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分层级管理对提升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9
/ 2

护士分层级管理对提升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

杨希

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 北京 101300

:目的:探讨和分析护士分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加强护理质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当地医院50名护理人员,进行分层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并按照工作年限、能力和文化程度,将50名护理人员分为护士长、组长、初级责任护士和高级责任护士,并对各级护士进行培训,明确各级护士具体的职责和薪酬,以问卷形式详细记录日常护理工作量、病人满意度、护士操作技能和对病人病情的掌握情况.结果: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质量采用分级管理模式,了解整体护理、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文件护理、护理错误等,护理人员和患者的满意度,护士的操作技能以及每名护士对护理的掌握程度。患者病情与以前的传统管理模型相比,已有显着改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级管理模式可以合理分配人力资源,提高护理效率,并确保患者长期保持身体健康。

关键词: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护理管理质量;研究


引言

传统有关护士的管理模式主要为轮岗制、轮班制,在责任分工上不够明确,可能会导致护士工作状态散漫,护理质量难以保障,增加护患纠纷、投诉事件的发生,影响护患关系 。研究证实,科学的护理管理模式是保障护理管理质量的基础,分层级管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护士管理模式,其依据护士的综合能力进行分级,并以层级为依据针对性进行管理,实现了护理管理模式的个体化、人性化的特点,有利于提高护士的专业水平以及整体护理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对本院2021年4月50个护理人员进行分层级管理模式,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18~40岁,平均(27.10±6.74)岁,其中副主任护师2人,工龄15-20年。主管护师12人,工龄10年左右。护师17人,工龄3-8年。护士19人。工龄5年以下。

    1. 方法参照组

常规护理管理。全面分析病房的实际需求,依结果给护士制定排班表,嘱咐护士每项护理操作均根据规章制度实施,确保护理服务有据可循,岗位职责落实到人。实验组:分层级管理[1]。(1)成立分层级管理小组。N1是初级责任护士,N2是高级责任护士,N3是责任组长,N4是护理专家,依实际的分层情况对护士进行全面且针对性管理。(2)分层级护理培训。N1级护士的培训工作倾向于各项基础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培训;N2级护士培训时注重专科护理与重症抢救、突发事件应对等方面内容;N3级护士培训内容强调危重症患者的护理理论知;N4级护士培训的重点是专科发展,全面的指导其解决各种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3)分层级护理管理。定期对护士进行心理健康评估和指导,指导护士调节自己的负性情绪,加强护士的团队协作意识与能力,确保护士能积极的参加和配合团队合作。制定科学严格的奖惩制度,将每位护士的绩效和护理服务工作质量评估结果与工资、岗位上升等挂钩。注重弹性化排班,注意确保每位护士有充足的时间休息[2]

    1. 观察指标

本文采用护理质量评价对护理工作达到预期效果的程度进行评价和测量,采用问卷形式对工作量、整体护理、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文件管理、护理差错等进行考核,详细记录每一位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护士的操作技能程度和病人病情的发展情况等。

    1. 统计学方法

本文采用SPSS 13.0计算软件分析实施分层管理模型前后的工作量,患者满意度,护士的操作技能以及对患者状况的掌握程度。测量数据表示为均数±标准差,P<0.05,为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施护士分级管理对加强医院的整体护理、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文件管理等各项工作质量均有所帮助,在分级管理模式下工作的护理人员,其护士的操作技能和对病人病情的掌握程度都比传统管理模式有显著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以分级管理模式已在护理实践中得到认可,可以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对确保患者的身体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表 1 分层级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护理工作质量比较(n,61a44ed8aff96_html_57636863a95004d3.gif

项目 实施前 实施后 P

整体护理 86±9.1 98±7.4 < 0.05

病室管理 83±6.6 95±5.4 < 0.05

基础护理 90±1.2 97±5.1 < 0.05

文件管理 86±4.2 98±5.7 < 0.05

护理出错次数 13 0 < 0.05

护士操作技术 88 97 < 0.05

病情掌握情况 90 98 < 0.05


3讨论

目前,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医院护理服务提出了更多要求。受健康意识普及的影响,护理工作的重心也开始转移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舒适度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上。护士分层级管理因其注重护士个性化的特点在医院各个科室得到广泛认可,效果显著。分层级管理模式依据护士综合能力通过对护士分阶段、分层级进行管理,主要目的是为明确护理工作的人员分工,并实施相应培训考核。岗前培训教育是护理人员重要的一项培训内容,是提高护士法律意识、操作技能、专业知识等的主要途径。分层级管理模式的开展,因对护士进行层级划分,因此不同层级护士的培训方案也呈现差异性,针对N4级护士,培训工作侧重护理管理能力,掌握病房教学工作、护理质量控制标准,了解护理风险防控内容、蓝色预警、高级生命支持等;针对N3级护士,培训工作侧重为护患沟通,护患纠纷、投诉的处理,熟悉相关应急预案以及流程[3];针对N2级护士,培训工作侧重为科室所有疾病的护理操作,具备引导新入职护士的能力,可及时上报突发事件、困难事件、投诉事件等;针对N1级护士,培训工作侧重为科室常见疾病的护理操作,熟悉优质护理操作,大致了解相关应急预案以及流程;针对N0级护士,培训工作侧重为科室基础护理,掌握床单元终末处置、医疗垃圾处置、医疗设备操作流程,熟悉医院环境等,协助N1级及以上层级护士开展工作。分层级管理模式的开展,使各层级护士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并将岗位职责细化至个人,有效提升了护士自身责任感,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4]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护士开展分层级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荐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慧月,陈华云,庄蓉,等.护士分层级管理结合绩效考核模式在门诊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09):161-163.

  2. 宋红,张莉,刘海棠,等.管理模式对护理资源有效性整合的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04):56-58.

  3. 彭刚艺,李亚洁,李荼香,等.连续排班模式对护士工作压力影响的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18,44(5):407-409.

  4. 王颖.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分析[J].心理月刊,2020,15(7):2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