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巧妙设计家庭作业——谈小学数学教学“减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6
/ 2

要巧妙设计家庭作业——谈小学数学教学“减负”

钟灵娟

浙江省临海市哲商现代实验小学 浙江 临海 317000

摘要:课业改革的开展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优化家庭作业减负增效是当前所有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减负”中家庭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巧妙设计家庭作业的策略,以期为数学教学的“减负”真正落实提供参考。

关键词:家庭作业;小学数学;减负增效;存在问题;设计策略

引言:

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内容的拓展与延续,科学而合理的家庭作业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当前学生学业负担重,教育内卷严重。课程改革提出了减负增效的教学理念,希望通过改革减轻学生压力,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快乐。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认真研究教材,为学生设计巧妙家庭作业,使减负增效真正落实到位,进而让小学生在完成家庭作业的同时快乐成长。

  1. 小学数学家庭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据调查发现,小学数学作业大多数以练习册为主,作业来源单一。大多数数学教师布置的作业以统一作业为主,很少为学生布置分层作业,极少为学生布置可选择的作业。而且教师设计的作业以书面作业为主,很少为学生布置探究性作业和操作类作业。单一的作业类型很难让学生产生兴趣,许多小学生只是为了完成作业而做作业,导致许多学生不愿意做作业。教育改革虽然不断推陈出新,然而应试教育的思想仍然影响着教育教学的开展,许多小学数学教师仍以成绩评价学生,并为学生布置了许多重复性的作业来巩固所学的知识。这样的机械练习容易让学生产生倦怠感。学校对家庭作业的设计缺少明确的目的,监管力度不足。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备课没有具体的实施计划,也没有对作业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只是简单地为学生布置一些重复性的作业,不管设置的作业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也不考虑作业内容的是非必要,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也不进行总结和反思。此外,作业内容的格式严重的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二、巧妙设计家庭作业对小学数学实施减负的策略

1、强化创新设计趣味性家庭作业

增效减负的主要目的就是减轻学生的负担,缓解他们的压力。增效减负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家庭作业的价值,优化教学意图,提高作业的实际效能。单一重复性的作业容易让学生失去兴趣,为了增强作业的实效性,小学数学教师在为学生设计家庭作业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特点,设计一些趣味性较强的作业内容,如设计游戏类作业等。让学生在快乐作业中积累知识。如在学习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趣味性较强的家庭作业引导学生去体验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如让学生去测量一下身边的平行四边形的物体,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接着再让学生用小棒搭建一个平行四边形,让学生想办法用一根小棒将平行四边形固定起来。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不仅会进一步了解平行四边行的不稳定性,而且还会更加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小学生爱玩善变,自制力不强,数学教师可为学生设计一些动手和动脑的操作类的趣味性家庭作业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在学习完长度与重量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可为学生设计回家去为家人测量身高和体重的家庭作业,让学生愿意主动去完成作业,进而促进他们能力的提高。

2、因材施教设计分层性家庭作业

不同学生的个性不同,成长环境及学习能力也各不相同。同一知识学生掌握的程度也各不相同。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家庭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学生间的个体差异,为学生设计分层性家庭作业。如为学生设计基础题、中等难度题及拓展拔高题三个不同层次的题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进行选择,让学生在家庭作业中理解和运用知识。如学习时、分、秒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为学生设计基础题、中等难度题和拓展提高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中建立时间观念,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如为学生设计钟表上最长针是什么针,最短针是什么针,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多少小时?的基础题,以及你完成作业需要12(),每天睡眠9()的中等难度题和1分钟你可以完成哪些事,如何在1小时内将做作业、做家务和看电视进行合理分配等拓展提高型的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中形成珍惜时间的观念。再如学习完找规律的相关知识后,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基础性的家庭作业,如在长120米的小路两旁栽树,每隔6米栽一棵树,共需要栽多少棵树。再为学生设计一些综合运用性的家庭作业,在圆形池塘的周围一共栽了75棵杨树,如果在每两棵杨树中间栽一棵柳树,一共能栽多少棵柳树?在为学生设计一些创造应用型提高性的家庭作业,如一幢17层的楼房,每相邻两层间有17级台阶,如果从一层走到12层,一共登了多少级台阶?为学生布置层次性的家庭作业,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能力自己选择完成,让学生在做作业的同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3、联系生活设计生活性家庭作业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小学数学知识比较抽象,而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却较差,对抽象的数学知识不容易掌握。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数学基础知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小学数学教师可为学生设计一些与日常生活相联系的生活性的家庭作业,利用作业引导学生将现实生活与数学经验联系起来,以推动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如学习完认识人民币的基础知识后,教师可为学生布置一些运用知识去购买自己需要物品的生活性家庭作业来感知人民币及其数额,填入表格中并在第二天进行讨论汇报。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进一步增强对人民币的认知。再如学习完米和厘米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可让学生回家去测量自己家中的一些家具的尺寸,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动力操作,理解和运用学习的相关知识,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4、学以致用设计探究性家庭作业

数学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探究性的家庭作业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究性的家庭作业不但能够让学生对作业产生兴趣,而且还会让学生主动投入其中,在探究中感受知识,提高综合能力。如在学习完轴对称图形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探究性的家庭作业,如观察飞机、长城等平面图形并说出图形的特征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此外,还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社会实践类的家庭作业,如学习完节约用水的相关知识后,让学生回家调查分析家中一天的用水量,汇报结果后分析可以如何节约用水。再如学习完角的相关知识后,让学生画出正三角形、正四边形等多边图形并测量其内角,计算出相应的内角和,让学生在探究中寻找规律。设计探究性的家庭作业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运用中提高能力。

结束语:

增效减负背景下为学生巧妙设计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巩固运用知识的同时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和提升。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家庭作业的设计,利用多样化的家庭作业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进而促进他们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何孟姐. 减负背景下小学生数学家庭作业时间状况及与成绩的关系[J]. 福建教学研究,2015,0(11):2-3.

[2] 李红静. 浅谈数学家庭作业设计的几点体会[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15):71.

[3] 马媛媛. 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有效作业形式探究[J]. 文渊(中学版),2021(3):891. 

[4] 张晓敏. 借作业展翅放飞学生的潜能--改革小学数学作业的尝试与思考[J]. 基础教育参考,2012(3):20-22.

[5] 张莉. 小学高年级数学家庭作业研究:现状、问题与优化设计——基于W市三所小学的调查[D]. 安徽:安徽师范大学,2017.