每个同学都学有所获。

二、抓计算数学,重视基础,教会学生解题方法

要想提高数学成绩,除了向课堂40分钟要提高质量,关键还要重视基础,所以计算教学尤为重要,在低段教学中,计算教学是整个数学的重要部分,计算是基础,计算能力又是每个人必备的基本技能,如果计算不过关,那就更谈不上其他技能。但计算教学又是比较单调﹑乏味的,而有的计算算理比较抽象,学生掌握较困难,因此我就在计算数学中调侃一番,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教学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时,如40×3=( ),我这样对学生说:“让0休息一下,先算4×3=12,再让0回来工作,把0添上去。”学生就很形象﹑生动地记住了算法,为以后的学习打好了基础。

除此之外我发现孩子们的计算能力参差不齐,有的学生还要数指头,而且速度非常慢,正确率也低,计算很不过关,每次考试计算部分失分较多。有的学生特别马虎,表现在把数字抄错,把题做漏了,等号后面不写得数,有的学生列竖式时只写一半,连竖式没计算完都不知道。我想这都是低段学生年龄小,做题随心所欲,根本不管对错,又不会检查的原因。为此我制作了许多卡片,在课前采用“开火车”的形式训练他们的速度,并要求他们做到算得又快又对。有时我还制作一些计算题单,有针对性进行计算训练,并及时查漏补缺,我想只有计算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成绩才会提高。

在教学中每个单元的基础知识,要求学生尽可能掌握,数学公式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朗读记忆,必要时要求他们倒过来读,加强逆向思维训练,注意知识的举一反三。在进行应用题教学时,除了让学生理解数学信息和所求的问题,我还要求学生说出数量关系,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最后提出问题:“这道题还有其他方法吗?你能来讲一讲吗?”有时一道题学生们可以说出三四种解法,然后比较出哪种方法更简单,你觉得哪种方法最容易理解,你就采用这种方法。这样就拉进了师生的距离,课堂更加和谐,学生们就会更喜欢数学,成绩才能提高。

三、在教学中因人而异,有的放矢。

在教学中,不管我们的课设计得多么好,课上得多么精彩,班上总有一部分学生让人“不如意”。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有针对性,不能“一刀切”。在课堂上,,对于有深度的问题,要大胆放手给优秀的学生,鼓励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独立思考,大胆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并做到一题多解,使优者更优。但往往这时有一部分后进生就像在坐飞机,云里雾里,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存在感,在课堂上充当“看客”,对课堂敬而远之。面对这些学生,我在讲授新课时一般把简单的问题故意抛给他们,使他们适当找到一些存在感,对于意想不到的回答,我会及时表扬并全班掌声鼓励。如果学生回答不如意,千万不能打击他们,这时我会投去鼓励的目光,他会在你的赞许下完成任务,时间久了,他们不再胆怯,不再退缩,也会尽最大努力学习知识。我相信:只有使优生更优,不放弃差生,有针对性设计练习,使每个学生学有所获,全班成绩才会整体提高。

四、做学生的好朋友,和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

俗话说学生只有喜欢老师,才会喜欢你的课堂。所以我平时就和学生打成一片,在课堂上尽量不板着面孔,循序善诱,在课下和他们聊天,了解他们的爱好是什么?最近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我知道学生的成绩靠老师,还离不开家庭教育。每次单元检测后,我都会在家长群里分析考试情况,哪些孩子计算不过关?哪部分知识学生掌握不牢固?哪种题型还要加强训练?每次考试过后,家长群是最热闹的地方,通过聊天,我了解到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哪个学生情绪不稳定?哪些家长有些焦虑?把平时收集的信息进行归纳总结,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经过努力,班上好几个调皮的学生步入了正轨,对数学课越来越感兴趣。

总之,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要遵循小学生的心里发展规律和教学目标要求,及早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采用积极有效的措施,把小学生吸引到数学知识王国中去,提高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成绩才能提高。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