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5
/ 3

《桥梁工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董峰辉,郑开启,刘福寿

南京林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江苏南京 210037

摘要:课程思政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途径和人才培养的重大创新。《桥梁工程》作为交通土建工程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教育理念很好地融入教学大纲、教学方案、课堂教学和课程考核等教学全部环节,使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同时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提升,有效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本文以三个具体实际案例探讨《桥梁工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施途径和方法,力求为其他交通土建工程类专业课程的思政教学提供参考。

0 引言

课程思政是以“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为目标,将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为人处事方式。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近年来获得广泛关注,如何在交通土建工程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以达到二者协同育人的目的,是值得每个桥梁工程专业课教师思考的问题。

结合桥梁工程课程的特点,深入挖掘相关的思政元素,制定并开展了“课程思政”相关教学设计,旨在强化学生的工程理念,培养学生的实操意识,使其掌握良好的工程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以期通过对本课程内容深层次的理解,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争取早日实现全方位育人,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食品行业综合型人才。

1 课程概况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交通土建工程)、森林工程专业学科核心课程之一,未来学生可以从事桥梁相关的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工作,可以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桥梁工程中与桥梁设计、施工、管理等相关的复杂问题。掌握桥梁设计的方法,熟悉桥梁施工方面的知识,为解决桥梁设计、施工、管理等过程中的问题打下基础。掌握桥梁相关规范内容,熟悉国家关于桥梁建造、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本课程首先介绍国内外桥梁的发展状况,简要阐述桥梁的结构构造与美学准则,具体讲授梁式桥、拱式桥、斜拉桥和悬索桥的结构体系、设计计算方法以及施工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我国常用的大、中型混凝土桥梁的设计和构造原理、计算理论和分析方法,并熟悉有关桥梁施工方面的知识,初步具备解决大跨度、较复杂桥梁问题的能力。

2 课程思政目标

专业知识教学的同时注重思想教育,传递当前《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精神,领悟建设交通强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国情、着眼全局、面向未来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先行领域,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牢牢把握交通“先行官”定位,适度超前,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推动交通发展由追求速度规模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坚强支撑。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结合我国在桥梁工程上的贡献,增强学生的专业自豪感、民族自信心和爱校爱国情怀。

3 思政意义

通过课程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深度融合,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升。思政元素的融入可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增强爱国主义信念和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科学真理、追求创新的精神;强化土木工程师的责任和工匠精神;拓宽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创新意识,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健全的人格。

4 案例设计与实施

(1)我国古代桥梁发展---树立民族文化自信

①课程章节知识要点描述

主要讲述桥梁的起源、桥梁的物质属性和精神内核、我国古代桥梁的发展。

②教学环节设计思路与理念

以介绍赵州桥、卢沟桥、洛阳桥等我国世界名桥为切入点,介绍我国古代桥梁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创造的世界桥梁奇迹以及桥梁上的创新,学习古人的工匠精神,树立民族文化自信,认同中华民族是一个懂得创新的民族。

③育人目标融入思政教学方法或路径

从“桥”字解析溯源桥梁产生的客观依据,建立基于唯物史观的桥梁工程世界观;从功能需求诠释桥梁的物质属性,从精神需求探寻桥梁的精神寄托,挖掘“桥梁”一词在国人心中的“文化基因”;探寻我国留存于世的古桥建筑,树立我国古代桥梁科技的民族自信。

(2)改革开放之前我国桥梁发展---根植民族爱国情怀

①课程章节知识要点描述

主要讲述钱塘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等的建设历程。

②教学环节设计思路与理念

以介绍钱塘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等为切入点,引出茅以升、技李国豪等桥梁前辈的先进事迹、人物传记,学习桥梁前辈们那种为打破帝国主义封锁,自力更生、自强不息、勇于创新,不怕苦、不怕累精神以及精益求精、严谨的工作作风,在战争年代那种为国家、民族、社会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等,激发学生良好的爱国主义,家国情怀。

③育人目标融入思政教学方法或路径

钱塘江大桥建设并炸毁的历史背景为抗日战争时期,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背景为中苏关系破裂之际,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背景为中国面临国内国际种种困难之时。

(3)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桥梁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①课程章节知识要点描述

主要讲述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桥梁建设的伟大成就。

②教学环节设计思路与理念

介绍现代各类桥型的世界最新排名,让学生明白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几代桥梁人的努力,我们的桥梁建设已经进入了创新与超越阶段,所取得的成就已经处于世界前列,是名副其实的桥梁大国,并正在大步迈向桥梁强国,桥梁也已经成为我们国家的名片,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国家认同,树立民族自豪感(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长江上没有一座桥梁,现在有100多座;结合港珠澳大桥、虎门大桥、南浦大桥等案例学习)。

③育人目标融入思政教学方法或路径

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学习和追赶,到20世界七八十年代的跟踪与提高,到现在引领世界桥梁工程建设的创新和超越,我国桥梁经历了跨越式发展和历史性巨变,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桥梁强国。

5 育人成效与反思

(1)取得教学效果与育人成效

①将思政教育贯穿于课程全过程

在最初的教学实践中,由于课程内容的安排,以及为了最大程度的提升学生学习课程的主动性和兴趣,桥梁发展史、科学家的故事及我国桥梁建设成就等内容会在《桥梁工程》总论中集中讲解,而在后面的具体章节中很少涉及,这就难免将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与知识点割裂开来,很难在课程教学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通过改良,将思政元素穿插在各个教学单元中发现,结合具体知识点的思政教育,不仅能使复杂、枯燥的理论推导易于理解,也能使繁琐的计算充满乐趣,更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更能保证教学质量 ,达到思政教育的目标。

②在潜移默化中穿插思政元素,避免说教

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每个阶段都接受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可谓不多,但这里面相当一部分学生都是为考试而学,课程带有较多的说教成分,起到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在专业课《桥梁工程》课程中需尽量避免说教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选好思政素材、使之与专业知识点融合并选择恰当的方式和语言传递给学生,通过润物细无声、滴水穿石的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比如在对港珠澳大桥实例分析中穿插讲述相关工程背景及国际环境,了解其设计思想、工程环境,分析其思维方式,在此过程中不过多说教,不牵强附会,不过分煽情,使学生在独立自主思考中体会其深意 ,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性 ,培养其创新能力,增强其国家、民族认同感,进而增加制度自信、道路自信。

③线上线下相结合,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思政教育

随着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深入,目前专业课程的学时有被逐步削减的趋势 ,但教学任务并未减少。比如《桥梁工程》由最早的96学时,减到现在64学时,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课程内容,并达到课程大纲的要求,是困扰老师们的一个难题。在此背景下,要在课堂上将全部的思政元素融入,显然是不现实的。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下足功夫,备课时候做足准备;在教学研讨活动中认真梳理与课程知识点相关的思政元素。其中重要的、直接相关的可以融入知识点里,通过课堂讲解、讨论、课后作业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其他的可以通过补充线上资源(如《走进科学》、《伟大工程》、《国家记忆》等视频),布置学生观看,通过这种线上线下结合,全方位的学习和思政教育,使学生不仅学习到了课程专业知识,也从中受到了思想教育。

在课程问卷调查中,有学生提到看了《中国桥梁》(“钱塘风雨”、“振兴之梦”、“各领风骚”、“走向世界”)四集系列片后,觉得自己全身热血沸腾,极大地增强了自己的国家认同、道路认同和制度认同感,深感自己作为一名未来工程师的责任,立志好好学习,为祖国的桥梁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优质的线上教学资源对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发挥思政育人具有重要的补充作用。

(2)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或思路

①教师要有意识的收集思政素材,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教师是教育的根本和主体。教师的教学能力决定了桥梁工程课程思政实施的质量和效果。课程思政对于桥梁工程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作为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密切关注时事政治、新闻及社会动态;要对党的思政思想牢记于心,要将其和桥梁工程专业知识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成为桥梁工程专业教育内容中的一部分;在教学中不断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案例和事迹;结合线上和线下教学,全面提升桥梁工程思政教育的内涵和效果,因此桥梁工程课程思政的基础和关键就是教师的综合能力的提升。解决的途径包括校本研修、专题培训、举办教研观摩活动等多种方。

②课程思政效果要在期末考试中适当体现,避免流于形式

桥梁工程课程思政教学结果的考核与验证环节也不能放松。传统的期末考试主要考查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即知识目标和部分能力目标。如今桥梁工程课程大纲里加了思政目标后,在考核方面应该有所体现。可以采用基于过程的、多元的课程考核方式,适当加大学生平时成绩的权重赋值,体现思政考核内容,从而整体把握学生的学习结果。

6 结论

《桥梁工程》作为一门交通土建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不仅承担着传道受业的重要使命,也同样担当着培养优秀新青年的重担。将思政内容融入《桥梁工程》课堂教学中,能够实现专业知识学习与政治、职业素养的共同提高,真正培养学生成为“肩负桥梁历史责任感,助力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最终实现习总书记提出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标。目前《桥梁工程》课程思政工作还处于摸索实践阶段,如何挖掘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自然融入该课程的教学,还需要我们每一个桥梁工程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思考学习,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7 参考文献

[1]李奇,牛童,吴学平,徐佳伟,苏庆田.桥梁工程专业选修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以轨道交通桥梁为例[J].大学教育,2021(10):33-35.

[2]袁鑫,李亲青,唐守靖,孙敏.桥梁工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及探讨[J].黑龙江科学,2021,12(17):56-57+60.

[3]贺丽.以“桥梁工程”课程思政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J].科教导刊,2021(23):145-147.

[4]孙筠,朋茜.新工科背景下桥梁工程课程的思政实践与探索[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02):44-47.

[5]赵宏,熊璨,王忠玲,周明,杨富莲.新工科下土木工程专业核心课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以《桥梁工程》课程为例[J].绿色科技,2021,23(11):239-241.

[6]孙斌,刘永旗,周牧楷,徐晨,苏庆田.桥梁工程专业选修课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以“桥梁结构数值分析”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50):136-138.

[7]吴鸣,刘祥玲.《桥梁工程》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1(02):67-72.

[8]李苗,王新忠,彭智高,周雁群.桥梁工程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探索[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04):134-135.

[9]黄美燕.基于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高职课程思政改革的探索研究[J].智库时代,2019(32):264-265.

项目:南京林业大学优质教材建设工程课程思政重点教材建设项目


作者简介:董峰辉(1987.5-),男,汉族,江苏南京人,讲师,主要从事桥梁工程教学及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